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jpg

林蛙幼蛙的管理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19-10-17 作者:最新技术

  

  1 上岸开食

  蝌蚪变成幼蛙后,就是从尾巴退掉那一刻起,也是中国林蛙死亡率最高的时期,因此要加强管理。蝌蚪完全三次变态后,3天之内幼蛙必须上岸,上岸后要开始进食,急需取食打开食道,否则会大批死亡。

  这一时期除了注意环境湿度不得小于90%以外,还要创造条件让其进食。此时他只能吃些个体较小、活动适当的昆虫。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在他经常栖息的池埂上,每隔4米左右放一堆潮湿的牛粪或鸡粪,再支上一盏黑光灯,以招引小昆虫和繁生小昆虫,供上岸后的幼蛙捕食最佳。也可以事先种植蜜源性植物招引昆虫,供幼蛙上岸捕食。

  2 定时喂料

  要为中国林蛙幼蛙提供充足的、较小的、能被吞食的活饵料。在上岸的一周左右,要保证每天喂3天以内的0.8厘米长的黄粉虫、3天以内的无菌蝇蛆各1次。每只蛙每天食虫2-4条,具体视取食情况而定,如前次饵料全部吃完,即增加;若有剩余,则减少。这时的蚯蚓对它来讲还是个庞然大物,先不要饲喂。

  投喂饵料最好能定时、定量、定位。中国林蛙在清晨和黄昏活动比较多,一般每天喂食2次为佳,上午8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各1次。刚变态的幼蛙取食比较频繁,而且24小时均有取食行为,因此这一时期可以适当增加喂食次数,一般每天可投喂4-5次。

  3 饲养密度

  一月龄内的幼蛙,饲养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80-300只或每亩666.7平方米5万-10万只幼蛙为佳,密度过大,部分幼蛙会因为缺少食物、营养不良,导致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各种疾病或导致饿死症。

  此时期应当注意的是幼蛙的保湿防害。

  4 保湿防害

  根据天气状况和蛙场地面的干湿情况,决定喷水时间和次数,遮阳。要每天巡视检查蛙圈。发现天敌危害要及时采取措施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