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仁东:惊天之举背后的辽源人辽源日报 2017-09-18 作者:陈兴权 |
9月25日,位于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宣告落成启用,开始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 图片由新华社提供
9月25日,又一项中国出品的大工程竣工了!经过22年选址、设计、施工,全球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竣工,并进入调试、 试观测阶段。今后,它将带着大家一起见证科学奇迹!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也发来贺信,向参加研制和建设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建设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令辽源人自豪的是,主导该项惊天之举的领军人物,就是出生在我们辽源的南仁东。
南仁东现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世界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及设计。
1945年出生在辽源市龙山区的南仁东,6岁上学,先后就读于辽源中兴小学校、辽源四中、辽源五中,因学习成绩异常突出,屡获学校表彰。1963年,南仁东以高考平均98.6分(百分制)的优异成绩夺得“吉林省理科状元”称号,并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是当时四平地区10年间唯一考入清华大学的高材生。
据南仁东弟弟、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仁刚介绍,哥哥上学时爱好广泛,不偏科,课余喜爱绘画和音乐,且绘画水平精湛。1990年,南仁东在日本国立天文台当客座教授,业余时间创作的《富士山》(油画)至今被悬挂在该校的大厅里。
考入清华大学后,南仁东为了自修英语(主修俄语),常常一个人在公交车上学习,往往从始发站学到终点站。在自修英语期间,南仁东整日抱着一本英语词典,采取背会一页撕掉一页的办法学,直至脱离字典。
南仁刚夫人介绍说,当年哥哥回家探亲期间,一边哄着2岁的侄子,一边捧着英语书,即使侄子尿在了他身上他都不知觉,那学习的劲头让她记忆犹新。
1984年,南仁东使用国际甚长基线网对活动星系核进行系统观测研究。在这一领域的早期发展阶段,主持完成欧洲及全球网10余次观测,首次在国际上应用VLBI“快照”模式,取得丰富的天体物理成果;VLBI混合成图,达到当时国际最高动态范围水平;建立国内相关后图像处理中心,使上世纪80年代国内进行VLBI数据分析成为可能。多年的突出成果得到国际同行赞誉和认可,由于他在甚长干涉 VLBI 领域的工作显示度,2006年,在南仁东本人不在场的情况下,被国际天文学会射电天文分部选为主席。
1994年始,南仁东提出利用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建设巨型球面望远镜作为国际SKA的单元,开始启动贵州选址工作。
为了在贵州选到最适合建造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位置,南仁东在1994 年到2005年间,走遍了上百个窝凼。以当时的道路条件,每天最多走1—2个,晚上回到县城,白天再跋涉过来。当时,周边县里的人几乎都认识南仁东,一开始人们以为发现了矿,后来说发现“外星人”了。
回来后南仁东等正式提出了利用喀斯特洼地建设射电望远镜的设想。当时《科学》杂志编辑J.Kinoshista 和科学家J.Mervis联合撰文:“……望远镜的山谷,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地方,希望投资2亿美金,在相对封闭的中国贵州大片喀斯特洼地中建造国际射电望远镜。”
初期勘探结束后,大多数人都回到了原先的工作岗位,只有南仁东满中国跑。为了寻求技术上的合作,他坐火车从哈工大到同济,再从同济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他的立项申请书上最后出现了20多个合作单位。他还设法多参加国家会议,逢人就推销项目。“我开始拍全世界的马屁,让全世界来支持我们。”经历了最艰难的10多年,FAST 项目逐渐有了名气。
2006年,中国科学院召开各院长会议,听取各个“十一五”大科学工程的立项申请汇报,南仁东在会上为FAST申请立项得到通过。在最后的国际评审中,他用英文发言,由于提前把整篇稿子背了下来,评审最后,国际专家开玩笑说:“英文不好不坏,别的没说清楚,但要什么,他说得特别明白。”
项目启动,南仁东成为首席科学家之后,变得尤其忙碌。他参与到 FAST 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当中,成员在作决定之前都要来听听他的意见。
在之后成为他助理的姜鹏看来,他有些完美主义,什么都想做到最顶尖。他30岁的时候,有连续七天七夜不合眼编程的记录。
“时代造就了这样一个人。”姜鹏说:“这个庞杂巨大的射电望远镜项目就像是为他而生。”
……
作为研究天文物理的科学家,南仁东有过在各个国家观测天体的经历。为此,曾有记者问南仁东,你都去过哪些国家?南仁东的回答是:我在想我没去的国家都有哪些。
责任编辑:王超
上一篇:没有南仁东,就没有FAST
下一篇:南仁东:我是一个战术型的老工人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