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jpg

肉桂的采收与加工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19-09-18 作者:最新技术

  

  肉桂的采收与加工主要是对桂皮和叶的采收利用。

  1 桂皮的采收与加工

  1.1 采收时间

  肉桂定植5年以后,树高2.5米、胸围7厘米以上时就可以采收了。在每年4、5月份间,树液流动旺盛时进行砍剥。这时树皮容易剥落,伐后萌蘖再生易成活。

  1.2 采收方法

  准备好专门用剥皮的桂刀,对于首次进行砍伐的植株,先在植株离地5厘米和离地40厘米高的位置各环割一圈,再在上下环割部中间纵割一刀,将桂刀插进皮内翘开起树皮,剥下树皮后,在靠近环割部的位置用砍刀将树砍倒,这样留下高木桩以防止人畜踩踏,利于根部萌蘖再生。

  砍倒的树,先削掉上部枝杈,截取主干部分进行剥皮,选取40厘米左右为一段,上下环割、中间纵割,将树皮一段一段的剥取而下。注意动作要轻要稳,桂刀在树皮内滑割不要割坏树皮,尽量保证其完整性。对于已更新的植株,一般有几棵共生,对某棵植株进行砍伐时,可以直接从基部5厘米左右砍,再剥皮。

  1.3 加工

  树皮采收后要先在太阳下晾晒2天,待树皮干枯卷缩后再经一段时间的阴干就可以打捆运至加工单位,加工单位经一定处理包装等流程就可以供外销或做医药原料等等用途了。

  2 桂叶的采收与加工

  肉桂叶的采收主要收集将树砍伐以后所削掉的树杈和修枝时剪掉的过密枝条。经过捆绑后拿到平整的地方放在太阳下晾晒,晾晒一周左右的时间,然后运送至加工单位。加工单位要将枝叶堆积起来发酵一个月,使枝叶变黑色,然后经过原料处理、火加热蒸馏、冷却、油水分离等等工艺生产桂油,以满足其在食品工业和轻化工业中广泛应用。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