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总体呈现发病早、进展快、患病率高、并发症严重的发展趋势,不少人都苦于自己的“盛世美颜”被眼镜封印。中医药应对近视有“未病先防”“分级干预”等行之有效的指导思想,让我们随专家了解中医对近视的防治攻略。
什么是近视?
自然界的光线透过透明的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最后在视网膜上进行成像。若成像在视网膜之前,就难以看清物体,也就是所谓的近视。近视又分为真性近视、假性近视(条件性近视);按度数分又分为低度近视、中度近视和高度近视。
导致近视发生的因素有哪些?
近视主要有两大类影响因素。第一类是遗传因素,如父母都为近视或其中之一是高度近视,这就可能会遗传给孩子;第二类是环境因素,随着科技进步,大量手机、电脑、iPad等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对视力造成一定的影响;且现在人们饮食结构中的粗纤维摄入太少、睡眠时间不足影响眼球的生长发育等,都可能间接导致近视的产生。
近视的高发年龄段是小学三年级左右。一方面由于学业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孩子在6到9岁每长高10公分,眼轴也会长1毫米,会让眼球的屈光度随之发生改变。
既有近视患者治疗近视的最好年龄阶段
中医提倡早防早控,最好在0~3岁就让孩子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当发现孩子有看电视眯眼等症状时,就要警惕孩子是近视。这时应当带孩子去医院散瞳验光(注意不是简单的电脑验光),得出较为精确的度数。若是假性近视,可以先做一些放松调节的训练;若是真性近视,则需要配镜或采取其他措施。
中医如何治疗近视?
早在隋朝时,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就记载了近视的症状,所谓“目不能远视”“能近怯远”,都是关于近视的形象描述。南宋时出现了名为“叆叇(ài dài)”的眼镜,而“近视”的称呼则最早出现在清代。
一旦有近视迹象,应当先去医院进行散瞳验光,评估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是否需要佩戴眼镜。在“未病先防”的思想指导下,中医建议孩子多放松眼部、多在大自然环境下生长;少吃甜食和精食;保持充足睡眠等。
中医对近视的特色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耳穴压丸法,按压刺激耳穴和头面部的部分穴位。耳穴压丸一般的疗程是一次十天,一周二到三次;梅花针叩刺、揿针埋针等针对穴位进行治疗;用中医药对症下药进行体质调养,用相应的食疗和代茶饮的方式辅助治疗;穴位贴敷法,将熬制的中药敷在棉片上、贴在穴位上,主要目的是缓解视疲劳、改善调节灵敏度和调节幅度。但注意通过穴位按摩不能完全治疗近视,中医药的主要手段是控制,即减缓近视的发展速度。
据实验数据显示,耳穴压丸、梅花针等方式可能减缓近视进展,使得眼睛的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敏度变好。因此中医药治疗可能是长期而非短期的效果。但在做之前一定要到专业的机构去进行检查和评估。
有哪些日常生活中简单易学的护眼小秘籍?
家长要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做到“三个一”,即“手握笔一寸、胸离桌一拳、眼离桌一尺”;学会适时放松,缓解眼部疲劳;做适当的穴位按摩,准确、规范、持久地做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眼部穴位按摩的一种方式,按摩攒竹穴、四白穴、睛明穴等多个穴位。但每天一次的眼保健操很难抵抗长时间的用眼,因此可在用眼后适度多做眼保健操以缓解眼部疲劳。
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主任医师、首都中青年名中医张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