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雇深耕犁将土地深耕还田,第二年小麦却减产三成,哪做错了?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20-07-21 作者:最新技术


 

雇车深翻耕地,第二年种小麦却减产三成。这种情况的确有可能存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忽略了耕地营养土层的厚度而盲目的进行深翻。

深翻,是农业生产中整地的一个措施之一。目的就在于让黏重、板结的土壤经过大犁的作用之后变得细碎,提高土壤的疏松程度也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提高土壤保肥水的能力;同时,也是为了打破犁底层,能让根系向深处生长以及通过冬季的寒冷天气冻死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和虫卵。但是,深翻也需要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否则也会对您的农业生产造成不良的影响。

1、作业深度过深。从事农业生产的朋友都了解,农业种植是依靠表层的营养土层来进行,依靠表层的营养土层来提供养分、水分以及根系生长的空间。那么,表层营养土下层的土壤是什么?用农民朋友的话讲就是生土,没有养分、土壤理化性质不好、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土壤。这类土壤没有养分,在一些地区比如黑龙江来说,营养土层下方都是黄黏泥,不透水、不透气,这样的土壤是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

而我们的深翻作业一般都是在营养土层的最深处以及生土的临界处进行,目的就是改善上层营养土层的理化性质。如果盲目的深翻会出现什么问题?表层的营养土层都被大犁翻扣在深层,下层的生土却被留在了地表。这也就意味着深翻之后的农业种植是在生土上进行。这类不保肥水、不透气的土壤,怎么能够稳产、增产。所以,深翻的时候建议根据自己耕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深度,一般来说,超过营养土层深度5-10厘米是比较科学的深度,可以通过培肥等手段将有限的生土改良为营养土。

2、还田之后没有增加氮肥的用量。秸秆还田,是近两年农业生产中秸秆禁烧政策下的一项秸秆处理措施。目的就在于把秸秆粉碎之后通过深翻、旋耕等整地措施将秸秆翻扣在土壤中,通过秸秆的逐渐腐烂来培肥地力、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但是,秸秆还田之后秸秆在土壤中的腐烂过程会影响土壤中的碳氮比平衡,也就是说秸秆的腐烂也需要土壤中氮素的参与,会造成土壤中氮素的缺乏,从而有可能影响到下季作物的正常生长。所以,在秸秆还田的地块进行种植需要增施尿素1公斤/亩左右。

对于题主说的这个问题,有可能是没有增施尿素,但是对产量的影响不会这么大。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深翻过程中对深度的掌控出现了问题。因此,还是建议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深翻。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