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飞虱如何防治?抓准防治适期,科学合理用药防治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20-08-18 作者:最新技术

稻飞虱是水稻种植过程中常见的虫害之一,可随气流进行远距离迁飞,危害水稻的同时还传播病毒。从最新的病虫情报,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部分地区大发生。从田间观察看,据江西修水农技人员反馈,当地水稻出现黄塘、穿顶现象。湖南浏阳当地今年白背飞虱发生多,打完药后地上一层白色。因此,建议华南、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农民朋友要重视稻飞虱,及时防治。


一、稻飞虱发生特点

1、危害症状

稻飞虱包括灰飞虱、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水稻汁液,导致水稻植株因汁液丧失而出现黄叶、枯死,穗期受害会影响抽穗及籽粒灌浆,空秕粒、瘪粒多。田间受害稻丛常由点、片开始,会比正常稻株矮,严重的造成“黄塘”“冒穿”等症状。

2、发生规律

稻飞虱具有迁飞性,春夏从南向北迁飞,也有本地稻飞虱(短翅型褐飞虱)。适宜在20-30℃温度下生长发育,偏施氮肥、种植密度过大、较阴湿的田块容易发生重。白背飞虱、长翅型褐飞虱成虫具有趋光性。断翅型褐飞虱虫量多,预示着褐飞虱可能会暴发成灾。另外,三唑磷、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褐飞虱具有刺激生殖作用,不合理使用容易造成稻飞虱暴发。


3、以往发生几次较严重的矮缩病,今年稻飞虱带毒吗?

飞虱带毒但并不是个个带毒。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其传毒媒介主体是白背飞虱,灰飞虱可传播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等病毒病。中、晚稻易感黑条矮缩病的时期是秧苗期和分蘖前期,因此预防该病要重视狠抓秧田期防治飞虱,移栽后7-10天再次施药防治,配药可选用噻虫嗪或吡蚜酮加宁南霉素。

二、防治方法

1、药剂防治

防治适期是在若虫孵化期,一般早稻在穗期要重点用药,中晚稻从分蘖期就需要重视用药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噻虫嗪、仲丁威、异丙威、吡蚜酮、烯啶虫胺、呋虫胺、三氟苯嘧啶、烯啶·吡蚜酮、吡蚜酮·异丙威、吡蚜酮·呋虫胺等。水稻齐穗后,稻飞虱发生严重还可用敌敌畏拌细沙土撒施进行防治。


2、水稻稻飞虱用吡蚜酮稳么,用什么药效果好?

前期用吡蚜酮稳妥点,后期用三氟苯嘧啶(佰靓珑),不过三氟苯嘧啶贵,农民不容易接受,要实惠还是从头到尾用吡蚜酮及其与烯啶虫胺、呋虫胺的复配制剂。当前吡蚜酮对稻飞虱仍具有不错的防治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吡蚜酮大面积应用已有十余年时间,抗性风险越来越高。

3、注意事项

重视提前用药预防,施药时要注意用足水量,尽量压低喷头喷雾,喷雾药均匀;施药是田间保有水层,有利于提高防效。若是采取无人机飞防,必须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加大飞防喷洒药液量。应合理轮换使用选择高效低毒、持效期长的农药,避免抗药性产生。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