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播种前,土壤需要旋耕吗?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20-07-10 作者:最新技术 |
近些年,随着粮食价格的走低,农业生产如何节本增效成了一个火热的话题。与此同时,玉米的免耕种植技术开始逐步的推广。的确,整地的成本节省了。增效呢?没看出来。特别是在风不调、雨不顺的年代,反应会出现“减效”的情况,为什么呢?
1、土壤的理化性质变差。土壤是由大小不一的土壤团粒结构组成,这些团粒结构组成的土壤颗粒组成了耕地的土壤。土壤颗粒间有一定的空隙,也正是因为空隙的存在,土壤才有了吸纳养分和水分的能力。而且,也是由于空隙的存在,土壤才能实现内外的水分流通、气体交换。但是,经过一季的农业生产之后,土壤由于耕作、人为管理、降水等因素的作用,土壤出现了一定的沉降情况,造成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变小。直接的表现就是土壤黏重、板结、不透气、不透水、保肥能力差等。
2、不利于玉米根系的生长。玉米的地上部生长量较大,地下部根系的生长情况就对地上部的营养生长以及抗倒伏能力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而且,如果耕地土壤质地够松软、犁底层够深,玉米的根系甚至可以生长到地下一米的深度,这也是为什么推荐播前进行整地的原因。但是,玉米的免耕技术仅仅通过深松作业改良土壤,达不到大犁翻耕土地那种将内外土壤整体翻动一遍的效果,也不会对增加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反而会因为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差而影响到地下部根系的生长情况。而且,由于缺少大犁翻动土壤的过程,玉米根系的生长情况会受到一定的抑制,从而也会直接影响到地上部的生长情况。
3、对肥料利用率有影响,不利于农业“三减”政策的推行。我国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过量以及滥用肥料,对我国的耕地质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以及地力的大幅降低,都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耕地造成了较为直接的不利影响。由此,我国的农技推广部门也在推广农业“三减”政策,既“减肥、减药、减除草剂”。但是,由于免耕技术缺少对土壤改良的完善整地措施,土壤较为紧实,吸纳养分的能力有限,流失养分的却增强了。这也就意味着想要达到常规种植的产量,就需要增加施肥量。但是,这样做却与农业“三减”政策背道而驰,也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4、土传病虫害侵染的几率增加。其实,播前的整地作业不仅仅是针对土壤的改良,对土传病虫害的防治也有间接的作用。特别是在翻耕之后的晒垡阶段,可以充分的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对残留在土壤中的病菌、害虫有一定的趋避和消杀作用,在降低土传病虫害的发生几率方面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是,免耕技术却省略了翻耕土地的环节,必然会增加土壤中残留的病菌、虫卵和成虫的基数,增加土传病虫害的侵染几率。
5、对土壤抗旱能力的影响。耕地经过翻耕、旋耕之后,土壤呈现细碎的小土块状态。一些砂质土壤还会呈现较为细碎的土面状。也就是说,经过翻耕、旋耕之后耕地,土壤更为细碎、土壤颗粒间的空隙更大,能够吸纳更多的水分,在不利天气条件下土壤的抗旱能力也越强。但是,免耕技术的耕地,缺少上述的两个过程,土壤是以原茬的形势存在,土壤未经大犁、旋耕机的作用,在不利条件下的干旱天气会表现出更为严重的干旱、缺水状态。
所以,免耕技术并不是十分完善的一项栽培技术。在节省整地费用的同时,有可能会造成病虫害的高发、抗旱能力的变差、甚至会影响到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想对比来说,免耕技术种植玉米需要面对的风险更大。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以传统的播前整地的方式进行种植。
作者:才艺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