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半懒不懒(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陶诗言气象发展基金会)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2022年8月13日15时30分左右,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龙漕沟突发山洪,截至目前,这一突如其来的灾害已导致7人遇难、8人轻伤,经过调查,此次山洪是由龙门山镇后山短时强降雨导致。
山洪中被困的群众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就在几天后,8月17日至18日,青海西宁市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18日,西宁市大通县发生山洪灾害,截至18日12时,已造成16人死亡,36人失联。
从河流涨水到洪水肆虐而下,亲历者仅有短短几秒的反应和最佳逃生时间,这不禁让人感慨自然中人类的渺小和脆弱。面对这样的悲剧,除了痛心,我们开始深思,山洪是否被我们所忽视?山洪究竟离我们有多近?
什么是山洪?
山洪是指由于暴雨、冰雪融化或拦洪设施溃决等原因,在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岗地)沿河流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的总称。
而山洪灾害是指由山洪暴发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包括溪河洪水泛滥及伴随发生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及环境资源破坏等,是洪涝灾害的一种。
需要注意的是,山洪不只是水,往往伴随有泥沙、石块、树枝、杂草等,因此人一旦陷入很难脱身。
山洪现场,可以看到浑浊的水流中充斥着泥沙 图片来源: publicdomainpictures.net
我国山洪灾害有哪些特点?
由于处在东亚季风区,横跨多纬度带,我国降水时空分布差异很大,年际变率高,洪涝灾害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同时,作为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主要包括山地、丘陵和高原)面积约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加之复杂的地质地貌、多样的气候和密集的人口,导致我国山洪灾害有明显的地域性。
中国历史上山洪灾害集中分布于东南低山丘陵平原大区及西南中低山高原盆地大区,占全部山洪灾害的60%左右,其中又以西南受灾人数为甚[8]。在山洪灾害死亡人口排名前十省份(2011-2019)中,四川、云南、湖南和贵州分别占到第1-4位[11]。
山洪多由暴雨引起,因此山洪灾害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主要集中于夏季汛期(5-9月),6-8月发生频率最高。
山洪突发性强,山区因山高坡陡,溪河密集,短时强降水后降雨迅速转化为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由于流速大,破坏性强,能迅速成灾,造成严重危害。2015年5月,四川省雷波县强降雨仅持续20分钟就引发了山洪。
当山洪灾害发生在夜深人静时会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加重损失。2011年6月9日晚至10日凌晨一场3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6小时降雨量达到了275.6毫米)突袭湖南临湘市,导致了一场特大的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2人死亡、7人失踪。
当极端暴雨导致的山洪、城市内涝、山体滑坡等灾害并发时,还会造成重大自然灾害。2021年7月20日郑州西部山区山洪地质灾害造成251人死亡,44个乡镇受灾。
而且山洪容易重复受灾,同一县每年重复遭遇山洪灾害最多达7次,如2013年,云南盐津县重复遭遇了5次山洪灾害,前后发生时间间隔最短一次仅相差10天。
正是由于频率高、来势猛、成灾快、危害大,易复发,山洪一出,往往是悲鸣一片。
郑州西部山区山洪地质灾害受灾现场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7]
山洪灾害的幕后黑手
山地突发性暴雨并非一定会引起山洪灾害,也并非人们主观感觉到的暴雨才会在当地引发山洪。
首先,山洪往往发生于山沟附近溪流处、双河口交叉处等具有较大地势高度差、陡坡、谷深的地方。同时,这些地方附近的地质大部分是风化严重的岩石层和渗透强度不大的土壤,其抗蚀性较弱,遇水易软化、易崩解,为地质脆弱地带。
一旦上游遭遇强降水,水流量增加,土体平衡就容易被破坏。而且在山沟处的地形条件使得地表径流迅速汇集,在汇集的同时还会携带沿途松软土壤汇入,这样,强劲的水流携带着泥沙就形成了山洪灾害。
但由于上下游不一定会同时降水,所以即使上游已经形成山洪,下游也会因未感受到降雨而降低警惕性。等到听到山谷的轰鸣,回过头时,已经被卷入了水墙之中。
红点为本次四川彭州山洪发生的龙漕沟,处于山脚下,来自山上的水流均在此汇集,是一个山洪风险很高的地点
图片来源:wikipedia
长期而言,山洪出现的背后,还有“水土流失”这一人为“黑手”。长期以来对山丘地区的过度开发,陡坡开荒等工程建设都会对山体本身造成破坏。
由于山体的地形地貌被改变,天然植被被破坏,原始森林被砍伐,失去自身天然的水源涵养作用,使得山洪易发。
城市建设用地的快速增长和城镇边界持续扩张迫使“削山造地”、“爬坡”、“填海”等建设模式兴起,直接导致了持续增长的山地灾害风险。如广东地区因削坡建房诱发滑坡、崩塌山地灾害的数量占全省地质灾害的90.3%[17]。
广东有潜在地质灾害威胁的削坡建房危险点
图片来源:新浪网
山洪灾害是否被忽视?
与其他自然灾害相比,洪涝灾害在全球自然灾害中占据了最大的比重,这也被人们熟知。以我国为例,仅2020年,洪涝灾害占比就达到56.8%[2]。
2009-2018年中国洪水灾害的损失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1991年至2020年期间,我国年均因洪涝灾害死亡或失踪人口达2020人,总计逾6万人死亡,年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04亿元,总计约4.81万亿元[18]。
2000年以来中国山洪灾害死亡人数及占洪涝灾害死亡人数比例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与大型洪涝灾害给人的深刻印象不同,山洪多为中小型灾害,因此容易被忽视。
但中小型山洪灾害突发性强、难以预报及工程措施的不足,具有很高的致灾性,我国每年因山洪灾害死亡的人数占到洪涝灾害总死亡人数的70%左右[16],我国也是山洪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仅2011-2019年,我国发生特大型山洪灾害4次,发生中小型山洪灾害1178次,占到山洪总数的96.2%,造成2353人死亡,占总死亡人口的74.4%[11]。
不仅是我国,2020年的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同时指出,过去几十年,全球山洪灾害引发的伤亡呈指数增长,约占洪涝灾害的85%[3]。
山洪的“威力”并非仅仅在发展中国家,在调查统计的139个国家中,因山洪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排在各类自然灾害中前2位的国家比例高到达75.5%,而美国、欧盟各国、韩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在列[15]。
2011—2019年全国不同等级山洪灾害发生次数与死亡人数(左)与山洪灾害事件月份分布(右)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1]
要准确预报山洪,我们需要做什么?
由于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山洪预警与防范一直是国家防灾减灾计划中重大而迫切的战略需求。
目前我国初步建成了覆盖2058个县、面积为463万km2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山丘区实时雨水情监测网络,同时水利部联合气象局也会定时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实施后,2011—2020年年均山洪灾害因灾死亡人口333人,较实施前2000—2010年年均1179人降低了7成[19],但是要实现山洪灾害的准确预警依然有很大的难度。
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局
首先,山洪预警需要依靠准确的山地突发性暴雨预警,暴雨的预报依赖于高精度的监测资料。我国山洪灾害防御水雨情监测仍然以地面监测站点为主,随着通信、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需要在未来综合利用卫星雷达、X波段测雨雷达和地面站网等综合监测技术[12]。
其次,山地突发性暴雨数值预报误差较大、准确度不足,要想实现定点和定量依然是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13]。
未来仍需要完善数值模式对山地、暴雨及其突发性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挖掘山地突发性暴雨形成与发展的理论知识,提高对暴雨发生时间、区域和强度预报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实现对山洪的准确预报。只有走好了山洪预报的“最后一公里”,才能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
未来山洪灾害会变多么
一听山洪,人们潜意识里想到的都是多雨而湿润的地区。然而,随着异常气候的增加,越来越多让人“难以置信”的地区洪水发生几率也将增加。
塔克拉玛干沙漠遭遇洪水 图片来源:凤凰网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受气候增暖影响,温度增加会导致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水循环过程增强,降水增加[1]。
极端降水对增暖的响应比年降水量更强,使得我国大部分地区,甚至包括西北地区,未来平均降水、降水强度、极端强降水和连续性强降水都呈现增多趋势[14]。
这势必会增加未来洪涝灾害爆发的可能,我国乃至全球各区域范围内的山洪灾害风险可能呈现出持续增加的态势。
虽然随着我国防洪建设的不断投入,洪涝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呈现减少趋势,但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受灾人口及农作物受灾面积将在未来呈现增加趋势,山洪灾害依然会是我国未来灾害风险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在彭州山洪灾害发生的第二天,依然有人无视劝阻和可能的危险前去“打卡”,这恰好说明了防灾减灾的大众参与依然任重而道远。希望大家能以这场悲剧为警示,提高自己的灾害防御意识和避险知识,毕竟“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位”。
图片来源:腾讯网
龙门山镇政府在龙漕沟竖立的“珍爱生命,请勿下河”的标志牌 图片来源:观察网
参考文献
李莹, 赵珊珊. 2001-2020年中国洪涝灾害损失与致灾危险性研究[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2):12.
2019年全球自然灾害评估报告(网址:https://www.gddat.cn/newGlobalWeb/ #/riskAssessment)
何秉顺, 马美红, 李青,等. 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现状与特点探析[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1.
万金红. 1950-2013年我国洪涝灾情时空特征分析[J]. 灾害学, 2016, 31(2):6.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中国水旱灾害公报.2020[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1.
刘志雨, 杨大文, 胡健伟. 基于动态临界雨量的中小河流山洪预警方法及其应用[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3):5.
刘传正, 黄帅. 2022. 郑州西部山区"7·20"山洪地质灾害成因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 30(3): 931-943. doi: 10.13544/j.cnki.jeg.2022-0093
刘樯漪, 程维明, 孙东亚, 王楠, 方月. 中国历史山洪灾害分布特征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7, 19(12): 1557-1566.DOI:10.3724/SP.J.1047.2017.01557
方朝丰. 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现状和对策研究[J]. 西部资源, 2018(4):3.
黎 昊,王 钧,黄建国,等.粤港澳大湾区开发建设与丘陵浅山区山地灾害相关性[J].山地学报,2022,(3):384-395.[doi:10.16089/j.cnki.1008-2786.000679
涂勇, 吴泽斌, 何秉顺. 2011—2019年全国山洪灾害事件特征分析[J]. 中国防汛抗旱, 2020, 30(9-10): 22-25.
丁留谦, 郭良, 刘昌军, 何秉顺. 我国山洪灾害防治技术进展与展望[J]. 中国防汛抗旱, 2020, 30(9-10): 11-17.
李国平,孙建华,王晓芳.中国西南山地突发性暴雨特征与机理研究的新进展[J].气象科技进展,2021,11(4):57-63
江洁, 周天军, 张文霞. 2022. 近60年来中国主要流域极端降水演变特征[J]. 大气科学, 46(3): 707−724 doi: 10.3878/j.issn.1006-9895.2111.21187
孙东亚, 张红萍. 欧美山洪灾害防治研究进展及实践[J]. 中国水利, 2012(23):2.
国新办2021年7月防汛救灾工作情况发布会 (http://www.mwr.gov.cn/hd/zxft/zxzb/fbh20210728/)
方朝丰. 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现状和对策研究[J]. 西部资源, 2018(4):3.
大数据看我国洪涝30年演变揭秘哪里易受洪灾影响(https://www.emerinfo.cn/2022-04/01/c_1211629474.htm)
尚全民, 吴泽斌, 何秉顺. 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建设成就[J]. 中国防汛抗旱, 2020, 3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