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令峰
审核:刘勇
天宫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也是人们对浩瀚宇宙中“家”的憧憬与向往。近年来,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天宫被赋予科学与梦想的色彩,“天宫”空间站的建设也使华夏儿女在星辰中有了自己的“太空家园”。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位航天员成为了“太空家园”首批入住人员,他们在空间站组合体中工作生活90天后成功返回地球。航天员的太空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地面团队的精心准备和大力支持下,航天员们在空间站里过得充实又精彩。
从“标间”到“大别墅”
2003年“神五”飞船中舱室体积还不够6立方米,2011年发射的“天宫一号”舱内空间也只有15立方米,而如今“天宫”空间站的舱内空间提升到了 110 立方米,加上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的空间,已接近150立方米。如果说之前是生活在“标间”里,那么现在的航天员则是居住在三室两厅外加储藏室,百分百豪华的星空“大别墅”!可以保障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生活工作。
除了空间的变化,“家”中的布局也最大程度考虑到航天员居住的私密性和便利性。在2021年空间站开始建造时,设计师们本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分别设置了生活区和工作区。生活区内有独立的睡眠区、卫生区、锻炼区,还配有太空厨房及就餐区,极大地提高了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质量。
全屋智能,实现“拎包入住”
空间站的设计采用了最新信息技术手段,创造了站内“移动WiFi”全覆盖的智能家居生活空间。天地网络可连成一体,航天员们在天上也能实现上网自由。同时,空间站还配有有线和无线网络摄像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有线和蓝牙耳机等设备。通过中继卫星和核心舱上的中继天线,打开私密语音通道,佩戴着小巧精致的骨传导耳机,航天员们可在站上各个舱段相互通话,还可进行“天地沟通”,与工作人员、家人们随时随地分享太空生活。
为了让航天员在长时间驻留太空时有更加舒适的生活感受,设计师们经过反复的体验和调整,预制了可调节的舱内照明环境。航天员根据不同的生活状态,通过独家APP就可将舱内灯光调节为睡眠、工作、锻炼等等模式,使太空生活与地面生活一样多姿多彩。
此外,空间站还采用了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尽可能实现空间站物资的循环使用。有了这个系统,可以将航天员呼出的水汽用冷凝干燥组件收集起来,再经过净化装置转为可以饮用的再生水。如有需要,尿液也将被收集处理为纯净水,供长时间在轨生活的航天员使用。
再精致的装修,也需拎“包”入住。众所周知,航天员的生活物资需要通过货运飞船运送到“太空家园”,因此,他们入住的第一天就在收、拆快递。几吨的物资,上百件的快递如何快速分类收整?技术让生活更便利,“二维码”让快递变“透明”。每一个快递上都附有二维码,通过扫描就可以了解每个包裹的内容,快捷又方便。驻留期间航天员们也享受了一把特殊的“拆快递”体验。
生活起居全面升级
因为失重的原因,航天员在太空中吃饭、睡觉、沐浴等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天宫”空间站在生活起居方面也得到了全面升级。
航天食品的确定和制作,需要对所有的航天员进行感官接受性调查,可选择他们喜欢的食物,通过科研人员的精心调配,从而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现在,航天员在天上可以吃到上百种食物,包括主食、副食、调味品、甜点等。其中宫保鸡丁、鱼香肉丝、藜麦桂花粥、什锦炒饭等菜品应有尽有,口感良好。此外,空间站的太空厨房中还配备了“微波炉”“冰箱”和“饮水机”,加热、冷藏、饮水设备一应俱全。
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更好的完成工作。航天员在失重的环境下,找不到躺的感觉,往往需要钻到睡袋中,用带子固定在墙壁或墙角睡觉。现在的天和核心舱中有专门、独立的睡眠区,里面的睡袋能帮助航天员保持卧姿睡眠,还有相对独立的隔间,保证私密性的同时,可确保睡觉不受干扰。
此外,空间站中的卫生区也进行了革新。如厕所的使用面积变大,大小便不同的配套装置也进行了提升;还有每个航天员都能享受“包裹式淋浴间”,手持喷枪将自己擦拭干净,如果要洗头,将浴帽套在头上不停地揉搓即可。不仅如此,连理发、剃胡子也均可实现!甚至连牙膏都是可以食用的,再也不用担心牙膏泡沫满天飞了。这些变化使航天员在最大程度上解决了个人卫生问题,甚至可能比地球人还要干净!
包罗万象的休闲娱乐体验
在太空“出差”,航天员们还需要进行太空锻炼。核心舱内的锻炼区除提供太空自行车以外,还配备了跑台、拉力器、企鹅服等相关设备,帮助航天员在失重状态下保持骨骼强壮,防止肌肉松弛,对抗失重效应,保持最好状态,这也是航天员工作之余的休闲项目之一。
同时,空间站舱内还配有各式各样的休闲娱乐设施,航天员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刷抖音、玩微博、看电影、听音乐、看书等,或者通过视频聊天来辅导孩子作业。特别的是,航天员可以带一个私人包裹上天,利用每周一天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去做一些想做的事情。如练练毛笔字、打打乒乓球、做做小实验等等。
技术的革新让太空生活更加舒适,但航天员也是实打实的“打工人”。光螺丝就要卸1000多个,每周大约会花费40小时进行科学研究和空间站的维护。同时还需克服重重困难,比如身处太空环境,空间站要频繁地感受冷(零下120摄氏度)热(200摄氏度)交替;太空出舱看似十分浪漫,但任何一点意外都可能威胁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出差”很是辛苦,但也时刻体会着作为中国航天员的幸福与自豪。
“天宫”这个全智能“太空家园”给航天员一个特别又难忘、辛苦又快乐的“出差”之旅。这是成功,也是开始。星空浩瀚无比,人类的智慧与探索永无止境。
参考文献:
[1]空间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2020 年中国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 《2020年中国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上)》.2004:384
[2]邸乃庸.人在太空——航天员太空生活工作纪实.海天出版社.2005:32,76
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