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套路让你看清化肥市场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19-11-11 作者:最新技术

今年上半年化肥市场异常混乱,正规厂家的化肥销量只有往年的1/3,不正规小厂对市场的冲击很大。市场上的肥种繁杂、价格混乱,真肥卖不上价,假肥监管难度又大。为什么会有这种乱象呢?日前,笔者亲临农资销售一线,挖掘出了不少制假套路。

套路一:偷含量

化肥制假售假、欺骗农民的手法多种多样,最突出的就是“偷含量”。吉林省柳河县伟业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的张伟告诉笔者:“部分厂家执行的是企业标准,远低于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且名称也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套路二:偷换概念,虚标成分

标识是肥料的身份证,也是说明书。一些化肥包装袋上标注“总有效成分”和“元素含量”等,但这种标识是不规范的。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美邦农资经营部的杨振民说:“很多小的批发商会销售标识为28-6-6的玉米肥,正规厂家标识的成分是氮磷钾,而低价小厂肥料含量则是28个氮,剩余的两个6分别是镁、硫或黄腐酸等不值钱的成分。但是农民对化肥成分了解不多,他们只看数字,不看化学标识,认为含量高就是好肥料,含量低就是不好的肥料。不良厂家就是抓住了农民这种购肥心理,故意混淆有效含量和总养分的概念。”

套路三:以次充好

当前市场上用劣质肥冒充正规肥料的现象也很多。辽宁省彰武县汇丰农化销售中心的曹友明反映:“当前东北地区市场上用劣质肥冒充正规肥料的现象很多,如用一种高氮型掺混肥料来冒充高氮长效肥料。然而,高氮掺混肥料是用普通大颗粒尿素为原料,造价比较低,而高氮长效型肥料造价相对较高。”套路四:忽悠团

忽悠团打着团购、厂家直销等口号进行宣传,在销售化肥的过程中故意误导农民。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美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翟传记反映:“忽悠团抓住农民爱占小便宜的心理,以次充好,通过赠送小礼品的形式销售。他们经常夸大肥料的效果,还声称施用这种含量的肥料,后期不需要打药。农民意识到受骗后,却早已不见忽悠团的身影,只能吃哑巴亏。”

 

作者:董玲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