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四大潮流”

新华网 2018-05-22

  “2011年12月23日,新西兰基督城遭遇地震,震后余震不断。地震刚刚过去,基督城梅西大学地质学专家迈克即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向公众讲述在地震之后,哪些区域可能发生次生灾害以及居民该如何防御。他将这段讲述和灾害现场画面通过视频传输到社交网络,并在短短两小时内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简称CNN)发现,CNN与他进行了连线。而此后不久,一场大规模的地质灾害刚好发生在他所预测的地区。这位专家因此获得新西兰政府授予的奖章。”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国际公众科学技术传播组织科学委员会青年委员刘萱博士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科学家作科普、科普时尚化、科研与科普结合、环环相扣的青少年科普已经成为风靡全球科普界的四大潮流。”刘萱如是说。

  科学家走出“象牙塔”

  “迈克教授只是一个典型。在国外,有很多科学家或者专业人士会自发进行科普。”刘萱说,专业人士在灾害现场的话往往字字千金,对受灾群众有绝佳的指导意义。

  在国外,科学家开展面向公众的科普活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沿袭,并形成了一整套体制,从形式上有发行出版物、公共报告、开放研究场所等等。如英国学会组织的“圣诞夜少年科普讲座”以及德国的“科学长夜”都是科学家走出“象牙塔”,与公众面对面进行科普交流的经典案例。在英国,每到圣诞前夜,科学家就会和公众一样盛装华服,向大家讲述自己一年来的研究成果,展示自我迷人的魅力。

  此外,很多科学家都写过通俗易懂的科普著作,如《昆虫记》《宇宙波澜》以及《寂静的春天》等科普经典。

  正如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所说,只有科学家本人才是科普工作的绝佳人选。

  然而,让科学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科普并非易事。

  “科学家在专业领域能力很强,但往往不善于表达。”针对这一缺憾,欧美国家量身定制了一套“秘籍”。他们在科研院所以及高校设立了专门部门,组织科学家进行培训,教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掌握科普传播的方法以及沟通技巧。“这种做法在欧美国家已较为普遍,培训时间不长,但效果颇佳。”刘萱告诉记者。

  科学也时尚

  “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在科普的策划上都非常用心,他们会根据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以及当前的时尚潮流策划科普活动,让科学时尚而迷人。”刘萱说。

  其中,一位科普研究者的奇思妙想就令她印象深刻。

  伊萨克曾任迪斯尼公司数据作品制作主管以及迪斯尼互动工作室副总裁。在东南亚海啸之后,他舍弃高薪待遇,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地质研究中心任教授,研发科普动漫并进行科普游戏的设计。

  “有一个叫‘地球女孩’的灾难游戏我就尝试过。在这个游戏中,玩家化身为地球女孩。她会面临不同的灾害,包括海啸、地震、山洪、泥石流等。每一关都十分惊险,扣人心弦。”忆起游戏中的闯关情景,刘萱眼中闪烁出童真的欢乐。“地球女孩在面对灾难时,必须告诉村民正确的做法。如果做错,她就会和村民一起接受厄运。而后,电脑会给出正确答案。”

  诸如此类精心策划、让科学变得时尚迷人的方法不胜枚举。如利用欧美人喜欢在周末逛市场的习惯举办科学集市。“就好像跳蚤市场一样。”刘萱形容,科学家会把自己的科技作品“摆地摊”,让周围的居民前来“赶集”,同时进行科普。

  此外,还有“科普俱乐部”,让科学家演示自己的作品并且表演科普滑稽剧;科普派对,在派对上,主办方会提供饮料,有DJ伴舞,年轻人可以一边跳舞一边享受科普的饕餮盛宴,让科学知识潜移默化地进入公众的生活之中。

  “总之,现阶段,国外许多科普活动虽然呈现分散性、分众性的特点,但是由于和公众的生活习惯及时尚潮流巧妙融合,因此公众更加愿意参与。”刘萱说,这会让科普更时尚,让科学更迷人。

  科普与科研“联姻”

  “欧美一些国家以及日本,已经有硬性规定,在申报科研项目时,一定要在申报书上写明除了做项目之外,还要承担什么样的科普任务。”刘萱介绍。

  这种将科研与科普紧密结合有其历史渊源。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欧洲大陆公众在一系列重大科技议题中对科学界产生了误解和不信任,例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转基因食品”等重大话题的出现,都带来了公众与科学界的隔阂。“可以用紧张形容那个时候公众与科学界之间的关系。”刘萱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科研与科普顺势“联姻”。相关部门在科研项目中增加了科普任务,要求科学家在项目启动前,就用通俗的语言向公众介绍项目内容,在得到公众支持后项目方能进行;在项目进展阶段,科学家要用公报的形式向公众展示科研进展;项目结束后,还要让公众理解科研工作带给他们以及社会的影响。

  刘萱表示,这种做法一方面让科研工作公开透明,在公众的监督之下完成,同时也有助于消除公众对科学家的质疑和误解。此外,在和公众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科学家也受益良多。

  英国组织的“灯塔计划”便是明证。伦敦大学设立了科研项目公众参与部门,科学家通过与公众以及其他专业学者的交流,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建议,并且从公众的需求出发,找到更好的研究方向。

  “通过科学传播,公众参与到科研活动之中,这让科研活动更加开放。”

  环环相扣的青少年科普教育

  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曾回忆,儿时,母亲经常会带他到科技博物馆,每次都会玩上一整天,使他的好奇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据刘萱介绍,在国外,针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已经与正式的学校教育环环相扣。比如在美国,科学课程都会和科技馆内相应的实体展出相对应。“相当于正规的校内教育和社会上的科普教育已经建立了无缝隙对接。”

  此外,在西方,定期带领青少年到科研实验室参观,并请科学家进行科普演示已经成为学生周末的一项休闲活动,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文化。

  “科普的意义在于激发参与者的兴趣,特别是让青少年感受科学的无穷魅力,唤起他们对于科学的热爱,才能让科技事业‘薪火相传’。”刘萱说。

     本文原载于新华网2014年9月24日,原文标题《从“四大潮流”看国外如何做科普?》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华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