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穗颈瘟如何预防?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20-07-24 作者:最新技术


 

穗颈瘟,又叫“掐脖瘟”,是稻瘟病中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威胁最为严重的一个分枝病害之一。感染穗颈瘟的水稻植株,在穗轴处会出现褐色或者灰黑色的病斑,导致有机物和其他养分向穗部运输的通道中断,造成稻穗籽粒不结实、灌浆不充足,对产量和品质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而且,感染穗颈瘟之后,受损的穗轴不能再次恢复,只能控制蔓延的范围和强度,而不能恢复原有的运输通道功能。

1、种子处理。水稻种子进行杀菌处理,不仅仅是为了防治恶苗病,也是为了灭杀种子表面携带的稻瘟病、纹枯病孢子。虽然水稻种子在收获之后会进行去杂、风选等清理过程,但是并不会对种子表面携带的病菌和孢子进行处理,这也就意味着种子表面会有较大的几率携带病菌和孢子。如果不进行处理的话,就会对萌发后的秧苗生长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最为直接的代表病害就是恶苗病了。所以,从病害防治的角度来看,种子处理是必要的手段之一,可以通过种衣剂包衣、浸种水中添加杀菌剂的方式来灭杀种子表面携带的稻瘟病孢子。

2、品种选择。水稻的品种较为多样化,各个品种的特点也不同,有的产量高,有的出米率高,有的分蘖能力强,有的抗倒伏能力强,有的则是易感病品种。比如说黑龙江农垦前些年种植面积最为广泛的水稻品种“空育131”就是稻瘟病的易感病品种,叶枕处有两处小绒毛,可以承接雨水进入叶鞘的内部,从而增加穗颈瘟的发病几率。对于品种选择来讲,的确挺难,没有十全十美的品种,可能抗性好的品种在丰产能力方面优劣势,可能口感好、品质优的品种在产量和抗性方面又有着明显的劣势,有的分蘖能力强的品种可能在抗性方面有一定的弱项。所以,在品种选择方面,建议选择抗性相对强的品种,从源头方面增加穗颈瘟的防护能力。

3、肥水管理。肥料施用与水分管理是对水稻抗倒伏能力、抗病能力有着重要影响的两个关键因素。肥料与水分的管理不当会大幅度的增加穗颈瘟的侵染几率。

3.1肥料管理。能够增加穗颈瘟侵染几率的肥料管理因素主要还是在氮肥施用方面。特别是蘖肥、穗肥中的氮肥过量施用造成水稻旺长、徒长的情况下,水稻感染穗颈瘟的几率会成倍的增加。原因还是在于氮肥用量过大,造成植株体内的非水解性铵态氮的浓度过高、有机物积累不足造成的抗性大幅下降。所以,在肥料施用方面建议科学、适量、适时的施用氮肥,避免氮肥过量、氮肥后移的不利情况发生。

3.2水分管理。稻田中的水,也是影响穗颈瘟发病几率的重要因素。因为穗颈瘟最适合发生在闷热、田间水分多、空气湿度大的环境下。如果稻田长期的深水淹灌,必然会造成稻田上方以及四周的空气含水量过高的情况,也有利于稻瘟病孢子的繁殖、扩散和侵染。这也是为什么到了分蘖末期,每到出现较为集中的降水时候,农技人员都会建议稻农朋友提前排干稻田里的积水,目的就在于能够及时的排除田面的积水、降低稻瘟病孢子侵染的可能性。而且,在前期的水分管理期间,也建议采取浅湿干的“间歇灌溉”水分管理方式。

4、药剂防治。药剂防治是穗颈瘟防治的重点,防治的时期是否科学也对穗颈瘟的防治效果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

4.1药剂选择。能够防治穗颈瘟的杀菌剂比较多,可选择性也比较多,比如说三环唑、多效唑、咪鲜胺、春雷霉素、井冈霉素、拿敌稳、禾技、富士一号、稻瘟酰胺等杀菌剂都可以选择和使用。而且,即便是应用年限较久的杀菌剂对穗颈瘟的防治也有着一定的效果。所以,在防病药剂方面,大家大可以放心的选择和使用,但是建议多次施用的前提下能够更换一下药剂的种类。

4.2防治时期。穗颈瘟防治的最关键时期就是破口期和扬花期。水稻在破口期的阶段,由于叶鞘的上部因为稻穗即将抽出,会出现一定的“开口”情况。如果此时天气闷热、空气湿度大、经常性的大雾天气或者出现较为集中的降水情况,很容易造成稻瘟病孢子从叶鞘开口处的侵入,发生穗颈瘟;

其次,在扬花期的阶段,东北地区也处于降水较为集中的阶段,此时稻穗已经完全抽出,营养生长完全停止,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主要用于抽穗、扬花期间的能量消耗,水稻体内的有机物积累处于一个低谷阶段,对病害、倒伏的抗性也处于低谷的阶段。如果此时出现上述的几种不利气象条件,也会造成穗颈瘟的侵染高发几率。

所以,在水稻的破口期和扬花期及时的进行药剂防治,也是防治穗颈瘟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扬花期间,建议避开中午扬花、散粉的高峰期,在早晚相对凉爽的时段进行作业效果会更好一些,安全性也会好一些。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