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保护一直是促进生物多样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由于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很多物种都处于濒临灭绝的威胁当中。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是世界上关于动物、真菌和植物物种全球灭绝风险状况的最全面的信息源。它对所有人开放,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企业和个人均可使用。
生命的“晴雨表”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是衡量世界生物多样性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它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为保护行动和政策制定提供信息,包括物种的范围、种群大小、栖息地和生态、对物种的使用和贸易,和可能造成的威胁以及针对一些物种保护行动的信息,从而帮助政府制定保护决策。
红色名录指数展示了物种灭绝风险的趋势,各国政府利用该指数来跟踪他们在减少生物多样性损失目标方面的进展。
红色名录将物种分类为9个级别: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数据缺乏和未予评估。易危、濒危和极危的物种可能面临灭绝的威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将在2022年7月21日和12月8日更新数千个新的物种评估,并重新评估名录里已经包括的一些物种。
红色名单的合作伙伴和获得的支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的建立得益于13个红色名录合作伙伴组织的积极参与。正是由于大量个人和组织在时间、专业知识和财力上的巨大投入,被评估的物种数量才能不断增加。
量化物种恢复和保护影响:物种状态绿色标准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包括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的绿色生存状况,以此来评估物种种群的恢复情况,并衡量其保护成功与否。
针对物种的绿色生存状况同样有八个分级:野外灭绝Extinct in the wild)、极度枯竭(Critically Depleted)、大面积枯竭(Largely Depleted)、中度枯竭(Moderately Depleted)、轻微枯竭(Slightly Depleted)、完全恢复(Fully Recovered)、非枯竭(Non-Depleted)和不确定状态(Indeterminate)。
绿色生存状况评估着眼于保护物种的行动如何影响当前的红色名录状态,如果保护行动停止,我们可能会得到什么结果,以及未来通过保护行动如何改善一个物种的状态,这反映在一系列保护指标中。
编者注:尽管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物种保护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我国的国宝——大熊猫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114只增至1864只,全球圈养种群总数673只;但仍然有相当多的物种仍然处于濒危状态。保护物种免受灭绝并促进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为了可持续发展,更是尊重世界上每一个生命。
原文参看:https://www.iucn.org/resources/conservation-tool/iucn-red-list-threatened-species
译者:张容予
审核:Sara
编辑:Pier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