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和她的“黑美人”葡萄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19-08-20

   

  炎炎夏日,笔者走进位于安徽省颍东区葡萄种植基地时,映入眼帘的葡萄树犹如一道道绿色的天然屏障, 一根根水泥柱子像一个个哨兵站立在基地周围,虽然骄阳似火,但葡萄架下却绿荫悠悠,丝丝凉意不时袭来。

  三十出头的刘丽是这片葡萄种植基地的负责人,由于常年在外劳作,她的皮肤被晒得黝黑。见到刘丽时,她正在指挥着工人采摘葡萄、装箱、过磅,一箱箱整齐的葡萄眨眼的工夫就被远道而来的客商抢购一空。“来,尝尝,这个品种是美国“黑美人”葡萄,皮薄肉厚、味香果甜、汁多爽口。”刘丽一边向笔者介绍葡萄品种特点,一边招呼着前来采购的游客及客商。

  创业之路始艰辛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提起创业之初,刘丽露出了苦笑“,真的不容易,刚开始,家人没有一个支持的,都说这 不是女人该干的事业。”她感叹地说。“毕竟是一下子流转几百亩地,别说是一个女人,就是个爷们也需要好大的 勇气。”经过市场调查,外出参观学习, 尤其是看到了别人通过种植葡萄发家 致富的,刘丽的心彻底被征服了,她牙 一咬、心一横决心大干一场。

  2012 年秋收一过,她就多方筹资,毅然决然甩开膀子开始她的土地 “淘金梦”,一旦真的步入这个行业, 她才真的懂了什么叫说着容易做着 难。仅仅是流转土地,从镇里到村 里,从东家到西家,来回折腾了几十 回,才把土地流转协议签了下来。接 下来就是耕地、购买肥料、选择品种、联系种苗、聘请技术专家,不到两个 月的时间,本来又高又大的她呼啦一 下瘦了一大圈。

  管理技术是关键

  种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对刘丽来说,丰收是一滴一滴汗水换来的。从2 月开始,葡萄管理就进入了忙季。她每天都带着工人到大棚里修剪枝条,摘拣烂果。她看到一个个芝麻粒大的小葡萄一天天由小变大, 想到丰收那一天的到来,再苦再累感觉也有劲了。为确保品质,刘丽严格控制产量。“你看这成色,籽粒饱满、紫里透红、大小均匀,而且每串都是 2 斤左右,跟一个模子刻的似的。”虽然只有一年多的种植经验,但谈起种植技术,刘丽头头是道。

  政府扶持政策好

  让刘丽欣慰的是,起步之时,区里和镇里都给予了很大支持。“200 多万元的投资就是镇里协调颍东农商银行帮忙借贷的;葡萄园里打了6 眼30 米深的机井,又投资近30万元修建了一座生产桥。”刘丽说着用手一指脚下的路,“你看,这条生产路,是最近通过‘一事一议’项目新修的,路基都已经压好了。另外,听说区政府还出台了扶持办法,对发展经果林种植给予资金补贴,别管多少,也算是对咱的鼓励吧!”说道这儿,她早已掩饰不住内心的欣喜,用她的话说,桥建了、井打了、路修了、有政策扶持、资金又有门路了,你说咱干的能没有劲吗?

  果好销路自不愁

  “这里的葡萄无籽、个头匀、品质好、糖分高,市场上很好卖。”来自北 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的一位经销商 说。刘丽在选地建园时,邀请了相关 技术人员,针对土壤质地、大气环境、灌排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考察论证。“在栽植管理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生态、绿色、富硒’的种植要求,全部施用有机肥料,使用生物方法防病治 虫,既保证了葡萄品质,又防止了污 染。”现在刘丽正在积极申报绿色食 品认证,目前各项检测已符合国家认 证标准,下一步还要注册商标,逐步 打响自己的葡萄品牌。

  带领群众共致富

  在自己富裕起来的同时,刘丽没有忘记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她 的葡萄园里,聘请了不少村民前来务 工。前不久,她又成立了颍东区亿阳 家庭农场,并鼓励大家成立合作组 织,发展葡萄种植,签订回收合同。“ 希望更多的人能和我们一起种葡萄,形成规模效应,大家抱团闯市场, 共同走向致富路。”谈起未来,刘丽充 满憧憬。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农业委员会 宿飞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