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糖心”是怎样形成的?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19-10-30 作者:最新技术

年来,在国内的水果市场,“糖心”苹果非常流行,成为水果市场的新宠。糖心苹果果肉细腻、果核为半透明状,果味非常浓郁,价格比普通苹果高一倍。那么“糖心苹果”到底为什么有“糖心”?是不是比其他苹果更好呢?


 

其实,“糖心苹果”这个名字很早就有,是对由苹果水心病造成的果实内部变化后的通俗叫法,在我国大部分苹果产区都有发生。苹果水心病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发生这种病害的苹果剖开后,在果实中心及其附近形成半透明状硬块,其颜色较深,形状像切开的菠萝成散射状,如果果心部位病变轻微,内部糖分高度集中,果心部位吃起来比其他部位要甜,看上去也像糖化一般,因此人们形象地称其为“糖心”。

“糖心”虽然是苹果果实的一种生理性病害,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在“糖心”未发生褐变腐败之前,食用这类苹果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相反“糖心”部分还能增加苹果的口感,这也是众多消费者喜爱的原因。

但这类果实也有明显的缺点,研究表明,在“糖心”苹果果实发育中后期,由于受到光照、昼夜温度、水肥及土壤等环境影响,果实内部钙素缺失后,果实中的山梨糖醇、钙素和氮素含量间的平衡被打破,造成糖分在果实中心部位积累,在“糖心”形成的同时,也造成了果实糖分分布不均。在整个果实糖分积累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糖心”的发生反而降低了果肉其他部分糖分的积累,可能会影响果实整体的品质。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