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海鹏:让浩瀚太空见证忠诚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发布时间:05-11

  人物小传:

  景海鹏,男,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10月出生,山西运城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2008年执行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实现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2012年执行载人飞行任务并担任指令长,圆满完成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2016年担任指令长,执行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成就了三巡苍穹的中国奇迹。荣获“八一勋章”和“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2018年12月,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常态化训练、水下失重训练、太空出舱训练,时刻保持最佳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北京航天城里,航天员们已开始空间站任务学习和训练。回想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前夕的2017年7月28日那一天,景海鹏依然激动不已。这是他个人的荣耀,更是属于全体航天员的荣光。八一大楼里,51岁的景海鹏以挺拔的身姿走上前台,亮闪闪的“八一勋章”紧贴胸口,让3次飞天的他心潮澎湃——这既是向最优秀军人颁发的最高荣誉,也是伟大祖国给最勇敢战士授予的最高功勋。耀眼的“八一勋章”,辉映着景海鹏无比壮美的军旅人生。加入航天员队列20年来,他圆满完成神舟七号、神舟九号、神舟十一号3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创造了共计49 天、加起来753 圈太空飞行的纪录,成为迄今飞出地球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

  3次飞天

  2008年9月25日,景海鹏与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组成神舟七号飞行乘组,执行载人飞行任务。这是景海鹏的首次飞天,也是等待了10年后的第一次飞行,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圆梦九天的激动。太空奥秘无穷,挑战无处不在。神舟七号航天员们首次飞天就要完成首次出舱任务,难度可想而知。太空荒凉、广袤、深邃,神舟七号飞船以每秒钟接近7.9千米的高速,在343千米的高度掠过祖国疆域,留给航天员们执行出舱任务的时间也就十几分钟。历史时刻,神舟七号飞船突然面临生死考验。正当翟志刚准备出舱时,飞船的平静被一个红色警报打破,3 名航天员的耳机里同时响起一个声音:“返回舱发生火灾……”“火灾”两个字,无论对天上飞行的三个人,还

  是地面的指挥人员,都是一个巨大的刺激。他们所处的位置分别是:景海鹏在返回舱、刘伯明在轨道舱、翟志刚在舱外。景海鹏无法进入轨道舱,翟志刚也难以回来一起检查,情况十分紧急。三人的神情一刹那变得严峻起来。

  作为值守返回舱的航天员,景海鹏用最快的速度在返回舱内把供电系统、生保系统、热控系统等通通检查了一遍,确认并未发现火情,随后向地面报告:“仪表显示,轨道舱火灾,请地面检

  查确认。”在当时火警原因未明的情况下,3名航天员在生死抉择关头,选择了继续完成出舱任务,最终在火灾警报声中创造了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的纪录。而当舱门再度关上时,火警声却戛然而止,好像航天员完美战胜了一次生命挑战的休止符。

  后来查清,火警是仪表误报,但这一场虚惊着实让航天员们体会到了什么是惊心动魄,什么是生死考验!回到地球后,有人问景海鹏:“当时你们有没有想过回不来?”他回答:“即使我们回不来,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4年后的2012年6月16日,景海鹏同航天员刘旺、刘洋一起执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充满风险的太空任务,最长的飞行时间,全新的航天员组合……这一切挑战,让景海鹏无法懈怠。46岁的他创造了历史,成为第一位两次飞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宝贵的太空经验,使他当仁不让地成为神舟九号航天员三人团队的指令长,肩上多了一份责任。这需要他自身素质过硬、独当一面,更重要的是要让整个飞行乘组飞得安全、高效和快乐。作为乘组指令长,时刻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要确保自己的操作零失误,也要保证整个乘组的工作准确无差错,并让乘组发挥出“1+1+1>3”的理想效果。“执行载人航天任务,只有满分,没有99.9分。”景海鹏说的是航天员们共同的信念。

  天地之间的差异,就在于难以模拟,更难以预料。航天员要百分之百完成任务,需要克服地面上无法模拟出来的困难。飞天归来的景海鹏说,在地面上把舱内压力服脱下来换成工作服,整个过程也许不到5分钟。而在天上,换衣服实际用了将近50分钟,把衣服从包里拿出来都非易事,“这是发射前没有预料到的”。“神九”任务太空飞行13天,每天的计划排得满满当当。精益求精的态度,使3名航天员有时候甚至工作到了凌晨一点半,吃饭时间

  总是一推再推,地面人员很心疼,提出压缩工作量。作为指令长,景海鹏和同伴刘旺、刘洋达成共识,即便再晚也要取得更多宝贵的实验数据。长达13天的太空生活给了三人巨大的挑战。光是身体上,由于肌肉萎缩和脱水,每个人都轻了10多斤。比起“神七”任务的3天飞行,景海鹏明显感觉到长时间飞行后,回到地面出舱时,腿很重很重。 

  这一次任务的成功,使得太空从此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之家”——天宫一号。在13 天的太空飞行中,景海鹏经历过两次48小时没有睡觉。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后,当看到迎接航天员凯旋的人群时,景海鹏的眼泪流了下来。2016年10月17日,景海鹏和航天员陈冬又踏上了飞天的征程,共同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完成33天的空间实验室任务,为后续的中国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神十一”任务是我国所有载人航天发射中科学实验最多的,总共安排了4次跑台装置验证实验,都是在失重环境下进行的。前两次实验时,景海鹏和陈冬在跑台上没找到任何感觉,连走都走不成样子,这让天上地下的参试人员都倍感压力。景海鹏连续几个晚上没有睡好觉,“我们不是为了交差来的,而是用我们的双手把所有专家心血、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变成真实的图像带回去,为后续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第3 次实验时, 景海鹏和陈冬一个在练, 一个在看,反复琢磨动作要点。当景海鹏站在跑台上,一边走一边仰头和陈冬说话时,奇迹忽然出现了——他竟然能顺畅地走起来了。景海鹏又试探着跑起来,也成功了。巨大的惊喜包裹了他,他开始用各种姿势跑着做实验,跟陈冬两人抱着、背着、扶着,跑得满头大汗,这些同样也成功了。最终,在“神十一”任务的太空跑台上,全国人民共同见证了景海鹏和陈冬自如跑步的样子。

  不知不觉间,自1998 年航天员大队组建以来,中国航天员已先后6次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一次次刷新中国的飞天高度。从开始有人飞行算起,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一号,13年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独立自主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2017年10月18日,景海鹏光荣地出席了党的十九大,并第一个走过“党代表通道”,深情地表达了全体航天员的共同心声——“祖国把我们送上太空,光荣属于敬爱的党!属于亲爱的祖国!属于伟大的人民!”在太空中,航天员们有着共同的感受:飞离地球越远,心与祖国贴得越近。在每次飞临祖国上空时,心跳都会加速,情不自禁地隔着舷窗想要拥抱她,每一次都会热泪盈眶。这样的场景,景海鹏无疑体会得更多、更深。

  景海鹏至今仍记得这样一封信。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一飞冲天,震撼了整个世界,振奋了中华民族。一时间,饱蘸民族自豪感的信件,像雪片一样从全国各地飞到了航天员大队,其中有一封信尤其特别。来信者名叫方国俊,是20 世纪70 年代初我国选拔的预备航天员之一。当时,我国首次启动载人航天计划,即曙光一号工程,但由于当时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水平较低,不到5 年工程便被迫下马,“飞天”成了方国俊一生无法实现的梦想和难以释怀的遗憾。如今,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已变成现实,正如方国俊在信中所说的那样:“你们是幸运的,赶上了好时代,我为你们骄傲,更为伟大祖国感到自豪!”这封信,让景海鹏心中多了一份神圣的责任感。

  每次,当神舟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在内蒙古中部的阿木古郎草原,景海鹏身着乳白色航天服跨出返回舱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为祖国感到骄傲。”八个字,字字恳切,重逾千钧,折射出航天员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这份挚爱源于深知:为托举他们一飞冲天,在祖国航天的各条战线上,多少人把铺盖搬到车间,多少人伏在桌案上入眠,多少老专家透支了健康,多少年轻人霜染两鬓……太空虽然浩瀚美丽,令人神往,但也冷酷苛刻。飞船在太阳照射的一面温度高达120摄氏度,背光的一面则在零下120摄氏度。在这样恶劣的真空环境下,如果没有防护措施,人体就会由于强烈的压力反差,导致体液沸腾、脏器破裂,很可能不到2 分钟就会死亡。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舱外航天服是最重要的安全装备。

  景海鹏至今仍记得,为了研制我国自己的舱外航天服,女设计师张万欣先后7 次赴俄罗斯参加学习培训,不仅刻苦钻研技术原理,还主动参加操作训练。由于身材瘦小,她穿上充气加压后的舱外服后,关节活动非常吃力,每次训练结束后都浑身湿透,累得瘫倒在地,半天也站不起来……俄罗斯专家十分惊讶地问:“她不会就是你们中国选出来的女航天员吧?”科研人员把一天当作两天用,硬是靠着这种坚韧执着的拼劲儿,只用了4 年时间,就完成了8 年才能干成的事。位于西北大漠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航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这里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起点,是“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发源地,也是太空梦想启航的地方。每次执行任务前,航天员们都会走进这里的精神高地——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瞻仰长眠在这里的730多位献身航天伟业的英烈。当第一次瞻仰烈士陵园时,景海鹏就被工程师潘仁瑾的事迹深深打动了。这是一位上海姑娘,之前曾在高校任教,为了实现和爱人的共同理想,毅然放弃了优越的城市生活,一头扎进大漠戈壁,这一干就是几十年。载人航天任务上马后,她牵头主抓发射场计量工作,由于长期奔波劳累,最终积劳成疾,在我国第一艘飞船发射前夕,不幸因胃癌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她留下的唯一遗嘱就是:“活着没有看到飞船升空,死了也要守望祖国航天事业。”景海鹏和陈冬在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时的一段对话火遍了网络。当时,火箭护送飞船刚刚入轨,景海鹏让陈冬往舷窗外看看,问他“爽不爽”,陈冬大声地说:“爽!”完成任务回到地面后,景海鹏这样解释这段对话的“背景”:“坐着咱中国人自行研发的火箭,开着咱自己的飞船进太空,感觉真的很爽!”景海鹏说,虽然载人航天充满风险,但送航天员飞天的不仅仅是优质的火箭、优质的飞船,更是千千万万的航天人,所以并不会紧张,也没什么可怕的,反而是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享受”。执行“神十一”任务期间,身在太空的景海鹏过了一个“高水平生日”。当看到祖国各地的朋友们为自己送来祝福,看到地面大厅的同事们为自己吹灭生日蜡烛,那一刻景海鹏热泪盈眶,对着摄像机向着地球方向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他激动地说: “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是你们为我们插上了飞天的翅膀,我们愿意做你们的眼睛,一起领略宇宙的浩瀚,一起实现我们的梦想!”

  由于任务的需要,在首批航天员队伍中,景海鹏的数名战友再也没有飞天的机会。他们守望信仰,坚守寂寞,一次次落选,一次次准备,十几年如一日地默默备战,把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都献给了漫长的等待。和他们朝夕相伴的景海鹏这样评价:他们的等待与神舟飞天的辉煌一起,构成了中国航天史上最厚重的一页。他们同样是共和国的飞天英雄。

  台下十年功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繁重的太空飞行任务,以分钟甚至以秒计;艰苦的地面训练,则以年甚至十年计。接受媒体采访时,景海鹏被问过这样一个问题:“3次进入太空,是一种什么感受?”他爽朗地笑了。“我都猜到今天的第一个问题肯定是这个:你怎么又上了?为什么上了第一次还要上第二次,上了第二次还要上第三次?”为了虚名?当然不是。载人航天是高风险职业,选择了谁,那就意味着风险、挑战,还有奉献。

  真正的答案很朴实。景海鹏说,是对航天员这个职业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从1996 年参加首批航天员选拔开始,他就喜欢上了这个职业。从1998年正式进入航天员大队开始,日复一日地训练,就为了等待飞天的那一刻。经过3次飞天任务的考验、磨砺,对景海鹏来说,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已深入骨髓。景海鹏说,“航天员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生命,更是我一生的追求。我宁可备而不用,也不能用而不备。”“进取心非常强、素质非常全面、协调配合能力非常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原总指挥陈善广曾用三个“非常”评价景海鹏。魔鬼式训练和考核,是外界对航天员训练的评价。景海鹏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从入选航天员的第一天开始,你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大小训练,在各种场合的表现都是考核。”这种训练和考核,对景海鹏来说,一转眼就是十多年。

  景海鹏记得,2005年年初,航天员大队首次开始头低位卧床训练。5天卧床始终脚高头低,喝水用吸管,吃饭难下咽,脸部充血,鼻塞头疼,除了侧身,几乎不动,他们整整坚持了5天。景海鹏说,十几二十年的训练,只有一个信念:坚持,坚持,再坚持。“神七”任务的重点是出舱。景海鹏早在“神六”任务后就攒着一股劲儿,制订了“魔鬼训练计划”,利用3 年时间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特别在低压舱、舱外服理论与操作技能方面做了重点准备。

  2008年7月,为备战神舟七号航天员出舱任务,乘组航天员开展了紧张的低压环境出舱活动训练,熟悉出舱过闸程序,体验真空环境。这项训练要求完全模拟太空出舱环境中的真空、冷黑和太阳辐射的极端环境,对安全环境要求非常高,一丝一毫的问题都会给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在一次训练中,景海鹏身着舱外航天服刚开始训练十几分钟,突然,地面指挥中心的数据监测与服装报警显示同时发出警报:景海鹏身着的舱外航天服内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这意味着坚持训练存在二氧化碳中毒的风险。面对突发状况,景海鹏临危不乱,迅速打开引射器调节航天服内二氧化碳浓度,化险为夷后,他即刻根据自身状况,坚持继续开展训练,并顺利完成任务。难道就不怕出现意外?景海鹏说:“我对自己平时训练掌握的排险能力有信心,即便真的出现意外,我也无怨无悔。”十年卧薪尝胆,一朝一飞冲天。“神七”任务圆满完成,但景海鹏却丝毫不敢懈怠。有人对他说:“你已经去过太空,梦想实现了,荣誉有了,还有什么必要重返太空?”“人膨胀起来太容易了。”他对自己的心态和状态始终保持应有的警惕之心。心心念念的梦想实现了,可他感到作为一名革命军人、一名航天战士,军旅人生应该不止于此。

  “神七”任务凯旋之后,景海鹏最先做的是“归零”,成绩归零、经历归零、心态归零,一切从头开始。任务一结束,他已经从掌声和鲜花中回到训练场上。执行“神九”任务,面临着我国首次手动交会对接,这对所有航

  天员和教练员都是全新的挑战。按照训练计划,共同科目训练期间,每个航天员一周最多安排两次对接训练,每次1 个小时左右。而景海鹏给自己订的计划是不管训练多忙多累,每天晚上必须拿出1 个小时进行加练,每个周末必须拿出半天时间加练。就这样,从2009 年到2012 年,在“神九”任务考核之前,他已经练了2000 多次,是教材大纲规定次数的两倍。正是这样的“准备”,在“神九”任务团队中,使得人们又看到了景海鹏熟悉的身影。景海鹏作为指令长,带领刘洋、刘旺再上太空,不仅实现了二度飞天的梦想,也共同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历史的新纪录。神舟九号发射前3 个月,当宣布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人成为一个飞行乘组后,三人进行了细致的交流。景海鹏提出,三个人是一个团队,1+1+1 等于3 不行,必须做到1+1+1 远远大于3。有过飞天经历的景海鹏很清楚,在地面上,三个人在一起十几天可以很轻松地度过,但在太空十几天的工作,相互关心、相互照料、相互提醒与协同非常关键。为了让自己当好“神九”任务指令长,要熟悉任务的各项程序。景海鹏把飞行制定的8 份相互关联的手册打开,平铺在地上。有人来看望他,常常是敲个门,在门口说几句。

  为了让刘洋尽快地适应情况、熟悉任务,训练中途,景海鹏会在刘洋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提问,让她说说某个工作原理。即使在课余时间见了刘洋,他也会抛出一堆问题考她。他曾多次对刘洋说,在地面多掌握一门技能,多掌握一点知识,就会为任务增加一点安全性。每次训练完,不管多晚,三个人都会聚到航天员大队的小会议室里,进行一天训练的回顾总结与分析,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认真梳理,杜绝一切有可能失误的情况。

  “航天员除了自己独当一面,相互之间的包容也非常关键,所以一定要全身心融入集体。通过训练不断磨合、配合,我们的默契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对方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彼此就能心领神会。”出征前景海鹏曾如是说。飞向太空前,景海鹏代表“神九”三人乘组说:“我们坚信是最佳组合。”“神九”任务,三名航天员果然实现了“1+1+1>3”的承诺,没有辜负地面上无数次的训练、无数次的磨合。即便是一个简单的指令操作,发令者的手一定放在电板上,只有另外一个人说正确,发令者才可以按下按钮。“神九”任务归来,面对身边更多的“可以放缓歇一歇了”的声音,景海鹏依然不为所动,继续全身心投入备战“神十一”任务中,并再次顺利入选乘组。“神十一”任务意味着景海鹏将第三次进入太空,创造中国航天员的新纪录。

  在“神十一”任务搭档陈冬看来,无论是日常训练还是任务前的模拟训练,景海鹏都是异常严格的。“干航天员这个职业,来不得半点‘差不多行了’。”这是景海鹏常说的话。平常训练遇到问题,只要没有解决,景海鹏晚上做梦都会想这件事。每天不管训练到多晚,景海鹏都会和陈冬一起,拿出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一起梳理当天的程序、故障、实验操作等。离发射任务还有十几天时,针对航天员的几十项考核全部结束,景海鹏和陈冬的成绩都很优异。但他们还是在考核完的当天下午,又找了一位专家,专门请教与B 超有关的问题。“这次在太空中要进行在轨失重的心血管研究,全靠我们自己做B 超成像。尽管我们在地面上已经进行了半年多的训练,但还是要把各种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都考虑到。”景海鹏如是说。

  在航天员教员眼中,景海鹏是一个懂得“把书读薄、再读厚”的人。这像绕口令一样的话是什么意思?简单地说,“把书读薄”是一个总结提炼的过程,而“把书读厚”是一个延伸扩展的过程,只有做到充分吃透、举一反三,才能达到教学训练的最佳效果。别看这句经验只有短短的几个字,背后却是一个个挑灯夜战的奋斗之夜。翻开景海鹏的操作飞行手册,上面密密麻麻的学习笔记会让你惊叹不已。每次训练结束后,他都会认真分析总结,找出差距,把问题记在那个笔记本上,后来就有了那个宝贵的笔记本!在“神九”任务前夕,景海鹏一共完成10多万字的旁注和总结,提出了200多个问题。“完成A动作后,接近某位置,能否连续做B 动作?”“做C动作时,朝右视线受阻,看不清控制面板,能否调整?”“多人配合时,如何设计交流手势?”等等,每一条都是言之有物、言之有据。2010年,一篇报告荣获清华大学优秀硕士论文,这正是景海鹏针对离心机训练所做的课题。在进行硕士论文课题研究时,他深入钻研,从研究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亲身给模拟航天员做示范,效果非常好。“优秀硕士论文”这个奖项与他所获得的那么多荣誉相比,并不算多么辉煌,但是景海鹏受到了莫大的鼓励。

  景海鹏不仅会读书, 更注重学以致用。“ 神十一”任务前,他经常主动与编制手册的科研人员沟通交流,了解设计思路和想法。每次训练,他都拿出一个记录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对照飞行手册逐条与手册编制人员复核讨论,从人员分工、流程安排到每句话的具体表述方式、写法、标点符号等,都力争做到更细致、更优化。他创造的航天员特定交流手势和总结的重要配合点被纳入手册内容,从而使飞行手册更科学、更适于在轨使用。

  执行任务过程中,景海鹏发现手册中仍然有不符合太空实际操作的地方,他在符合执行规定的前提下,根据任务进展对工作安排进行了合理调整,并做了详细记录。返回地面后,景海鹏第一时间找到手册编制人员,及时反馈相关情况,并进一步完善飞行手册,为下一次任务的飞行乘组提供借鉴。三次执行载人航天任务,景海鹏一次比一次状态好。谈到三度飞天的感受,他说,第一次是“激动”,第二次是“幸福”,第三次则是“享受”。

  让浩瀚太空见证忠诚

  三度飞天的景海鹏特别珍视另外一个身份:校外辅导员。“如果说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考验的是你的思想、技术、身体、心理等素质,那么从天上回来以后,我感觉,考验的是怎么走路,怎么做人。”景海鹏说,“国家把我们培养出来,我们要用各种方式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上百场校园报告,每场平均3个多小时——在过去9年多的时间里,这是景海鹏自己特别欣慰的一个成绩单。“励志,传播正能量,这是我飞天任务的继续,累并快乐着。”他说。

  一件小事可以折射出景海鹏对自己的要求:他应邀回中学母校做报告,看到老师和同学们坐在露天的操场上,报告席却设在搭着凉棚的主席台上,他执意不肯上台就座。“我是来向各位老师、校友报告自己离开母校20 多年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的,应该站着向大家汇报。”最后,他走下主席台,站在操场上整整讲了4个半小时。或许,他把生活中的细节都当作对自己的考验、对意志品质的锻炼。

  景海鹏每次做报告的演讲稿不仅亲自写,而且每次内容都不一样。“我的稿子别人拿来念也念不了,都是自己的切身经历。‘辛苦’二字背后有多少故事?”景海鹏说,做一次报告,就是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提炼。去做报告时,许多单位都按通行做法主动给讲课费。邀请方提出各种理由,甚至拿出财务规定来劝说,景海鹏都是坚决谢绝。2013年春,他应邀去某大学做报告并与学员座谈交流,讲了一上午,校方按规定给课时费,他婉言拒绝。结果吃完午饭回来,才发现学校把装有课时费的信封塞到了提兜里,景海鹏立即将信封交给随行的工作人员,并报告大队,委托工作人员迅速送回邀请方。坚守事业的人更懂得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可贵。景海鹏一直记得弟弟在神舟七号飞天前对他说的一句话,“哥,你尽忠,我尽孝。”他甚至无法想象,家人这么多年,是怎样用行动默默支持着自己。

  儿子景宇飞参加中考那几天,景海鹏正好在太空。和家人第一次天地通话时,他的儿子特地来到飞控中心,很自信地告诉爸爸,“放心好了,都准备好了。”后来景海鹏才知道,儿子在通话后立马就赶回去复习准备第二天的考试,他是用自己的行动让远在太空的爸爸放心。

  妻子张萍向来欣赏景海鹏的责任感、细心。刚认识景海鹏的时候,张萍就觉得他是个挺认真、挺细心、比较开朗的人。现在张萍的评语依旧是“我欣赏他有责任感、细心,会照顾家人”。张萍有一次看到杨利伟坐离心机训练时拍的照片,感觉很恐怖,因为整个面孔变形拉长,“这么辛苦难受啊。回来问景海鹏,但他说没什么啊。一直没亲眼看过他们训练”。有人问景宇飞,崇拜当航天员的爸爸吗?孩子会说“没什么崇拜”。但景宇飞受爸爸影响不小。“神五”“神六”时,一些返回舱、轨道舱的照片,他能跟小朋友讲得头头是道。连张萍都好奇,“谁也没教过他”。到北戴河游泳,景宇飞看到别的叔叔带小朋友游泳,会说:“要是我爸爸在就好了,我就能到深水区了。”在张萍眼里,当航天员的家属,日子过得并没有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跌宕起伏,平平淡淡就过来了。景海鹏回家时会帮她多干点家务,训练时有时会打电话来嘱咐关好门窗、煤气。对张萍来说,“最难的是操心孩子上学”。

  “神六”时候,张萍曾鼓励景海鹏,“继续努力,下次争取”。到了“神七”任务首次飞天,张萍的话也很简单,“到时候临场发挥好”。2012年6月29日傍晚,在经历了13 天的太空飞行之后,神舟九号飞行乘组返回北京航天城。在迎接的人群中,景海鹏一眼就认出了母亲,可是母亲却远远地站在人群中。他心中顿生疑问,“为什么天色已晚,母亲还戴着墨镜?”一进房间,他就立即问母亲,为什么戴着墨镜?母亲遮遮掩掩地说,“没事,就是眼睛有点不舒服。”母亲一离开,景海鹏就立即给弟弟打电话询问情况,和母亲一样,弟弟不透露任何情况,直到景海鹏发了脾气,才说出实情。原来,母亲因为眼疾,早在景海鹏执行任务前就在一家医院悄悄做了手术,那时神舟九号飞行乘组已经进入关键训练期,全家人达成一致,为了不影响景海鹏训练,坚决不能告诉他母亲做手术的事情。对景海鹏来说,只能把对家人的愧疚深藏在心底,拼尽全力参加训练。……50岁出头的景海鹏,看起来依然年轻,充满活力。在这个被中国人称为“知天命”的年龄里,他英姿勃发,为探索天空和宇宙拼尽全力。“我不认为自己老了,年轻人打篮球也未必打得过我!”他笑着说。按照计划,中国空间站将于2022 年前后建成。“对空间站有什么期待?”有人问。

  景海鹏回答说:“中国空间站是中国人的太空家园,是每一名航天员的梦想宿营地,当然充满期待。全世界范围内,有的航天员已经累计飞行800 多天,有的航天员一次任务飞行400 多天,我还得向他们学习。对空间站来说,我还是一名新兵,期待着为空间站建设发展多做贡献。”“所有的航天员,都时刻准备着接受祖国的挑选,时刻准备着再当一次先锋,再打一场胜仗,让浩瀚太空再次见证新时代中国航天战士的忠诚!”这是景海鹏扎扎实实的心声。

  来源:《爱国奋斗精神奋斗读本》系列丛书:爱国奋斗新时代——改革先锋科技人物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