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jpg

科学认识兽用抗生素二十问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19-09-18 作者:最新技术

   

  1.什么是兽用抗生素?

  抗生素包括发酵生产的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抗生素,统称为抗生素,它能够杀死细菌或阻止细菌生长,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

  用在动物身上的抗生素就是“兽用抗生素”, 常使用的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以及氟喹诺酮类、磺胺类等合成抗生素。

  2.动物养殖过程中为什么要用抗生素?

  养殖动物使用抗生素的最终目的还是保护人的健康。

  当养殖动物抵抗力下降时,致病微生物就会使它们生病。若不及时治疗,疾病容易在养殖动物中扩散,严重影响动物健康,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并降低产量。

  及时、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既可以保障消费者健康,也可以保障产品质量,还可以避免经济损失。抗生素在防治畜禽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当今全球畜禽养殖业大规模、集约化发展的基石之一。

  3.为什么有时候需要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

  有时动物感染了多种致病微生物,一种抗生素无法起效,不得不使用多种药物。

  有时两种抗生素可以“互相帮助”,用更少的量就能实现更好的抗菌效果,同时降低或避免毒副作用,最典型的例子是青霉素和链霉素联用。

  多种抗生素的联合打击可以减少“漏网之鱼”,避免或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当然,多数情况下只需用一种抗生素,联合用药仅适用于少数情况,且一般二联即可,三联、四联并无必要。

  4.什么是兽药残留,在动物体内的残留和消除过程是怎样的?

  动物身上使用兽药后,药物或其代谢物有可能蓄积或留存在肉和内脏或者进入奶、蛋等畜禽产品,这些进入食品的兽药就是兽药残留。

  兽药在动物体内会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吸收”“分布”是药物进入动物体内发挥作用并残留的过程。“代谢”“排泄”是药物从动物体内清除的过程。  

  在规范使用的情况下,绝大部分药物被代谢和排泄掉,在动物体内的残留水平很低。

  5.什么是休药期?

  “休药期”(WithdrawalTime, WDT)是指从动物停止用药到允许上市销售的间隔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动物体内的药物残留被逐步代谢和排出体外,其残留水平下降到限量值以下,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得以保障。

  不同药物在动物体内代谢的规律不同,因此不同药物的休药期也可能不同。

  6.抗生素残留是否会危害人体健康?

  任何物质都需要达到一定的量才会导致健康危害。通常情况下,食品中药物残留的量很低,一般不足以产生健康危害。

  如果兽用抗生素残留达到较高水平且长期摄入,可能带来过敏反应、慢性毒性、破坏胃肠道菌群平衡等健康影响。

  7.什么是最高残留限量?

  最高残留限量(MaximumResidue Limits, MRLs):指动物性食品中规定的药物残留最高浓度,它是基于一套严格且复杂的科学评估程序得出的。

  由于评估时留下了很大的安全系数,因此按照正常的饮食结构,只要残留不超标,终生食用都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8.我国和国际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情况如何?

  我国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分为四类:

  (1)不需要制定最高残留限量的兽药88种;

  (2)需要制定最高残留限量的兽药94种;

  (3)用于食品动物,但不得检出兽药残留的兽药9种。

  (4)农业部明令禁止使用的兽药31种。

  目前国际食品法典(CAC)制定了67种兽药残留限量,并对12个兽药提出了风险管理建议。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分别制定了本国标准,例如美国已制定95种兽药的残留限量,欧盟有139种。

  我国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中有98%的可比项目已达到或超过国际标准。

  9.为何我国兽药使用量较大?

  兽药使用总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殖规模,我国畜禽养殖量庞大,猪和家禽饲养量居世界第一。因此我国的兽药使用总量必然比许多国家要高。

  美国的动物养殖规模世界第二,其兽药使用量同样远高于其他国家。当然,我国养殖业也存在一些兽药使用不合理或者滥用的个别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引导。

  10.我国兽药残留的状况如何?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深入,处罚力度加大,兽药滥用的情况得到一定的遏制,兽药残留的整体状况较好。例如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合格率99.9%。

  11.什么是耐药性?

  随着药物的使用,一些细菌逐渐适应并发展出抵抗药物作用的能力,这就是耐药性或抗药性。

  不仅细菌会产生耐药性,病毒、寄生虫、肿瘤细胞也会产生耐药性。

  12.细菌为什么会有耐药性?

  有些细菌天生“身体好”,对某些抗生素物不敏感。

  有些细菌在抗生素的作用下侥幸逃脱,进而发生自身遗传改变(基因突变)产生耐药性。

  13.耐药菌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细菌获得耐药性后,其致病性并不会增强,也不会产生新的感染类型。

  耐药菌最主要的危害是给治疗带来困难。如果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甚至对大多数抗生素都耐药,则可导致常用抗生素治疗无效,造成病死率提高,显著延长病程和治疗时间,大幅增加医疗成本。

  14.有没有办法对付耐药菌?

  (1)合理、谨慎地使用抗生素,避免细菌耐药性产生,这是目前最有效、易推行的方法。

  (2)寻找抗生素替代品或替代疗法 。

  (3)结合耐药性监测,采用轮换、穿梭用药可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甚至恢复细菌敏感性 。

  (4)针对耐药菌,研制新的抗生素 。

  15.动物身上的耐药菌对人有无危害?

  虽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规律有待研究,但目前国际上的主流观点认为:

  (1)动物源耐药菌的产生与传播,会增加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风险,但尚未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威胁。

  (2)威胁人类健康的耐药菌甚至“超级细菌”主要来自人用抗生素滥用和医院内交叉感染。

  16.哪些国家使用促生长作用的抗生素药物?

  抗生素药物对养殖动物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曾在全球范围广泛应用。出于抗生素耐药性及环境考虑,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步停止这类应用,但随之带来饲料消耗增加、产量下降、动物死亡率上升、治疗用抗生素增加等问题。

  目前中国、加拿大、美国、巴西、俄罗斯等畜牧业大国均允许使用促生长作用的抗生素。

  17.兽药使用有哪些政府监管措施?

  农业部制定公布了禁止使用的兽药和其他化合物目录、饲料中允许添加的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兽用处方药目录》《兽药停药期规定》《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以及多项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

  农业部通过制定并实施国家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对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进行监管。

  开展重要抗菌药物风险评估,2015年决定停止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4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用于食品动物,2016年决定禁止硫酸黏菌素预混剂用于动物促生长。

  18.环境中为什么能检测到抗生素?

  抗生素广泛用于人类医疗、动物疾病控制和预防,以及用于种植业和工业用途。这些药物随生产生活进入环境是难以避免的,随着检测手段越来越先进,自然环境中检出抗生素也就不奇怪了。

  此外,自然环境中的很多微生物也会产生抗生素,比如青霉素就是从青霉菌的代谢物中发现的。

  19.哪些环境中能检测到抗生素?

  根据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日本等国家的数据,土壤、污泥、废水、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都能检测到抗生素成分,这种情况在各国普遍存在。

  但是在环境中的浓度普遍很低,水体中的浓度一般在十亿分之一左右。

  20.环境中的抗生素成分能不能自然降解?

  世界卫生组织的技术报告指出,水环境中绝大多数药物的浓度均能自然降解,如吸附到沉积物上、日光降解和生物降解。饮水及废水的处理过程也会降低抗生素的浓度。

  另外在合适的堆肥条件下,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也可以有效减少抗生素在粪便中的浓度,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