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探测是非常复杂的航天活动,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进步和30多年的探索实践,人类小行星探测经历了远距离探测和表面原位探测,现在已进入到采样返回并进行详尽研究的阶段。
采样返回作用大
采样返回是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小行星探测等深空探测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人类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小行星形成于太阳系早期,保留着太阳系起源、形成与演化的重要信息,可能蕴含生命与水起源的线索。现阶段人类发射探测器,受重量、体积等运载能力与设备供电等方面限制,很多先进的仪器设备无法送到太空,即使能够进入小行星轨道甚至降落表面,也完成不了过于复杂的分析工作。
如果只依靠地面望远镜或探测器飞掠观察小行星,很难获得非常详细的探测结果,最好还是采集样品送回地球。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对样品详细研究,再比对望远镜的观察结果,就可以获得小行星演化历史、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等方面的详细情况。
另一方面,根据小行星的反照率和光谱信息,可以把小行星分成碳质、岩质等多种类型,而在对地球陨石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希望弄清陨石与小行星的联系,区分各种陨石来自哪类小行星。建立好这种关系,可以为小行星研究和探测提供更多帮助。
3次成功的小行星采样
小行星采样主要是采集星体的表层物质。受微陨石轰击、太阳风吹拂等空间风化作用,小行星表层物质逐渐碎裂形成碎屑土壤,不过这些物质并不容易采集,目前只有日本的“隼鸟”1号、2号和美国的“奥西里斯-雷克斯”成功采集了小行星样本。
日本“隼鸟”的采集方式相当硬核,它们采样的小行星“丝川”和“龙宫”都质地坚硬,表面碎屑少,同时小行星的引力非常微弱,探测器难以着陆,用钻孔、挖掘等方式可能产生反作用力把探测器推开。所以“隼鸟”直接向小行星表面发射高速弹丸,轰碎表面,然后快速收集飞溅的石子尘土。
日本隼鸟2号探测器
“隼鸟”1号在2003年发射,飞抵“丝川”小行星后,在采样点上空降落,发射1枚金属球,然后收集样品。2010年返回后,人们看到返回舱里空空如也,以为采样失败了,后来用显微镜才发现舱壁上附着约1500粒灰尘。
“隼鸟”2号携带了一枚爆炸弹丸,它首先飞抵“龙宫”小行星,用1年半的时间伴飞探测,寻找最好的采样地点,然后一炮轰碎“龙宫”表面,溅射出很多物质,成功采到5.4克样品。
“奥西里斯-雷克斯”探测器则是用气体吹拂的方式,采样装置更简单,效果也很好。它的目的地“本努”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是一颗碳型小行星,表面凹凸不平,碎石堆积。
采样时,“奥西里斯-雷克斯”先以每小时0.3公里的缓慢速度靠近“本努”,到达采样点上空后伸出机械臂,喷射加压氮气,吹起小行星表面的砂砾尘埃,机械臂上的采样头吸走样本,同时“奥西里斯-雷克斯”点火离开,只花5秒钟就完成任务。不过,这些样品要到2023年才能送回地球,到时才能知道采集到多少。
奥西里斯-雷克斯探测器
采样面临很多问题
小行星采样返回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技术难度很大。太阳系的小行星这么多,首先要考虑的是去采哪颗。
国际首次采样任务“隼鸟”1号去了“丝川”小行星。“丝川”本来是排第3的目标,但由于探测器设计和火箭接连出问题,发射任务两次推迟,错过了前两个目标的发射窗口,就只有“丝川”合适了。“丝川”是一颗近地小行星,它的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近距离掠过地球,相对容易抵达。
“奥西里斯-雷克斯”探测器的采样目标选择“本努”,主要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容易到达。二是尺寸较大,自转速度慢,探测器可以追上小行星速度,慢慢接近表面采样。三是要碳质小行星,这类小行星在太阳系早期形成,且没有经历过剧烈变化,物质保持比较完整。最终“本努”脱颖而出。
采样的难度还在于小行星情况的不确定,在探测器未抵达之前,小行星的基本信息都是从地面或天文望远镜获取,对它的自转特性、地形地貌、地质环境等情况主要通过模型分析、与其他小天体和地面陨石对比的方式推断得出,与实际可能相差甚远。
“隼鸟”和“奥西里斯-雷克斯”都遇到这方面问题,对此,一方面要有简单可靠、适用性强的采样装置,另一方面就是边飞行、边探测、边制定采样策略,才可能达成预定目标。
除了这些,小行星的表面低温环境、远距离通信、高精度导航和控制能力,以及再入返回等,都是需要克服的难题。
我国小行星采样计划
我国在2019年公布小行星探测计划,将在一次任务中完成对小行星的近距离探测、采样返回和对一颗主带彗星的绕飞探测。此次任务探测器命名为天问二号,预期在2025年发射,任务周期持续10年。
天问二号要到访的是小行星2016 HO3和彗星133P。2016 HO3小行星是2016年由地面望远镜发现,它绕太阳公转周期366天,距离地球大约38~100倍地月距离,发射和返回窗口灵活,适合开展采样返回研究。
有意思的是,科学家们认为2016 HO3可能是一块来自月球的岩石。每一颗小行星因为组成元素和尘埃粒径等的差异,受太阳照射时,会形成独特的反照率和行星光谱,就像每个人的指纹,可以反映小行星自身独一无二的物质组成与结构特性。
2016 HO3小行星光谱曲线在近红外波段的斜率与其他小行星都不相同,反而与月球岩石更为相似,而且它的轨道能量也与地月系统轨道能量接近,还是地球的一颗准卫星。科学家猜测,这颗小行星可能是一块月球碎块,随着某次撞击进入环日轨道,经过复杂演化,最终变成现在的样子,等天问二号从2016 HO3取回样本,我们就能验证这个猜想了。
天问二号探测器目前处于研制阶段,它由主探测器和返回舱两部分组成。天问二号将用1年时间抵达小行星2016 HO3,采用绕飞的方式进行详细探测,获取小行星地表特性信息,确定采样区。
天问二号将在国际上首次尝试一种“固定和连接”技术,使用4个机械臂在2016H03着陆,机械臂上的钻头将探测器固定在小行星表面,采集样品,然后探测器返回地球释放返回舱。
最后,主探测器将向地球、火星借力,用7年时间飞抵彗星133P,进行绕飞探测,研究主带彗星形成和演化、气体活动机制等问题。
小行星取样返回任务取名天问二号,这是继火星探测后,我国行星探测重大工程的下一个标志性项目,将树立起建设航天强国的新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