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jpg

种白芷留种技术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19-09-18 作者:最新技术

   

  商品白芷要收获地下的肉质根,而白芷的种子是经过开花孕育而成的,所以商品白芷收获后,为了来年扩大生产规模,需要专门留种根,培育优良的种例。

  1 选留种根

  白芷采挖后,从中选择长势好,主根粗壮,表皮光滑、身圆、无分叉、无损伤、无病虫害、长20-25厘米的根用作种根。选出种根之后,要选地寄栽。专门育种。

  2 寄栽

  种根的寄栽应选择在阴凉的地方。在挖收前15天就要深耕晾土,然后开沟。开沟的宽度为35-40厘米,深度为40厘米。沟的深度一定要能够将种根埋起来。开沟完成后,将种根头向上依次排列于沟内,每个种根的间距为2-3厘米。覆土一定要高出种根,也就是完全覆盖种根。栽完一行之后,再开第二行沟。每行之间距离大约为50厘米。

  寄栽时间也就是7月底到9月中下旬近二个月的时间。因为夏天温度高于25摄氏度,白芷进入休眠期。在这段时间里,种根顶芽冒出地面,呈嫩绿色。可以移栽定植。通过选留种根,经过寄栽再移栽定植,这种育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早抽薹苗。

  3 选地整地

  定植种耕的地一定要选择肥沃的沙壤土,定植时,先将土壤细碎整平。然后再开定植穴。定植穴的深度在40-45厘米之间。行距1米,株距在0.8米-1米之间。

  4 施基肥

  挖好定植穴后,接着施基肥。肥料选用腐熟的有机肥和过磷酸钙。将肥料均匀地撒在定植穴内。每亩施入有机肥1000千克,施用过磷酸钙30千克。

  5 移栽定植种根

  施好基肥后就可以到寄栽地挖出种根移栽了。挖取寄栽种根时用齿耙。动作要轻,不能损伤种根。出根后也不能人为地损伤新长出的嫩绿顶芽。移栽定植时,要将肥料与土壤拌合均匀,以免定植后肥料烧根。一手将根须朝下,直立放入定植穴的最深处,另一手覆土。覆土的厚度大约8厘米厚。覆土时要让苗露出表土。接下来再施一次清粪水。施用量为每亩1500千克。追加粪水一方面增加了肥力,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淋定根水的作用。

  种白芷在头年的8月底完成移栽定植。到第二年的5月份种株抽薹开花。在这八九个月的时间里,需要精心地管理。在肥料方面,由于施足了基肥,接下来施肥的任务就不重了。在少雨时要适当淋粪水。起到增加肥力和淋水的作用。在生长期间,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注意除草。

  6 中耕除草

  由于种白芷的行间距大,在南方多雨的地方,杂草容易生长。在整个白芷的栽培过程中,除草的工作较为繁重。如果不注意除草,种苗就容易出现被杂草包围的情况。种苗地无论是小苗期,中苗期还是大苗期都应该每隔15天就要进行一次除草。

  7 施肥

  除了除草之处,在9月定植到第二年2月这段时间要施二次肥。淋施清粪水,施用量为每亩1000-1500千克。

  8 垒厢

  种根长到第二年的3月中旬,这时粗壮的种苗已经有1米多高了。由于白芷茎是由层层叶片包起来的,中间是空的,如果遇到大风的天气,风刮容易折断种株。这时要进行一次垒厢。具体操作方法上,结合除草,用锄头或者铁铲,将厢面的土壤培在种株的周围。培土的高度大约30厘米。原则上当种株长到60厘米以上就可以进行垒厢,时间一般在3月中旬。因为5月份开花,3月中下旬大部分种株都进入养花抽蕾时期了。

  9 追肥

  垒厢完成后,必须进行一次追肥,肥料仍然选用清粪水。施用量为每亩1500-2000千克。再配施过磷酸钙15千克,尿素10千克,复合肥15千克。将三种肥料混合后,均匀地撒施在种株周围。3月下旬,大部分植株都进入了养花抽蕾时期了。花穗像一把把小伞含苞欲放。到了5月份,白芷种植园鲜花盛开,幽香诱人。二、三天花谢之后,菱形的种粒就出来了。一颗一颗结实而饱满。

  10 采种

  到了6月下旬,大部种种穗慢慢变成黄褐色,接着再变成黑色。这时就可以采种了。我们选择成熟的种穗,保留果柄大约20厘米,分批剪下就可以了。采种一定要选择在晴天下午进行。

  11 晾种、搓种

  我们将果穗扎成束,将它们在凉席上铺开,摊放在阴凉处,慢慢地晾干。种穗不能在太阳下面曝晒。以免影响发芽率。

  当种穗晾到8、9成干时,需要我们慢慢地搓下种粒。全部搓下之后,再放在阴凉处进一步晾干。防止烟熏、日晒、雨淋。

  12 种子储藏

  在保存之前,去掉杂质,簸去空壳,灰尘和不饱满的种粒。用包装纸箱盛装好,封好口。放置到有空调的仓库。仓库内要安装空调调节温度。种子贮藏期间的温度要保持在摄氏15以下。如果高于15度,当年播种的发芽率就达不到应有的标准。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