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与众不同的航天员选拔、训练与搜救

中国航天报
原创
《中国航天报》是中国唯一一家权威介绍航天高科技产业的报纸。
收藏

6月5日上午10时44分,长征二号F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载有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正式开启在中国天宫空间站长达6个月的生活。现在,就让我们来说说有关航天员选拔、训练和搜救的那些事儿。

陈冬、刘洋、蔡旭哲出征仪式(摄影:中国航天报记者 宿东)

陈冬、刘洋、蔡旭哲出征仪式(摄影:中国航天报记者 宿东)

航天员群体一直是所有仰望星空的人们所向往的群体。他们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是人类中最为出类拔萃的群体。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绝不容易。当然,这里所讲的航天员指的是专业航天员。近年来随着商业载人航天项目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付费等方式进入太空旅游,他们并不用进行过多的理论课程训练,最多只需要一些在太空中生活所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讲解和在失重环境下的适应性训练。

还有一种非专业航天员叫做载荷专家,他们一般是在某一领域的专家或者工程师,往往对一个领域或者某一个设备的了解胜过专业航天员,通常是为了完成某一特定的科学实验任务而进入太空。根据报道,未来我们国家也会送一些载荷专家等非专业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试验任务与科学研究,不过他们并不在我们所讨论的范围之内。

选拔

我国航天员选拔工作主要由中国航天员中心负责。航天员是从空军在飞的合格飞行员当中挑选。因为长期驾驶着飞机在天空中驰骋的他们往往能够更好地适应超重与微重力环境,并且飞行员群体的选拔本就比较严苛,从他们当中挑选出合格的航天员的概率也更大。

我国挑选航天员的标准是:年龄在25至35岁之间,身高在1.60米至1.72米之间,体重在55千克至70千克;要求飞行时间累计600小时以上,并具有3种以上气象条件飞行的能力,飞行成绩优良,能独立担任战斗值班和具有处理应急情况的经验,机种改装能力快,飞行耐力好,善于独立思考,机动灵活,动作协调,紧急情况下沉着、果断、准确无误、综合处置能力强。当然,以上只是一些基本的要求,在选拔阶段,预备航天员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的身体检查,同一批几百名候选人员筛到最后往往就剩只下几十个人,而剩下的他们面对的,则是一座座更为艰难险峻的高峰,最终能攀上最高峰进入航天员殿堂的往往只有几个或十几个人。

航天员们不仅仅在身体上要绝对健康,智力与毅力也非同寻常。杨利伟,中国第一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他在五年多的时间里学了58门课程,分为七大项目,分别为基础理论训练、体质训练、心理训练、航天环境耐力与环境适应性训练、专业技术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而每一大项目下面又包含了更多的课程。其中13门基础理论课程里又涵盖了从计算机到无线电、从气象天文到数学物理、从力学到政治的学习内容。只有通过了所有58门课程,候选航天员才能成为真正的航天员,杨利伟形容这58门课为58级的天梯,只有爬上了58级天梯,才能叩开航天员殿堂的大门,成为光荣的中国航天员大队的一员。

训练

航天员的训练包括方方面面,最典型的是离心机训练。航天员在飞向太空或者返回地球的过程中,会处在一个超重环境下,几倍于航天员自身体重的重量会压在航天员身上,全身的肌肉和骨头都会发生变形,在大脑缺血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昏迷。为了在这个环境下仍能保持清醒,通过不断地训练来适应环境便成为了航天员们标志性的必修课之一。从加加林时代开始,航天员们便开始使用离心机进行超重训练,一直到今天。

除了这种略显残酷的训练之外,航天员们还会进行野外生存训练。虽然现在相对于载人航天事业初期,航天员返回地面时已经安全得多了,但是若发生了大家都不愿看到的情况,航天员降落到了一个未知的地区,例如沙漠、海洋或者森林,他们也需要学会在那里生存下去,直到救援人员抵达。

搜救

航天员返回后的搜救,是从世界上第一位航天员尤里·加加林返回地球后开始逐渐形成的一个流程。每一个国家的航天员搜救流程因其载人飞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目前,俄罗斯所使用的预定着陆场在哈萨克斯坦的一片茫茫沙漠,其环境和我国内蒙古的四子王旗着陆场很像。而美国航天员的着陆场则是在海面上或者沙漠里,这些不同也会造就不同的搜救过程。飞船着陆后,搜救队伍会立刻展开作业。世界上第一位进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列昂诺夫和其同伴由于着陆时发生了意外,搜救人员迟迟没有找到他们,两位航天员差点被冻死。搜救工作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返回舱的返回过程大多处于我国境内测控站的监视范围,在黑障的过程中,红外热成像相机也可以看见返回舱的返回过程,并且在返回的过程中,测控中心会根据返回舱状态将预报的降落点发送给在着陆场待命的搜救队伍,而我们航天员在返回时经常说的“感觉良好”,便是在向地面汇报自己的身体情况,以让地面搜救人员做好准备。

如果在返回过程中航天员出现身体异常,那么地面人员便会根据先前拟定的紧急预案,在着陆后将进行紧急医学救治并采取措施,尽快将航天员移送到医院。随着返回舱逐渐接近地面,搜救队伍也逐渐靠近,当飞船打开降落伞时,飞船基本已经处于目视范围以内。

飞船着陆后,搜集人员与航天员沟通,初步确认航天员身体状况。若航天员身体状况基本正常,在航天员出舱后则会进入医监医保程序,对航天员进行体检,确认其健康状况,如果一切正常,身体状况良好,则在医监医保程序完成后将航天员送回北京。如果航天员身体出现异常,或有伤情,则会进入医疗救护程序,对航天员进行伤情判断,确认伤病程度,在实施现场救护后送至后方医院进行治疗。

评论
刘海飞123
少师级
已阅读
2022-08-22
袁家德
举人级
综合素质的全面选拔
2022-08-28
北郊社区居委会狄莉
学士级
202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