食盒,古代高阶吃货们的标配壹读 2016-12-22 |
图片来自网络
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来源 | 南都周刊(ID:nbweekly)
作者 | Joy
已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食盒作为一种特殊物件,是家族的共同财产。一个家族地位、威望的高低,富有程度都可通过食盒反映出来。
出于经济和健康考虑,自带饭盒配有清新可口的家居小菜也成为不少人的午餐选择。一个小小的饭盒,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环保便利,承载的也是一份厚重的历史和记忆!
饭盒最早叫 「椟」、「食盒」,跟咱们赵钱孙李一样,人家祖上可是有家谱的。
食盒约始于魏晋时期,公元212年,汉献帝建安十七年。曹操想当魏国公,遭到三国第一谋士荀彧的反对,曹老儿恨的牙痒痒。后来,曹操以品尝「舌尖上的魏国」为名赐荀彧美食,差人送去一个鸡翅木食盒,荀彧打开食盒一看,却空无一物。
荀彧马上明白曹操的意思:食盒又名「椟」,有暗示服毒自尽之意。于是荀彧把自己平生的工作资料付之一炬后,然后服毒撒手人间,留了个忠诚于汉室的千古芳名。
南宋光宗的李皇后为了制止丈夫的花心也是别出心裁,百般恐吓。光宗因为摸了一下宫女的手,第二天就收到盛着那位宫女的手的食盒,震惊之余,几乎晕厥。李皇后虽残忍暴戾,但反观如果多一些这样的「妻管严」,也就没有那么多「出轨男」了。
所以,古时食盒,不仅客串过显贵们的政治道具,而且简直就是居家旅游、结社集会,乃至杀人越货之必备佳品。
当然,食盒作为一种特殊物件,选材、制作、装饰、木匠的雇佣,都特别讲究。一个家族地位、威望的高低,富有程度都可通过食盒反映出来。
搁平时,食盒也算是文客骚人、士绅名流显摆收入的道具,那效果跟现代人出门开着兰博基尼,手戴百达翡丽,脚踩 郎丹泽 一样儿的。
出门访友,踏青郊游常常会事先准备一些肴食果品,装在食盒中,让容貌风流的丫鬟提上,作为助兴的下酒菜。这可是官宦人家、文人骚客才享有的VIP待遇。至于一般的穷人家,出门拿块布打个结,里面放几个包子馒头了事,哪里用得着食盒。
五代·周文矩文苑图卷 绢本设色
37.4x58.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不过到了崇文黜武的宋代,随着大量的文艺青年涌现,食盒就降尊纡贵,被普及到寻常百姓家了。
元戏《金凤钗》里描写宋人春天出游:绿杨如烟,郊外踏青赏玩,春盛担子都出去了。春盛担子就是挑着的食盒。南宋杨万里有《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诗,当时上坟已由祭扫变为带食盒酒具到郊外踏青的活动。
祭扫(唐)
而在明代小说里,食盒也是很常见的生活用具,也被称为攒盒。
由于「攒」与「全」同音,常写作「全盒」,喻指完完整整,十全十美之意。按照习俗,每家人在新春期间都会准备一个攒盒,有人拜年到访时用作款客之用。
如《金瓶梅》的第三十四回: 书童儿在书房内叫来安儿扫地,向食盒揭了,把人家送的桌面上响糖与他吃;《儒林外史》第一回: 正存想间,只见远远的一个夯汉,挑了一担食盒来;《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历史歌谣选·宋景诗起义》: 家家户户都献礼,火腿板鸭送食盒,由此也可见食盒在当时普通人家已是常用。
到了清末民初,食盒的功能又有了进一步的扩展。
京城里的未婚男女,男方送日用衣食等物品给女方,也都是使用食盒来装送。作为传情达意的媒介,食盒也因此具有了浓浓爱意。
古代食盒有木、竹、珐琅、漆器等材质,其中又以木质的居多。其中多以紫檀、黄花梨、鸡翅木、酸枝邓文米西米、硬木居多。 食盒造型多为层式结构,便于分隔盛放不同的食品,大者可达半人高,须由两人用扁担抬着,方能移动;小者如瓯,由人捧着就行。
旧时的食盒也因繁杂的装饰,体现了古人在生活用具上对美的追求。食盒转弯处弯成弧形,俯视如操场的跑道,盖身及把手都有繁杂的纹样,透雕或半透雕,既美观又实用,看到这些精致的饭盒,真的是还没开吃都已经迷醉了!
象牙雕人物玲珑提食盒
清中期 掐丝珐琅食盒(五件一套)
跨越两千年的时空距离,食盒像一位经历岁月变迁的老者,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只能在电视剧中偶然一见。
从最开始的饮食本义到象征身份地位,又因其密闭性可以传递信息到现在因珍藏价值独居历史一隅,供后人观赏和膜拜,它的功能性随时代发生着变化。
经济的发展让人们随时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餐馆,随手可以用一次性饭盒打包,但食盒所传递的延绵不断的饮食文化和记忆,对健康、对美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快乐从未改变。
南都周刊 (ID:nbweekly)
责任编辑:lijia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app.jpg)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wx.jpg)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wb.jpg)
![](/images/2017/source/55.jpg)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