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科普中国网 2017-06-14

  作者:孙关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教授)

  关键词:血液 红细胞 血红素

 

 

  今天是世界献血者日,鼓励人们无偿献血,为拯救生命提供帮助。1868年6月14日是发现ABO血型系统的卡尔?兰德斯坦纳的生日。鲜红的血液在文化上象征勇气和激情,那么我们的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呢?

 

  人的血液是红色的。静脉血含氧量低,呈暗红色,动脉血含氧量高,呈鲜红色。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所组成的混悬液。正常状态下血浆呈淡黄色。在显微镜下可见到三种血细胞,它们是呈红色的红细胞、呈白色的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为白细胞的近千倍、血小板的30~50倍,因而血液突出显示了红细胞群的红色。

  那么,红细胞为什么是红色的?红细胞可粗略分为两个组分:不带红色素的细胞膜和细胞内带有红色素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由珠蛋白和辅基合成。珠蛋白不带红色,辅基则呈现红色,被称为血红素。

  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化学家汉斯?费歇尔对血红素进行了研究。他历时8年艰辛工作,终于揭示了血红素的分子结构。血红素是一个具有原卟啉结构的小分子,其核心部位由4个吡咯环上的氮原子结合亚铁离子所构成。若用镁离子置换血红素核心部位的亚铁离子,则红色的血红素变成绿色的叶绿素,证明亚铁离子在血红素形成中极为关键。汉斯?费歇尔的研究成果为阐明血液呈红色的原因提供了科学依据。费歇尔由于贡献巨大,荣获193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版权所有少年儿童出版社,鼓励任何不用于商业性质的传播

责任编辑:xujinghui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