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g-(17).jpg

钟扬:做一颗扎根大地的种子

科普中国网 2019-01-17 作者:姜泓冰

  “我想为祖国每个民族都培养一个植物学博士!”

  拉琼教授最后一次见到钟扬老师,是在 2017 年 9 月 5 日。因飞机延误,钟扬直接从机场赶到学校会场,为西藏大学 2018 级研究生新生们做了两个多小时的入学教育报告,然后继续与在读研究生们讨论他们所做的课题:“人多时间紧,每个人只给 10 分钟。”第二天上午,他与拉琼等同事商谈西藏大学的生态学科建设事宜,下午又赶飞机回上海—这样在高原反应和醉氧反应之间迅速切换、不顾身体损伤的事,对他而言竟是家常便饭。

  西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单增罗布最后一次见到钟扬,是在 2017 年 9月 9 日中午。很久之后,他才知道,那天是钟扬双胞胎儿子的生日。家宴吃到一半,总不着家的爸爸接到单增罗布老师的电话,又匆匆离开去忙西藏的事了,但儿子大毛记得,爸爸非常高兴地说起西藏大学生态学科上了“双一流”,这是个很大的荣誉,是西藏的第一个,爸爸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忙碌的钟扬曾和妻子约定:孩子 15 岁前,妻子管;15 岁以后,他来管。2017 年 9 月 9 日,正是他们双胞胎儿子的 15 岁生日,钟扬依然忙碌,半个月之后,他更是天人永隔,与家人永远失约了。

  

  钟扬在西藏

  与钟扬同行、身为同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的张晓艳,一直深深理解并支持着丈夫的事业,却也深深遗憾:从援藏开始,钟扬留给家人的时间很少。一家人一起拍“全家福”已是 10 多年前的事了。钟扬去世前一年,在儿子的多次恳求下,钟扬终于答应挤出时间陪全家一起旅游,多拍点“全家福”,然而出发前,他却因为工作安排缺席了。援藏工作三年一期,钟扬已连做三期。“每次延期,他都有无可辩驳的理由,‘要培养一支高端研究人才队伍’‘总要把学科带到一定高度’……我说你错过了陪伴儿子成长的时机,会留下遗憾,他说:‘我知道,但是现在有更重要的工作,我停不下来’,他就是这样,总有各种理由……”张晓艳说。

  

  钟扬在西藏

  从 2001 年起,钟扬在西藏大学兼任教职,并连续成为中组部第六、第七、第八等三批援藏干部,先后担任西藏大学理学院副院长、西藏大学校长助理等。

  “那时,整个藏大理学院没有一个硕士点,植物学专业没有教授,也没一位老师有博士学位。要申请研究项目简直是神话!”单增罗布回忆说。这么多年里,“外来的和尚”来了又走,缺少连续的支持和指导,学校基础薄弱,很难有科研突破。谁也没想到,钟扬会在这里常驻。

  担任西藏大学兼职教授、开展科研合作之后,钟扬的新梦想、新目标是帮助西藏大学建好生态学科,留一支优秀科研团队。

  西藏大学青年教师写论文、填申报表格,钟扬都逐篇把关,经常是在高原旅途中修改,甚至还自掏腰包支付申报费用。

  无论是在西藏大学还是在复旦大学,钟扬的课都备受学生追捧。西藏大学理学院副教授拉琼 2011 年考上复旦大学,成为钟扬的博士生。她说,恩师钟扬每年待在西藏都超过 100 天,“工作起来不要命的”。

  “工作起来不要命”的钟扬,帮助西藏大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申请到第一个生态学博士点,培养了藏族第一个植物学博士扎西次仁,带出西藏第一支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将藏大生态学科送入“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更将西藏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成功推向世界。

  

  钟扬指导藏族学生

  2002 年,钟扬和西藏大学的同事琼次仁一起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果失败了。他安慰琼次仁:“万事开头难,明年再来!”两人一起总结教训,继续进行高密度野外考察。高原反应严重时,钟扬一边插着氧气管,一边连夜修改研究报告。2003 年申报成功,消息传来,整个西藏大学沸腾了—这是西藏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极大地增强了师生们的信心。2005 年,琼次仁不幸患了癌症,弥留之际,他拉着钟扬的手说:“钟老师,我还没有和您合作够啊!”“我走时,您来抬我。”这是藏族同胞对朋友最深的信任。

  

  钟扬在课堂上

  “钟老师对西藏教育的影响极其深刻,不仅仅带来学科的新发展,更带动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队伍,为西藏植物学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打造了高端人才援藏新模式。”西藏大学副校长李俊杰说。

  学生赵佳媛记得,2015 年,钟扬老师突发脑出血,苏醒后担心自己不能再进藏,就口述写下他对援藏的思考并交给组织,认为“建立高端人才队伍极端重要”。9 个月后,他不顾医生告诫,再次走上高原路,还说:“我连酒都戒了,就是戒不了西藏啊!”

  不只在西藏,钟扬更成为整个西部教育、科研的播种者。2017 年8、9 月间,他马不停蹄地奔波于西藏、新疆、宁夏和内蒙古等地。仅2016 年,他就坐了 157 次飞机,为节省时间,他总是选择最早或最晚的航班。

  作为导师,钟扬特别喜欢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地区出人才不容易,他们回到家乡,能成为西部生态发展生力军!”十几年间,他的学生遍布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云南等西部省份,藏族首位植物学博士扎西次仁已成为西藏种质资源库主任,博士生拉琼成为西藏大学生命科学系第一位生态学博士生导师,哈萨克族首位植物学博士吾买尔夏提回到新疆农业大学任教,成为民族地区急需的科研教学骨干……

  “我有一个梦想,为祖国每一个民族都培养一个植物学博士!”了解了国家的西部生态战略,有了自己的“援藏模式”经验,钟扬不自觉地生出了帮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责任与担当。闲聊时,他不止一次对同事、朋友说过自己这一个新的“西部梦想”。

  本文摘自《爱国奋斗精神学习读本(榜样篇)》,经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授权发布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