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长江流域中的珍稀特有鱼类,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已经宣布灭绝的白鲟、“功能性灭绝”的白鱀豚(白鳍豚)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对中华鲟也许是有所耳闻但是并不十分了解。
但其实,中华鲟作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水中的大熊猫,我们应该对它给予更多的关注。
“水中贵族”中华鲟
中华鲟是生活在我国的一种特有鲟鱼,它们个体庞大,成年体长可达4m,体重超700kg,寿命40岁以上,是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寿命最长的鱼。
中华鲟的嘴尖突,口小无牙,口前有四条触须,用来寻找水底的无脊椎动物、小鱼等。眼细小,眼后头部两侧,各有一个新月形喷水孔,尾鳍歪形,上叶特别发达,身体呈椭圆筒形。
中华鲟特别引人注目的特征是身上披覆有五纵行大型的骨板,使它显得十分威风,但它只以浮游生物、植物碎屑为主食,偶尔吞食小鱼、小虾,是条“斯文鱼”,栖息于大江大河及近海底层。那为什么说中华鲟是“水中贵族”呢?
首先,中华鲟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外现存数量稀少,有“水中大熊猫”之称,是为“宝贵”。
其次,中华鲟体型硕大,素有“长江鱼王”之称,棱角分明逆流而上、有着洄游迁徙的习性,与中国以柔克刚、游刃有余的文化思想相契合,是为“尊贵”。
再者,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是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的活化石,现今仅在我国长江流域尚有分布,具有很高的科研、药用和观赏价值,是为“珍贵”。
中华鲟还“贵”在分类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研究鱼类演化的重要参照物,在研究生物进化、地质、地貌、海侵、海退等地球变迁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难以估量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
中华鲟标本(田华摄)
中华鲟的生存困境
中华鲟十分珍贵,却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这让人十分惋惜。那么,“水中大熊猫”——中华鲟的生存状况到底如何?
要了解中华鲟,首先要了解它的特有习性。中华鲟是洄游性鱼类,即生长在近海,繁殖在长江,它们平时在大海中生长发育,当雄鱼长到9~18岁,雌鱼长到14~26岁时,便开始洄游到长江繁殖后代。
每年的夏秋两季,那些生活在近海海域的中华鲟就会沿着长江口逆流而上,历经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击,上溯至江河上游水流湍急、底质为砾石的金沙江一带开始产卵。产卵后的亲鱼(指发育到性成熟阶段,有繁殖能力的雄鱼或雌鱼,也叫种鱼)顺流而下回到大海,幼崽长到15厘米左右,也会游回大海。它们这种每次产卵都会返回到故乡的行为,被古人引申为不忘故乡、寻根问祖之意,所以将它们称作“中华鲟”。
曾经,金沙江下游到长江上游800公里中华鲟产卵的这个江段,被发现的中华鲟产卵场超过16处,是它的主要产卵地,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修建后,因为中华鲟亲鱼体积庞大,无法翻过大坝,中华鲟的洄游通道被堵了。顽强的中华鲟没有因为大坝阻挡就坐以待毙,而是很快就寻找到了新的产卵场,位置就在葛洲坝水坝下方4公里的位置。后来新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又让中华鲟这个仅剩的产卵场面临了新问题,包括秋冬季节水位降低、水温升高、产卵水温推迟等变化,而且产卵地河床冲塞度和河床质硬度也受到影响。中华鲟产卵场不仅数量从多减少到一,而且产卵场的长度也从上百公里骤减为四公里,其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工程院2013年的综合评估报告显示,“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截流前,每年洄游到长江上游金沙江一带产卵的中华鲟超过3500尾,1985年下降至2000尾,2005年已不足500尾,2010年骤降到不足100尾,只发现了57条尾,也在这一年中华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极度濒危”(CR)级别。2019年估算数量为16尾,2020年13尾,2021年15尾,已有多年未发现其自然繁殖,甚至从2017年开始连续5年中断自然繁殖,濒临灭绝。
保护中华鲟,行动起来!
有关中华鲟种群延续的保护工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华鲟的性成熟周期长,一般雄性要9年才能成熟,雌性要14年才能成熟,保护的难度很大。
早在1982年我国就开始了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工作,1983年获得成功,经过四十年的不懈努力,科研人员成功繁育了中华鲟子一代、子二代和子2.5代,并将繁育成功的幼苗持续放流到长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补充了自然种群的数量。近年声呐调查评估结果显示,放流中华鲟进入海洋的最高比例已超过70%。
一直以来,人工养殖中华鲟,主要有池塘流水养殖、循环水养殖两种方式。
多数鲟鱼属于冷水性鱼类,中华鲟也不例外,但流水池塘在高温季节无法有效调控养殖水温,导致中华鲟亲鱼性腺发育异常,难以在最佳时间点同时获取高质量的卵子和精子。
子二代中华鲟采集精子 (田华 摄)
来自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收集整理了长江及沿海大陆架的水温资料,对比其他鲟鱼的人工驯养繁殖水温需求,终于找到了‘25℃’这个关键密码。
以不高于“25℃”水温为调控点,以水温周年调控为原则,就能够顺利诱导人工淡水养殖环境下中华鲟的性腺正常发育。
在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三峡珍稀特有水生动物种质资源库活体库内,建有2套专为培育中华鲟亲鱼而设计的大型循环水养殖系统,单个圆形驯养池直径达18.3米,具备良好的水质与水温调控能力,满足了中华鲟亲鱼性腺发育的水环境因子需求。
2021年10月,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培育的子一代与子二代中华鲟亲鱼产出了高质量的卵子和精子,受精率达到77.9%,孵化率达到89.5%,以上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全国中华鲟全人工繁殖工作以来的最好水平。
人工繁育的中华鲟胚胎(田华 摄)
出膜中的中华鲟胚胎(田华 摄)
最终,孵出子2.5代中华鲟仔鱼11万尾,培育出幼鱼约6万尾,目前该批幼鱼体长30-50厘米,体重最大达1000克。
人工养殖的子2.5代中华鲟幼苗 (田华 摄)
中华鲟“产科”专家团队,还开展了另一个繁殖实验:利用2020年冻存的中华鲟子二代雄鱼冻精,与这次采集的卵子授精,受精率达到26.5%,孵化率超过80%。
自此,中华鲟雌雄个体性腺发育不同步,不再困扰科研繁殖工作。利用这个超低温保存技术,中华鲟全人工繁育上有了更多的‘窗口时间’,也大大提升了人工繁育中华鲟的遗传多样性。
2022年3月28日(中华鲟保护日),5万尾人工繁殖的“子2.5代”中华鲟鱼苗在武汉段放流长江。这是长江武汉段迄今开展的最大规模中华鲟放流活动,为有效促进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恢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华鲟放流倒鱼
虽然科研人员在中华鲟的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然而中华鲟的保育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科研人员在刻苦攻关繁育技术的同时,仍需要有健康的水生态环境来维护中华鲟的繁育和生存场所。
为了“水中大熊猫”——中华鲟不再成为历史的剪影,还请大家从我做起,保护好美丽的长江和海洋,让它们恣意地游弋在大中华的版图之上。
编辑|王婷婷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张原圆 田华(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