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比较数据告诉你,老年人为啥应该打新冠疫苗

科技日报 2022-05-11 作者:张佳星

  5月8日,北京通报一例重症患者,79岁,未完成两剂新冠疫苗接种。

  一段时期以来,新冠重症、危重、死亡病例似乎凑巧地“找上”一类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老年、未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种。

  这样的“巧合”在多个国家、地区的数据统计中高频次出现。到底频次有多高?看似“巧合”的几率到底有多大?相关专家为科技日报记者梳理出3大方面的比较数据。

  

  4月20日,在上海市奉贤区西渡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老年居民在接种新冠疫苗。新华社发

  老年人与年轻人比:252倍

  面对新冠病毒,老年人是一个脆弱的群体。

  “其实不管什么样的传染病,最容易侵犯到的重点人群中总会有老年人。”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给出两方面原因,一是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力下降,二是老年人合并基础性疾病比较多、影响更严重。

  脆弱是“板上钉钉”了,那么和青壮年们比较起来,究竟会脆弱到什么程度呢?很多国家都做了这方面的比较研究。

  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援引美国疾控中心的研究数据给出了详细的分层比对——相较于18-29岁的年轻人,65-74岁人群的住院风险提高了4倍、死亡风险提高了65倍,75-84岁的人群住院风险提高了8倍、死亡风险增加了140倍,85岁以上的人群,住院风险增加了12倍,死亡风险提高了340倍。

  死亡风险提高数百倍,可能很多人没有具体的概念。打个跨界的比方,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平均3300年发生一次,人的好几辈子也遇不上一次,如果撞击风险提高300倍,那么每十年就发生一次,人一辈子能撞上好几次。

  来自香港的数据印证了这个研究结果:在香港奥密克戎疫情当中,60岁以上人群死亡风险是30岁以下人群死亡风险的252倍。

  可见,遇到新冠病毒,老年人的死亡风险大幅增加,无益于“裸奔”,这也是为什么多地新冠病例死亡平均年龄超过70岁。

  接种三针与未接种比:76倍

  在诱发新冠重症和死亡的危险因素中,高龄和慢性基础性疾病这两个因素是无法改变的。那么,这部分人群在新冠病毒面前就只能“裸奔”吗?

  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新冠疫苗尤其是接种第三针能把脆弱的人“武装”起来。

  香港卫生署发布的截至5月4日的最新数据显示,未接种疫苗的人群总死亡率为3.04%,接种三针疫苗的人群总死亡率仅为0.04%,相差76倍。这意味着接种三针新冠疫苗将大大降低感染新冠病毒后的死亡可能性。

  无疑,数据中的最大差距来自“老少比”,被三针新冠疫苗武装起来的青壮年们,死亡人数一栏已经被“0”牢牢占据,而未完成疫苗接种的8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人数却高达5853。

  内地的数据也反复印证新冠疫苗的“武装能力”。在吉林某定点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中,未完成疫苗两针接种的比例为85%左右。

  单看80岁以上:177倍

  前面说到,在香港的最新数据中,未完成疫苗接种的8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人数高达5853。

  数以千计的80岁以上老年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这样的局面有没有转机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向科技日报记者说道:“接种三针新冠疫苗之后,80岁以上老年人的死亡率非常值得关注。”

  数据显示,接种三针新冠疫苗后,80岁以上香港老人死亡人数从数千人猛然降至33,该数字为未完成疫苗接种的80岁以上人群死亡人数的1/177。王贵强表示这充分证明了80岁以上老人接种第三针新冠疫苗的必要性。

  “香港的数据表明,8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第一针、第二针、第三针后,将逐步降低感染奥密克戎的病死率,从不接种疫苗的16.48%降到接种一针疫苗的7.08%、接种两针的3.81%、接种三针的1.2%。”王贵强说,尤其完成第三针接种后,病死率降到百分之一左右,对疫情防控意义重大。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