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食物让人欢喜让人忧 进食障碍可能源于焦虑、创伤

人民网科普
原创
最权威的生活科普平台!
收藏

绝大多数人都喜欢食物,并且享受吃东西这一过程,但是有时候,食物也会引发焦虑。我们所熟知的戴安娜王妃,曾经是一位进食障碍患者,这种病让她备受折磨。那么,进食障碍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进食障碍是一种会严重威胁到自身生命安全的精神疾病。它是以进食行为异常为显著特征的一组综合征,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两者均属于精神类障碍。其中进食障碍以女性居多,男性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上升。

神经性厌食的主要特征在于,患者用各种节食的方法有意使体重过低,低于正常标准,且其对体重的增加有恐惧感,拒绝保持最低的标准体重。神经性厌食症是进食障碍中最严重的一种,它会带来长期的后果,并在精神疾病中死亡率最高。

相反,神经性贪食的特点就是反复出现的暴食以及暴食后不恰当的抵消行为,这种抵消行为可能是催吐、滥用利尿剂或泻药、节食或过度运动等。神经性贪食是一种内心的恶性循环,即:暴食-内疚-抵消性行为。催吐对身体的伤害极大,它会影响身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导致心律不齐,还可能会引发心脏骤停;另外,催吐还可能会导致胃酸逆流,侵害食管、喉咙,还可能永久性地伤害牙齿。

很多年来,进食障碍的起源一直被认为是心理的问题,这样的认知让很多人误以为进食障碍不需要治疗。

实际上,进食障碍隐形的影响因素是生物学因素。厌食症的遗传度要高于贪食症。我们脑里有信号刺激,也有神经化学,这些神经化学发出跟饥饿和食欲有关系的信息,脑里的其他部分对这些刺激做出反应;罹患进食障碍的病人的大脑不能识别这些信号刺激。同时他们的身体也无视这些信号,所以他们能长时间忍受饥饿,他们对饥饿的反应很淡漠,接着会遭受很多痛苦。遗传基因会影响人的一些个性特征,大部分厌食症的病人,小时候可能就有霸道、完美主义和强迫性行为。

进食障碍的诱发因素是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这些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可能是,患者的工作或是学习上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可能是来自患者对自己不满、亲人离世,经历了很多心理上的创伤,也可能来自性虐待等等。进食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多为敏感、低自尊、焦虑、完美主义等特质,在日常生活中多呈现焦虑的特征。研究发现,同伴之间的相互比较及对于“瘦”的过分追求,是大部分患者患有进食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

和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一样,导致进食障碍的遗传基因是不明确的,很多遗传基因都会对进食障碍产生影响。由于进食障碍的原因不具体,所以没有特定的药物能够用来治疗进食障碍。

研究发现认知行为疗法对于治疗进食障碍有着重要的意义,行为和认知的改变可以明显消除进食障碍的症状。家庭因素对于进食障碍的发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家庭治疗对于治疗进食障碍有很明显的效果。在意识层面,进食障碍患者想改善他们的体验,改善他们的身体,而在潜意识里,他们在寻找爱、渴望别人的尊重,他们希望比别人更好。因此,精神分析治疗对于进食障碍也有一定的作用。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父母的不完美,接纳生活的不完美才是真正的生活。希望所有的进食障碍患者可以终获健康人生。

作者:吉林省长春市心理医院(长春市第六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桑红

“达医晓护”供稿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