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疫病的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19-09-23 作者:最新技术 |
豇豆疫病是一种土传性病害,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豇豆的重要病害。为害较为严重,轻者减产10%左右,重者达20%以上。
症状
植株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蔓茎、叶片和豆荚。(1)根颈。根颈受害水渍状缢缩变细,倒伏,呈猝倒状死亡。(2)蔓茎。第1复叶展开后,爬架前的蔓茎多在节或近节处发病,初暗绿色水渍状,缢缩变细,后为灰褐色,褐色或红褐色,从病处倒折,造成病部以上死亡。爬架后病部亦可出现在节间,缢缩明显与否,因蔓茎木质化程度而异。因有架材支撑,病处不倒折,变色可较浅,有时受腐生菌二次侵染出现白霉或黑霉,病部以上死亡。(3)叶片。叶片受侵后产生不规则灰绿色坏死斑,病斑中间灰褐色,皱缩不平整,叶脉变细、色深,雨水多时常腐烂。
防治
(1)种子处理: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30分钟后催芽。(2)农业防治。与非豆科作物实行3年以_上轮作。采用垄作或高畦深沟种植,合理密植,防止地表湿度过大,雨后及时排水。收获后将病株残体集中深理或烧毁。(3)化学防治。中心病株出现时开始施药。药剂可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72%锰 锌?霜脲可湿性粉剂600~ 700倍液,或72.2%普 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9%锰锌?烯酰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进行喷雾,施药间隔7~10天。施药应根据天气预报,抢在雨前喷药,并尽量做到药前清除病残体,提高药剂防治效果。
发病规律
温度和湿度是发病的主导因子,当气温在25~28°C,连阴雨或雨后转晴,湿度高,易发病。地势低洼或土壤潮湿、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
侵染循环
病原以卵孢子、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中或种子上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以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作者:何经海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柑橘花蕾蛆的综合防治方法
下一篇:哈密瓜细菌叶斑病的症状及综合防治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