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庐江:“糖心板栗”甜了山区农民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19-11-06 作者:文明乡里 |
秋风送爽,硕果满枝,眼下正是板栗收获的季节。走上蜿蜒曲折的山路,在安徽省庐江县柯坦镇虎洞村,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板栗树。走近一看,枝叶茂盛的板栗树上,一颗颗毛茸茸的板栗悬挂在枝头,长势喜人。
“当前板栗已进入了最佳采摘期。”柯坦镇负责人袁万立介绍说。渐渐地,阵阵敲打声从栗园深处传来。越往山里走,“噼噼啪啪”的声响越大越密集。袁万立说:“村里全空了,大家都在山上采收板栗。”
虎洞村排行组农民汪存霞一边拿着六七米长的竹竿敲击树枝,一边把落在地上的板栗捡到背篓里,忙碌的身影透着丰收的喜悦。
“从立秋开始,板栗就开始成熟了,差不多要收到中秋节以后。板栗打上市起,就会有人上门来收购,一般价格都是5块钱一斤,有时候也拿到镇上去卖,价钱会高一点。”汪存霞喜滋滋地说。
汪存霞家种了两亩多板栗,去年产量达到700多斤,收入3600元。“预计今年产量应该更高。”谈到种植收成时,汪存霞大概做了估算。过去,汪存霞是虎洞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后来靠种植板栗顺利脱了贫。
在虎洞村苗圃组,笔者遇到了农民徐尚能,他肩挑刚收获的两袋板栗回到村里。“今年风调雨顺,板栗长势不错,我这4亩多地产量大概在1200斤以上吧,6000元的收入没得问题哈。”
“我家板栗今年收成好,而且分批卖,从8月开始,一直卖到现在。早熟板栗有价,晚熟板栗价也不低,仅这一项收入就超过了2000元。”虎洞村陈院组农民吴登才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虎洞村村支书徐志敏告诉笔者,由于虎洞村的气候、土壤等因素,这里生产的板栗味道香、果粒饱满,被称为“糖心板栗”,在市场上十分走俏。
“由于板栗品质好,我们村的板栗卖得比其他地方稍贵点,但买的人依然很多。”徐志敏打开了话匣子,“尝到了甜头,全村几乎家家都种上了板栗树,农户年收入少则两三千元,多则上万元。”
板栗产业一直是柯坦镇的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柯坦镇充分依托山地优势,大力发展板栗产业,激活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效益,带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为保持板栗生产的好势头,柯坦镇还大力宣传推广板栗种植先进技术,实施科学种植,加强板栗生产、储存、销售技术指导,使板栗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疙瘩”。柯坦镇还始终把提高板栗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种植收入作为工作的重点,以品种结构调整为切入点,全面优化板栗区域布局,为板栗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截至目前,仅柯坦镇虎洞村板栗种植规模就在1100亩以上,年产值可达160多万元,成了村里产业脱贫的支柱。从2014年到2017年,虎洞村先后有216户栗农739人脱贫。
柯坦镇发展板栗产业只是庐江县山地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随着庐江县林果产业的逐年发展,一个个村庄旧貌换新颜,一个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因果而富的村民不是少数,许多果农不仅甩掉了“贫困帽”,还盖起了“林果楼”,买了“林果车”。
庐江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将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荒山转让、退耕还林等政策机遇,变山区劣势为优势,将特色林果种植与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绿化荒山、低产次生林改造结合起来,进一步做好“山”字文章,让山岭薄地变成当地农民奔富路上的“聚宝盆”。
作者:赵德斌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80后“蔬菜大王”带领村民闯市场
下一篇:午睡的正确“姿势”您知道吗?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