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颖壳“褐色”、不灌浆、空壳严重,是什么原因?如何防治?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20-07-10 作者:最新技术

水稻颖壳褐色,是受到鞘腐病、褐变穗以及稻瘟病的影响造成颖壳变色的籽粒不结实、不灌浆或者灌浆不充足的情况,根据病害发生时期的不同以及病害的发生程度不同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对于这种情况来看,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每到水稻抽穗、灌浆的时节,总是会出现部分的稻穗、籽粒变褐色的问题,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有一定的影响。除了和病害有一定的关系之外,发生这类情况与 年景、品种也有一定的关系。

1、鞘腐病的影响。鞘腐病,在水稻的破口期是发病率最高的病害之一,特别是在破口期出现降水的情况下,发生鞘腐病的几率成倍的增加。病菌随着雨水从破口处进入叶鞘的内部,感染叶鞘、穗轴和稻穗 ,呈现叶鞘、穗轴和稻穗变色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如果抽穗之前没有出现鞘腐病的情况,水稻感染褐变穗的几率比较低;如果抽穗之前就已经出现了鞘腐病,那么感染鞘腐病的植株抽穗之后100%会出现褐变穗。所以,鞘腐病的发生情况与褐变穗的发病率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

2、褐变穗的影响。褐变穗在抽穗之后也有一定的发病几率,特别是抽穗之后出现持续的降水,也会引起褐变穗的病害高发,从而造成水稻的结实率、灌浆充实度下降的情况发生。而且,一些品种也对褐变穗的抗性比较低,比如说黑龙江农垦地区推广的龙粳31、龙粳46等品种,褐变穗的发病率就要比其他的品种发病率高一些。所以,从防治褐变穗的角度来讲,选择抗性好的品种也是一个较为关键的因素。

3、稻瘟病的影响。稻瘟病引起的籽粒变色,主要是枝梗瘟和粒瘟。而且,枝梗瘟和粒瘟一旦大面积发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比鞘腐病与褐变穗造成的影响来讲要严重许多。因为枝梗瘟和粒瘟是直接阻断养分向籽粒输送的通道,造成籽粒的灌浆过程停止。即便是采取药剂防治的方式可以控制住枝梗瘟和粒瘟的蔓延,已经染病的枝梗和籽粒也不能恢复正常的灌浆,还是会呈现空壳或者灌浆不充实的半仁籽粒的状态。

4、如何防治颖壳变色?对于籽粒变色这类病害的防治,要从品种选择以及药剂防治两方面入手。抗性好的品种在病害防治的角度来讲,难度要小很多。其次就是选择适宜的时期和药剂进行防治了。

4.1防治时期。既然我们知道水稻的破口期是鞘腐病和褐变穗的高发期,我们就能及时的进行药剂防治了。在破口期之前,及时的进行药剂防治,对防治鞘腐病和褐变穗有一定的效果。同时,在抽穗至灌浆期需要关注一下天气情况,在出现连续的降水天气之前,也需要及时的进行药剂防治来控制褐变穗、枝梗瘟、粒瘟的发生情况。而且,破口期也是防治稻曲病、穗颈瘟的关键时期。

4.2药剂选择。对于这几种病害,药剂选择面非常宽、很多的药剂都是通用的,还能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比如说拿敌稳、禾技、稻立丰、咪鲜胺、春雷霉素、富士一号等药剂都是对鞘腐病、枝梗瘟、粒瘟有一定防治效果的药剂。因此,对于籽粒变色引起的空壳、不灌浆情况,需要提前进行科学的药剂防治,以此将发病率降到最低。

 

作者:才艺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