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舌尖上的科学奥秘|东海青蟹为什么在河南盐碱地长大? 世上最难养的银鲳又是怎么养殖成功的?

浙江都市快报
原创
讲述科学故事,传播科学精神。@浙江科普,与科学与未来共生长。
收藏

东海宁波海域,4091艘渔船停泊在港湾中,禁渔期的码头静悄悄的。

距离5月1日12时开始的东海伏季休渔期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即便是海边城市宁波,菜市场的海鲜摊位也显得冷清。实在想念海鲜味道了,大家会买些花蛤、鱿鱼聊解嘴馋,不过很遗憾,就像鱿鱼一样,很多品类的海鲜在这个时节只能吃到冷冻的。

海鲜好吃,但你知道吗?

其实有许多人,历经几十年时光,都在为这一口来自海洋的美味而努力。

河南盐碱地来了个东海客人

全国首创,盐碱地养青蟹

一个海鲜物种的人工培育,往往要经历漫长的岁月,以及无数次的失败。

拟穴青蟹,我们俗称的青蟹也是禁渔期被许多人选择的一种海鲜,在梭子蟹禁止捕捞的时期,它满足了人们对蟹的向往。这个时节的青蟹,也正好是大量上市,味道鲜美,肉质鲜嫩,价格也相对秋天吃蟹高峰期要便宜一些。

要论人工养殖的时间,青蟹算得上历史悠久。台州三门青蟹的养殖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间(1736-1795),当地的泗淋乡岳井村已有养殖青蟹。据清潮光绪27年(公元1901年)记载,“宪舌札汾,对沿海天涨沙涂(宜养蛏、蟹涂地),会委勘丈,着令各户认垦,给照营业。”但那时的养殖技术当然无法与今天同日而语。

在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的王欢博士看来,青蟹的养殖从规模化的标准来看,要从上个世纪80年代算起。尽管起步时间早,并且东海至南海的漫长海岸沿线都有养殖,但一直有个痛点:养殖的产量不足,业界有个说法,国内的青蟹每年缺口达到20万吨。因为青蟹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它们不喜欢高密度养殖,密度一高就会互相打架,导致死亡。

也正是因为产量有限,青蟹的市场售价并不便宜,上百元一斤的价格司空见惯。

如何突破养殖规模?王欢在宁波大学王春琳教授的指导下,与科研团队把一个“奇思妙想”变成了现实:把内陆地区的盐碱地变成青蟹养殖场。

团队合影(中间为王欢)

听上去有点天方夜谭,细想其间藏着严密的逻辑:盐碱地和沿海水域都是咸水,青蟹就生活在咸水里。

青蟹养殖技术

但海水与盐碱地的水毕竟有诸多不同,最关键的是盐度不一样。东南沿海青蟹通常的养殖盐度在10‰—25‰,部分地区养殖盐度会因雨季而出现短期的8‰以下。但盐度偏高或偏低,青蟹都不容易存活。内陆黄河两岸的盐碱地,河南兰考和延津为例,盐度只有1.5‰。从平均20‰的盐度到1.5‰,青蟹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

王欢所在的科研团队投入到了青蟹苗种淡化的研究中,让青蟹不断适应低盐度的水,并控制时长,科研团队不断选择能够适应低盐度生存的青蟹,不断试验,最终找到了最佳的青蟹苗种淡化技术。

盐碱地的青蟹

养殖路上的难题还有许多,比如青蟹生长所需要的各种金属离子,不同地区的水域金属离子成分都不一样。经过几年潜心研究,科研团队克服了两地盐碱浓度差异化和重要金属离子缺失问题,通过“缺啥补啥”的对应性补救,成功培育出了适合当地养殖的青蟹幼苗。

盐碱地青蟹养殖

去年11月,王欢博士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继青蟹、缢蛏之后,海水物种美国红鱼、黑鲷在河南盐碱地交出满意答卷……内陆盐碱地海蟹、海虾、海贝、海鱼混养模式全部到位。”王欢的老家就在河南延津县,如今延津县的盐碱地也成功养活了青蟹。除了河南,宁夏、内蒙甚至山东的盐碱地上都实现了养殖青蟹。

收获青蟹

青蟹盐碱地的养殖技术已经在2020年完成技术构建,去年已经有北京的客商投资市场,盐碱地养殖的青蟹开始面向市场,走上了餐桌。历经漫长岁月的青蟹养殖,第一次从东海之滨来到了遥远的内陆大地。据资料显示,我国现在大约有14.8亿亩盐碱地和6.9亿亩低洼盐碱水域,对青蟹而言,未来它的潜在生存空间还非常广阔。

青蟹养殖研究并未止步,一方面科研专家们正在进一步研究青蟹综合养殖,在盐碱地养殖青蟹的同时也在尝试养殖缢蛏(蛏子)、美国红橡、黑鲷、七星鲈鱼等海水经济品种,此外新品种的育苗也在不断研发中,比如正在选育中的甬台1号拟穴青蟹,生长快,耐低盐,已经进入新品系培育。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肉质鲜美并且价值更实惠的青蟹。

命运跌宕的虎斑乌贼

曾经差点绝迹现在禁渔期也能吃上

即将在本月底上市,预计每斤80—100元

即便不是禁渔期,在很多人印象中乌贼被捕捞后也大多已经死亡。但如今,禁渔期能够吃到活的乌贼,也成为了现实。

这个梦想有人花了近20年才做到。蒋霞敏,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教授,个子瘦瘦高高的她,带领团队攻克了虎斑乌贼大规模人工繁育难题,在世界上首次实现虎斑乌贼的规模化苗种繁育与养殖。

虎斑乌贼

说起来,人工养殖乌贼进入海洋水产专家蒋霞敏的视野,其实与东海乌贼从繁盛一时到濒临灭绝有关。上个世纪70年代,那时东海渔业资源发达,地位与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齐平的乌贼品类众多:曼氏无针乌贼、虎斑乌贼、拟目乌贼……,妥妥的“四大海产”之一。但到了80年代,情况急转直下,过度捕捞和海域环境的破坏之下,乌贼资源迅速衰减,曼氏无针乌贼、虎斑乌贼一度在东海难觅踪影。

虎斑乌贼

要人工繁育乌贼,首先得寻找野生乌贼母体。蒋霞敏选择了曼氏无针乌贼和虎斑乌贼。

寻找难觅踪影的乌贼,并不容易。

为了找到曼氏无针乌贼,蒋霞敏曾带团队把浙江海域搜了个遍,从温州洞头跑到舟山嵊泗,从前一年冬天抓到第二年7月,一共才抓到38只,在后续的人工繁育养殖过程中,蒋霞敏发现被繁育出来的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很难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长大,于是人工繁育出来的曼氏无针乌贼苗有了新的用途,它们并不直接走上人们的餐桌,而是成为了增殖放流的一个水产品种,让繁育出来的乌贼苗在大海里长大。从2017年开始,象山渔民出港捕捞,一艘船能带回几百斤曼氏无针乌贼,一个濒临灭绝的物种被挽救,人类的餐桌上又增添了有关海鲜的惊喜。

曼氏无针乌贼

而虎斑乌贼更难找,浙江找不到,蒋霞敏就跑到了福建、广东,花钱请当地的渔民们出海捕捞虎斑乌贼,然后再把它们买下来,得来不易的虎斑乌贼价格当然不便宜,10斤左右的虎斑乌贼,要400元一个。

从人工养殖的角度看,蒋霞敏更钟意虎斑乌贼,因为它是个顽强的物种,耐高温并且生存能力很强,生长迅速,单个可以长到10斤重。再者,虎斑乌贼的美味口感也为将来投放市场走上餐桌提供了便利。蒋霞敏做过研究,虎斑乌贼成分中,呈味氨基酸较丰富,这种氨基酸是鲜味的源头,所以虎斑乌贼味道很鲜。用她的话说,相比别的乌贼品种,虎斑乌贼肉质偏脆,有嚼劲,白切、油炒都很鲜美,甚至可以生吃,做刺身口感非常好,剥去乌贼皮,去内脏,剖开外膜,在洁白的乌贼肉上细细下刀,配点酱油芥末,哪怕只是洒点柠檬汁,乌贼肉质的甘甜也让人心动。

虎斑乌贼苗

2017年禁渔期,第一批人工养殖走上人们餐桌,弥补了休渔时节人们吃不到活乌贼的遗憾。11只虎斑乌贼被宁波象山当地的农家乐收购,卖出了2200元的价格。随着虎斑乌贼规模化养殖技术的日益成熟,价格也将愈加亲民。如今,宁波每年能育苗30万尾虎斑乌贼,全国各地的养殖户纷纷慕名而来,除了浙江省,这些苗种也来到了福建、广东、海南、江苏、山东等地安家落户。

今年的虎斑乌贼即将在本月底上市,预计价格在100—80元每斤。

它是世界上最难养殖的海鲜之一

却强悍到连剧毒的水母都敢吃

即便不是禁渔期,银鲳也是东海一带人们最喜欢的海鲜之一。肉质细嫩,口味鲜甜,特别是逢过年时节,银鲳几乎是一天一价,特别珍贵。

不过如今禁渔期,依然能吃到美味的银鲳。别看小小一条银鲳,这其中却有个打破世界纪录的事。银鲳,曾是一种世界上最难养的鱼,号称出水则死。22年前,宁波有群人就为人工培育银鲳而开始漫长又艰难的科研路。被誉为“中国银鲳第一人”的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教授徐善良从2000年开始,他带着几个学生,单枪匹马开始致力于银鲳养殖的研究。

徐善良教授

银鲳难养,适合的饵料难找,病害也多,有时死亡率高达80%以上,且会反复发作。在历经了无数次鱼苗全军覆没之后,他没有气馁,随着更多科研专家的加入,科研团队终于在2016年实现了银鲳人工养殖全面突破,攻克了银鲳养不活的“世界难题”。2018年,250万尾鱼苗成功孵化,这也意味着曾经难倒世界渔业科研专家的银鲳人工养殖,被这支东海银鲳团队拿下了。

银鲳养殖

徐善良研究银鲳二十多年,他说小小的银鲳身体里,藏着许多神奇的秘密。

在徐善良看来,银鲳是种挺矛盾的物种。他曾对银鲳进行全基因组解析,发现银鲳很娇弱,在凶险的海洋中,它的生存能力真的特别低。

鲳鱼在游动捕食

从外表看,许多人觉得银鲳没有鳞片,事实上鳞片是有的,凑进了看就会发现鱼身表面有一层细细的散发着银光的小圆鳞,这种鱼鳞特别脆弱,鱼群稍微密集一点,鱼鳞就会因为碰擦而脱落导致鱼受伤。徐善良打了个比方,银鲳就像我们身边那些需要自我空间的人,完全不喜欢挤挤挨挨的人群。加上银鲳的特性是始终保持往一个方向绕圈游动状态,即便睡眠过程中它们也不会停止游动,如果把它们困在一个高密度鱼群的小空间里,鱼就会相互撞到受伤,严重的就会死亡。这也是银鲳被称为最难养的鱼的原因,因为但凡是规模化养殖,像大黄鱼、石斑鱼、比目鱼这些适合集体性高密度生活的鱼类会比较好养。从内部看,通过全基因组解析,银鲳的免疫力特别低,缺失了许多免疫相关的基因。它的消化系统也比普通的鱼要差许多。拿大黄鱼来说,大黄鱼有一个胃,可以一次性吃饱了饵料。但鲳鱼天生消化能力差,还没有储存食物的大胃,为了生存下来,它进化出了一个侧囊(鲳鱼头部一个黑色的球体),食物先存在侧囊里进行粗消化。这也导致了银鲳需要不停进食,不停消化,对人工养殖而言,这种习性的鱼投喂饵料就变得特别困难。

显微镜下的鲳鱼苗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鲳鱼又特别聪明而且强悍。徐善良在十多年前发现,尽管从进化的角度来看,鲳鱼抵御外界的伤害能力很低,但它用寻找“保护伞”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在大海里,银鲳会选择躲在水母的伞盖下面行动。水母有刺细胞分泌毒素,这种溶血性毒素会麻痹猎物,很多海洋生物都害怕,看到水母就会逃避。这种毒素很厉害,小小水母蜇到人也可能导致死亡。但银鲳偏偏不怕这种毒素,有人研究银鲳为什么不怕水母,从代谢和营养角度分析很可能银鲳是这样练成不怕毒的体质的:水母在捕获猎物的过程中,会利用触角释放的毒素麻痹猎物,小鱼小虾被触手裹挟,而躲在伞盖下的银鲳正好也拿这些小鱼小虾当食物,啃食的时候免不了会把水母的触手也吃掉一部分,经过长期进化,银鲳适应了水母这种毒素,具备了先天性的免疫作用。发展到今天,银鲳如果没有食物吃,甚至可以很快把一只成年水母的触手啃食干净。

了解了银鲳的习性,经过多年的研究,徐善良带领的团队把银鲳人工养殖过程中遇到的育苗难、投喂难、防病难这些问题都一一克服了。颗粒饵料的研发成功、大型网箱养殖银鲳经验,都是银鲳实现规模化养殖路上的突破。如今,用于科研的银鲳已经经过了6代繁殖,银鲳开始慢慢喜欢上人工养殖的环境,口味上也能保持住鲜美。

三年前,这些养殖的银鲳就开始投放市场。有家宁波当地的农家乐就成了当年禁渔期银鲳的第一批买家,每条100元,很快就被客人订购一空。

在徐善良看来,尽管目前银鲳规模化高效养殖还面临许多实际的问题,但人工养殖的银鲳大量走向市场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

在徐善良看来,历经二十多年的银鲳人工养殖,丰富禁渔期人们的餐桌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帮助恢复海洋生态。就像今年放鱼日,宁波海域2万尾被放流的银鲳鱼苗很瞩目。这是人工规模化繁育的银鲳苗第一次在全国放鱼日成为放流鱼种之一,这意味着也许不久的将来,渔民也能够捕捞到放流的银鲳,就想曾经的大黄鱼一样。

今年,徐善良教授即将退休。用他的话来说,他对银鲳充满了感情。他最希望的是,通过人工繁育、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建立银鲳保种中心等的手段,让银鲳和更多种类的海洋物种能够在海洋中一代代繁衍生息。

橙柿互动宁波频道主编、都市快报记者 诸芸

通讯员 游玉增

评论
周东虎
进士级
一个海鲜物种的人工培育,往往要经历漫长的岁月,以及无数次的失败。
2022-07-14
郑州夕阳天使
少傅级
阅读了解
2022-07-15
荣哥62b017d4
庶吉士级
已学习
202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