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干尖线虫病如何防治效果更好?播种前对水稻种子药剂处理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20-08-18 作者:最新技术 |
水稻干尖线虫病是水稻上重要的寄生虫传播引起的病害,会危害到水稻的生长,导致水稻植株变矮,剑叶缩短或扭曲呈灰白色干尖,结实的稻穗变短、粒数少,秕粒增多,出现“小穗头”现象,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水稻干尖线虫病的发生轻重与水稻品种、栽培条件有关,一般晚稻重遇早稻,早稻重于中稻,粳稻重于籼稻,杂交稻不易发病。若是自留种的常规稻,没有进行种子消毒处理,田间发病较重。那么,水稻干尖线虫病如何防治效果更好?
水稻干尖线虫病是典型的种传病害,携带干尖线虫的种子是该病的主要侵染途径,灌溉水和土壤传播的范围小。因此防治上重点在于选好水稻品种和做好种子消毒处理。
第一,选择无病虫的水稻种子,禁止从病区调运种子,并加强对种子的检疫,防止带虫的稻种流入生产;注意选用抗病虫能力较强的品种。
第二,播种前对水稻种子药剂处理是防治干尖线虫病最有效的方法,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干尖线虫侵入生长点后就难以用药防治。药剂浸种可选用噻唑膦、阿维菌素B2,其中用10%噻唑膦乳油100克/升浸种48小时,对干尖线虫病的防效达到90%以上,连续多年浸种,水稻干尖线虫病可完全控制,也可用杀螟.咪鲜胺、二硫氰基甲烷(的确灵)浸种。
第二,除用药剂浸种外,还可采取温水浸种,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稻种用冷水预浸24小时,然后移入45-47℃温水中浸5分钟,再移入52-54℃温水中浸10分钟,后冷却,催芽播种,但要注意的是,用温水浸种,发芽势有降低的趋势,所以要催好芽。也可用0.5%盐酸溶液浸种72小时,浸种后清水冲洗种子5次。
作者:曾福祥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