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如何做科普科学时报 2018-05-23 作者:孔维栋 |
科学传播是科学家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美国大部分研究资助机构都会要求申请的项目包括科普部分,如美国科学基金会(NSF)就要求申请的项目要向社区民众及中小学生传播与该研究项目相关的科学知识。
笔者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工作期间,作为志愿者参与了一项科普计划。这项科普计划招募本校的科学工作者,主要包括教授和博士后,到当地中小学(小学、初中和高中)讲授相关科学知识。该科普计划全名为科学与健康教育伙伴关系计划(Science & Health Education Partnership),由该校两位教授Bruce Alberts (美国科学院前院长)和David Ramsay(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前副校长,马里兰大学前校长)于1987年倡导、启动,至今已成为非常专业、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科普项目。这两位知名教授在学术界和政界都有较大影响,David Ramsay教授时任该校副校长,因此,该大学成立专门的科普办公室组织和实施这项科普计划,也使该计划能够很好地被各方接受,从而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声誉的科普项目。
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首先由项目办公室向全校科学工作者发邮件招募志愿者,根据志愿者报名情况,如研究背景、专业及开展科研时间,进行面试,最后决定录用志愿者名单。科普办公室对志愿者进行较严格地教学培训,一般3天左右培训时间。培训结束后,志愿者(2~3人为一组)被分到相应的中小学去讲授科普课程,该科普项目办公室与辖区内的中小学有非常好的合作关系。
科普课程内容由志愿者、科普办公室和对应中小学的合作老师协商决定。志愿者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具有很大的主导性来决定讲授哪些科普知识,中小学合作老师和科普办公室主要提供一些建议。该科普课程一般为一学期,每两个星期上一次课,每次课约1~1.5小时。讲课内容全部由志愿者来准备,采取幻灯片讲授与课题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课程中用到一些道具,由志愿者和科普项目办公室合作解决。
笔者与合作志愿者主要讲授神经系统(大脑)和人体微生物生态系统,借用了各种动物和人类的脑标本及一些培养的微生物,中小学生们对这些脑组织及实体微生物非常好奇,也很感兴趣,因此,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志愿者会定期向科普办公室汇报教学情况,办公室也会与志愿者的中小学合作老师经常沟通,了解志愿者的教学和课堂互动情况。这样就形成了科普办公室—志愿者—中小学生及合作老师之间的良好互动,以保证科普课程的顺利、高效进行。这样志愿者和中小学双方都受益:志愿者可以得到良好的教学训练,中小学生可以学到科学知识。
笔者认为,这项科普计划能够如此长久、高效实施,得益于学校的大力支持,设立专门的科普办公室来组织、实施,科普办公室在该项目实施中成为绝对的核心;知名学者、教授倡导和大力支持;科普办公室与辖区内的中小学具有非常好的合作关系;招募优秀的志愿者,并对他们严格地教学培训。
让更多人理解科学,甚至是爱上科学,并不是科学本身就可以做到的。作为该计划招募的志愿者,这段经历让笔者意识到,科普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成为科学家的一种责任。
(作者系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4-02-14 第13版 科普周刊)
责任编辑:王超
下一篇:美国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