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动物间为什么会有同性恋行为,原因真的没料到...

趣科普
原创
这肯定是科普界最有趣的账号!!趣科普,让科学流行起来!
收藏

在自然界,野性的荷尔蒙时刻都在躁动着。

除了异性相吸,同性偶联在所有动物群体中也相当普遍(包括人类)。

通过对动物性行为的长期研究表明,从昆虫到爬行动物再至灵长类动物,有超过过500个物种具有双性恋和同性恋行为。

倭黑猩猩雌性与雌性结合

但是有个问题,动物需要繁殖后代啊!

这个问题,迄今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研究结果发现并不一样。

有的同性恋行为是为了保护后代,有的则是基因问题,不过还有的是为了“追求妹子”....

1果蝇

自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发现遗传定律以来,果蝇就成了科学家实验室的常客,并在它身上进行了各种“惨无人道”的实验。

但是“最惨”的实验可能是在1963年,科学家Gill发现了第一个能造成雄果蝇性偏好变化的基因。这个基因称为fruitless(无果)。

这种基因是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突变所造成的。

具有这种突变基因的雄果蝇绝对不会与雌果蝇交配,就算是送一只“成熟美艳的”、还乐意与它交配的雌果蝇,他也不为所动,真乃果蝇界的柳下惠。

但是,虽然它对雌性不感兴趣,却对雄性兴趣盎然,并试图与雄性交配。。。

真的好惨的一果蝇,被迫性转。

2绵羊

在人类驯服绵羊后,就开始漫长的与羊群为伴的日子,但是牧羊人发现,在绵羊种群里,有那么一小部分的公羊(8%~10%)对母羊没啥兴趣,而是喜欢男性公羊。

至于为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绵羊前视区—下丘脑中,在下丘脑中,研究人员发现了性二态核(oSDN)。

性二态核会产生一种芳香化酶,这种酶会将雄性激素睾酮转变成雌二醇,这是生物体内合成雌性激素的重要酶。

本来正常的公羊也会产生芳香化酶,但不足以让体内的雄激素低于正常水平。

可是“非正常”的公羊体内的性二态核会产生更多的芳香化酶,从而转化更多的雌激素。

所以为什么有的公羊会喜欢同性,因为在它们心中,其实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一只母羊。

3莫莉鱼

鱼类的同性恋行为更多的其实是在吸引异性。

著名演员伍迪艾伦曾说过:“双性恋会立刻使你在星期六晚上的约会几率增加”。

这句话放在莫莉鱼身上同样没问题。

因为在群居动物中,女性选择配偶一般会同时观察潜在伴侣以及它身边的人,这有助于女性评估雄性繁殖能力和作为潜在伴侣的适应性。

所以,雌性莫莉鱼会观察它的潜在伴侣与其他的雌性鱼交配时能力是否够强,如果觉得不错,就会在它们交配完之后选择这位幸运的雄性。

不过!如果所有的雄性都有交配对象,那还有什么同性恋呢?

那么当雄性没有交配对象的时候,它们会把目光投向同性,并且在雌性鱼面前开始互相进行“口腔接触”(这是一种称为“咬合”的交配前行为),以此来引起雌性鱼的注意力。

因此,展示同性恋行为的雄性其实真正目的还是为了“追求妹子”!!

4黑背信天翁

说完了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当然也少不了天上飞的。

事实上,有大约130种鸟类属于同性配对,不过它们配对的原因是为了更好的养育下一代。

比如说在夏威夷瓦胡岛上的黑背信天翁种群中,就有31%的黑背信天翁属于拉拉伴侣。

它们的结合则是为了抚养后代而进行的合作,因为当雄性信天翁交配完之后,有的就会不管了,所以雌性信天翁会寻找一个新的伴侣来共同养育后代(一般是同性)。

所以,在动物的同性行为中,尽管有的看似无厘头,有的可能是单纯的弄错了对象。

不过那些随着物种进化而遗传下来的同性行为,其实是走上了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而这条路是为了保证种族的延续。

评论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在动物的同性行为中,那些随着物种进化而遗传下来的同性行为,其实是为了保证种族的延续。
2022-07-06
周东虎
进士级
在动物的同性行为中,那些随着物种进化而遗传下来的同性行为,其实是为了保证种族的延续。
2022-07-06
科普5d253a348962d
少傅级
那些随着物种进化而遗传下来的同性行为,其实是为了保证种族的延续。
2022-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