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与海为“伍”三十年,既见过碧波淼淼,也见过怒海惊涛,在乘风破浪之间,她为洋底画像,为祖国寻宝,她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谱写了一曲人与海洋的壮美乐章。
撰文/记者 王雪莹 图文编辑/陈永杰
新媒体编辑/吕冰心
专家简介:
韩喜球(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学实验室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十届常委)
“隆隆……隆隆……”
渔船的马达声回荡在水天一线之间,欢愉的海鸥鸣叫着,在飞溅的浪花里快乐地穿梭。海浪拍打着渔船,犹如久别重逢的紧密相拥。
“我可太激动了,好久没有出海了!”在声声海浪中,一个女子站在船头,她伸开双臂,享受着海风在脸颊上留下的每一个亲吻。
与海为“伍”三十年,她—韩喜球,既见过碧波淼淼,也见过怒海惊涛,在乘风破浪之间,大海与她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无言的默契;深耕海底资源与成矿系统数十载,她笃行信道,自强不息,以青春为海底描眉画像,以汗水为地球把脉体检,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谱写了一曲人与海洋的壮美乐章。
十年磨一剑
对于杰出的人,人们总是喜闻乐见地赋予他们一种命运般的必然,好似他们的成功是由天赋织就的锦缎。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作为中国大洋科考史上第一位女首席科学家,韩喜球虽然被许多媒体誉为“海的女儿”,却不似人们想象中的那般“与海为伴”地长大。
“我的家乡靠近台州湾,能够经常吃到小海鲜。但是小时候并不常到海边去,所见到的海也因泥沙含量高的缘故而昏黄浑浊,并不吸引人”。回想起儿时的记忆,韩喜球笑着说:“真正第一次在大海上坐船,其实是我去上大学的时候。”1986年9月,韩喜球离开家乡台州到成都求学,先到椒江海门港搭乘海轮前往上海坐火车。“坐了一天一夜的船,那是我第一次出海的经历”。
在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地质学系,韩喜球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因为成绩优异,年轻的韩喜球获得了推免攻读硕士的机会,并在1993年毕业后进入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原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二所”)工作,开始接触深海大洋,研究太平洋多金属结核。1998年,在儿子1岁多的时候,她又考上浙江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大学求学时的韩喜球(第一排左三)(供图:韩喜球)
2001年,韩喜球遇到了一个足以改变她一生走向的机会—她收到了一封来自德国基尔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欧文·休斯教授的邀请信。
原来,休斯教授在海洋二所访问交流期间,韩喜球的博士论文工作引起了他的注意。“他邀请我访问这所国际著名的研究所,而且是去作特邀学术报告,时间一周,所有的费用都由对方支付。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把那封电子邮件看了一遍又一遍,非常激动”。回想起接到邀请的那个瞬间,韩喜球的激动仍然溢于言表。
正是因为这次契机,韩喜球得到到德国做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合作研究的机会,并接触到了国际前沿领域——海底冷泉与热液、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与多金属硫化物资源,也由此开启了与休斯教授团队和对方其他学者长达二十年的合作研究,内容涵盖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海底冷泉与天然气水合物、海底热液与多金属硫化物。期间,韩喜球也多次赴太平洋、墨西哥湾、大西洋和中国南海等多处海域,调查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和多金属硫化物资源。
从1993年参加工作,到2001年走出国门,并于2002年走向大洋,韩喜球用了10年时间。这10年她潜心研究,不断积累,研究论文多次获得浙江省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并先后获得国家海洋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那些看似不相关的研究,如果你都认认真真地去做,你的经验和知识就会不断丰富,待到某一天,它们就会自动地发生相互链接和贯通,形成一个网络,”她说,“到这个时候,你的机会就来了。” 韩喜球十年磨一剑,用行动诠释了“机会青睐的永远是有准备的人”。
脚踏实地,走过的每一步其实都算数。韩喜球乘风破浪的人生,就此拉开了帷幕。
去乘风,去破浪
2005年,中国拟正式启动国际海底区域多金属硫化物资源探查,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组织了中国首次大洋环球科考航次。因为多次在德国科考船上历练,刚刚从德国回国的韩喜球被委以重任,以太平洋和印度洋航段首席科学家助理的身份,登上“大洋一号”科考船,正式开启了她为祖国寻“宝”的深海探矿之旅。
▲韩喜球随“蛟龙号”下潜洋底考察返回水面出舱(供图:韩喜球)
“我们在海底所寻的‘宝’,就包括神秘的海底‘黑烟囱’,”韩喜球告诉记者,所谓“黑烟囱”是指在海底高温热液活动区,从海底裂隙喷射出来的富含金属元素的高温热液遇到冰冷的海水后迅速形成黑色金属硫化物矿物,好似滚滚黑烟。有黑烟囱的地方,不仅有丰富的多金属硫化物矿,还有极端环境下的生态系统,是国际上的调查研究热点。因此,找到新的海底“黑烟囱”是海洋地质学家和海洋生物学家们的梦想。然而,在数千米深的大洋深处找到这样一缕“烟”,不仅技术上难如海底捞针,精神上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直面变幻莫测的大海,需要常人难以想象的非凡勇气和惊人魄力。
2009年,韩喜球担任中国大洋第19航次第三航段的首席科学家,为徐徐展开的中国大洋科考历史长卷,点缀上绚烂的一笔—她的出现,不仅彻底打破了中国大洋科考一直由男性垄断的局面,也让更多人意识到,刚柔并济的女性力量正在我国的科研领域崛起。
谈起工作中的韩喜球,外人眼中的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铁娘子”。“20个小时连轴转依然精力旺盛”“随时找她随时都在”……可以说,干起活来的韩喜球是比“汉子”都强悍的存在。
很多人并不知道,海上科考的日子常常不分昼夜,经常需要科研人员“连轴转”。而作为首席科学家的韩喜球,肩上的担子则要多得多、重得多。“科考队员们尚且可以轮班作业,但首席科学家无人可轮换,”她说。有时连轴工作实在太累了,她就和衣而卧小憩一会儿。韩喜球说:“用争分夺秒来形容船上调查作业,可能一点儿不为过。”
2010年,韩喜球担任中国大洋第21航次第7航段首席科学家,在有“魔鬼西风带”之称的西南印度洋调查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在即将返航的头一天,韩喜球和团队就遇到了极其恶劣的海况:滔天巨浪撼动着科考船,几米高的海浪重重拍打着甲板,甚至直冲而上,撞向了驾驶台上的玻璃窗。在这样的狂风恶浪中,4000多吨的科考船犹如一叶孤舟,随着海浪剧烈地翻涌晃动。然而,这种剧烈的颠簸丝毫没能影响韩喜球—她全身心地在注视着屏幕上显示的“大洋一号”船的航迹,不时地用对讲机与位于甲板层的控制实验室联络,了解深海摄像所观察到的海底特征,不时地吩咐大副调整航向,朝她预判的目标区前进。前几天的调查数据显示,附近或许有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发现了!发现红色热液沉积物了!”在与海浪整整搏斗了4个小时后,突然,对讲机里传来一阵激动的声音。当电视抓斗成功抓取多金属硫化物样品并成功合拢时,在驾驶台导航的韩喜球尖叫着、呼啸着,一路飞奔到控制实验室,兴奋之情无以复加。“那种欣喜若狂,我一辈子都忘不了,”韩喜球笑着说,这是她担任首席科学家以来第一次取得重大发现。为了让这处位于西南印度洋深处蕴藏有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海山不再“默默无闻”,韩喜球决定用杭州的一座名山—“玉皇山”为它命名,称新发现的热液区为“玉皇热液区”。
▲2010年韩喜球带队在西南印度洋发现玉皇热液区,并采到了硫化物样品(供图:韩喜球)
2011年,经国际海底管理局批准,中国获得了西南印度洋1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区勘探合同。对此,韩喜球功不可没。不过,她没有固守那份成功,2012年,她转身去西北印度洋开辟新的调查区,到现在又一个十年过去了。“我喜欢探索。”她轻描淡写地说。
毫无疑问,韩喜球是幸运的。许多海洋地质学家终其一生都未必能找到一个海底“黑烟囱”,可她不仅找到了,还在短短十余年间,带队在国际海底区域发现了12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点),圈定了50多处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远景区,大大推动了我国在国际深海探矿领域的发展。
在这份幸运背后,韩喜球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无疑又是必然的。从事海洋地质研究近三十年间,韩喜球先后19次出海科考,航迹遍及全球三大洋、墨西哥湾、中美洲大陆边缘和我国南海,还两次坐“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下潜印度洋洋底到海底热液喷口取样。她广泛的兴趣和不倦的探索精神,促使她成为现今国内外少数同时涉猎海底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和天然气水合物四种海底资源研究,并取得突出成果的专家。
2021年在世界顶尖科学家“她”论坛上,她援引袁隆平先生的名言,“书本和电脑很好,但是书本和电脑里面长不出水稻,只有田里才能长出水稻,所以肯定要到田里去,”她说,“我们也同样,只有到深海大洋把真正的矿给找出来,把海底的矿石端出来,才是作为一个探矿者的终极目标。”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在韩喜球身上,理性与感性鲜明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在与海为伍的日子里,虽然精神和身体经受着巨大的磨炼,但面对丰富多彩的海底、如绸般的洋面,韩喜球也格外享受这异于陆地的独有浪漫。
“在大海上一抬头就能看到银河系,特别震撼。只有你亲眼见过之后,才会真正明白银河系的英文名称为什么叫‘Milky Way’,”韩喜球说。那缀满了璀璨宝石的天幕,好似打翻了的奶瓶,奶白色的牛奶流淌飞溅了一路,所以国外叫“Milky Way”即 “牛奶路”,中国称其为“银河”。
以天为穹,以海为几,壮阔的自然总能勾起韩喜球心底的温柔,唤醒那个热爱诗与远方的浪漫灵魂。在她的笔下,地球和大海总是充满了生命力,灵动且多情,“它时而静如处子,那是蓝色纱丽平滑如天鹅绒般,激起的点点涟漪;它时而翩若惊鸿,清风掠过它的衣裳,犹如碧波般荡漾,让身上的环佩奏出叮叮当当的动听乐章”。“我觉得科学需要与艺术结合,否则难免有时会觉得乏味,”她说。
2015年,韩喜球担任首席科学家的中国大洋33航次在西北印度洋发现了两个新的活动热液区,她在《诗经·商颂》里取词,分别命名为“大糦”和“天休”。“天休”取自“何天之休,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意为承蒙上天赐福,因为此前有多个国际科考队曾在该海域调查苦苦搜索,却怎么也找不到。“大糦” 取词《诗经·商颂》里的“龙旂十乘,大糦是承”,意为古时祭祀所备的丰富黍稷。海底热液区虾蟹成群,好比龙宫盛宴。
“这就像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一样,”韩喜球笑着说,“我们想赋予自己调查发现的地理实体一个贴切的并能够体现咱们中华文化和中国人贡献的好名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如今,韩喜球已经将自己的诗情画意,镌刻在了全球16处新发现的大洋海底地理实体上,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增添了一抹独属于中国的别样韵味。
传递星光,科学无性别
以女性科学家的身份,韩喜球打破了以往人们对于深海科考的性别偏见,然而在她自己看来,科研其实根本不分性别——她首先是一名科学家,其次才是一名女性。
“在科考船上,根据岗位需要安排专业人员,根本没有什么男性和女性的差别,大家都一样地努力工作。”韩喜球说:“科学研究的标准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你是女性就降低标准。”
作为博士生导师,韩喜球既是“严师”也是“慈母”,每次执行航次任务,她总是力争多带上几个学生,为年轻人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对此,韩喜球有着自己的看法:“大洋科考每个航次都是多任务、多学科的综合考察,都会有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聚在一起,所以其实是非常难得的交流学习机会”。在她看来,年轻人一定要心怀梦想,“有了梦想,才会有工作的奔头和劲头”,因而韩喜球常常鼓励学生尤其是女孩子,要多去尝试、大胆去搏、放手去拼,不要被性别所禁锢,“你看女性不也冲上了宇宙蓝天吗?说明男性能干的女性同样可以胜任。”她说。
最近,她参加了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和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共同主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指导,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支持的2022年“她•未来”乡村女童科技教育活动,用自己的奋斗故事,鼓励广大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女性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志向,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登山观锦绣,潜海探深幽。在向星辰大海进发的征程中,韩喜球也在努力将科学的星光播撒给更多的人,从高校学府的科普课堂到海洋馆里的科普讲座,积极投身于各项科普工作。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在她的娓娓道来中,那些关于海的科学奥秘和大洋科考的经历,深深吸引着广大公众,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孩子热爱海洋、珍爱海洋。
▲打开抖音APP扫一扫,听韩喜球给孩子们的寄语,参与征集活动(供图:韩喜球)
“我想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颗科学的种子,更希望在不远的未来,他们当中也会出现几位海洋科学家,”韩喜球笑着说,“在我还没有变得很老之前,让我们一起并肩,到深海大洋中乘风破浪去吧!”
这便是韩喜球,一位集勇气与智慧、温柔与坚韧于一体的海洋之女。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