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品种选择目前主要选用的品种有:青壳洋、红缨子、泸州红。2 漂浮育苗漂浮育苗是将种子播于装有育苗基质或配置育苗营养土的泡沫穴盘,漂浮在盛有营养液的标厢池水面上,人工提供适宜的光照、温度、水、氧气、营养物质等,从基质和标厢池水中吸收水分和养分,使秧苗在漂盘孔穴中扎根生长的育苗方法。3 整地3.1 双行起垄育苗漂盘进棚后需立即整地,将地翻耕整理好。按1.1~1.2 m开厢,厢开好,起垄,垄高10~15 cm。3.2 地膜覆盖整地、起垄、施肥结束后,将厢面树枝、秸秆、乱石拣净,然后待下雨后土壤墒情好转,在厢面喷、撒农药,防止地下害虫危害高粱苗,在垄面上每0.067 hm²用30~40 mL的质量分数2.5%高效氯氟氰菊脂兑水30 kg喷洒垄面后即可盖膜。膜内栽培:每0.067 hm²用3~3.5 kg的宽100 cm,厚0.004~0.006 mm微膜将垄面覆盖严;膜侧栽培:每0.067 hm²用2~2.5 kg的宽60 cm,厚0.004~0.006 mm微膜将垄面覆盖严。4 有机菌肥深施每个垄面上距中心点25 cm开两条施肥沟,在施肥沟内每0.067 hm²用100~120 kg有机复合微生物菌肥,一次性施足。古蔺县常用的肥料是:遵义市沸力佳有机复合微生物菌肥公司生产的微生物菌肥,肥施好复土将肥料盖严,或按1.1~1.2 m开厢,厢开好,距沟30 cm,每0.067 hm²用100~120 kg有机复合微生物菌肥,一次性施足,然后起垄,垄高10~15 cm。5 宽窄行错窝定植待高粱苗生长到四五叶片开始移栽,每个垄面栽2行,每窝栽2株。5.1 净作地宽窄行栽培规格肥力中上地块:按1.2 m开厢,行距为40 cm+75 cm,株距为25 cm,每窝2株。即:小行40 cm、大行75 cm,退窝25 cm。肥力中下地块:按1.1 m开厢,行距为40 cm+60 cm,株距为25 cm,每窝2株。即:小行40 cm、大行60 cm,退窝25 cm。5.2 膜内栽培用木棍在埂面上打孔(错窝打)移栽,每窝栽2株,每个垄面栽2行;膜侧栽培,用木棍在膜的两侧打孔移栽,每窝栽2株,移栽好后自然形成宽窄行。高粱对光照条件要求特别高,要获得最佳产量,在高密度栽培条件下必须保证通风透光。因此,要大力推广拉绳定距、宽窄行、错窝栽培技术。5.3 抢时移栽要选土壤墒情较好的阴天或雨天抢栽,气温高的情况下尽可能不栽。如果在天气一直晴朗不利于移栽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上午和下午气温较低时移栽,为确保高粱移栽成活率,减少叶面水分散失,8片叶以上移栽前可将高粱秧苗上部30%的叶片剪除。移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5.4 合理密植每0.067 hm²定植9 000~10 000株。6 病虫害绿色防治6.1 物理防治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黄板、性诱剂等诱杀害虫。每2.67~3.33 hm²安装一盏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高粱移栽后20 d左右,每0.067 hm²插黄板20张左右;高粱移栽后10~15 d,每0.067 hm²安性诱剂杀虫灯4~5盏,诱杀田间成虫,减少田间产卵量,减少虫害的危害。6.2 化学药剂防治移栽后30 d,每0.067 hm²用50g质量分数分别为50%多菌灵+30 m L 2.5%高效氯氟氰菊脂+4 g70%吡虫灵兑水30~40 kg均匀喷雾,消除病虫危害;在高粱始穗至齐穗期,每0.067 hm²用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15~20 mL+爱苗15~20 mL,或每0.067 hm²用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福戈)12 g+爱苗15~20 mL,兑水30~40 kg均匀喷雾,消除病虫危害。7 适期收贮7.1 适期收获高粱在腊熟期收获较为适宜,此时籽粒大多呈现出固有的形状和颜色,粒质变硬,穗下部籽粒内含物凝结成腊状,已无浆液。若成熟整齐度高,可以在同一时间收获完毕。如果植株成熟参差不齐,最好先熟先收,分批收获,有利于增加产量。7.2 及时脱粒、晾晒高粱采用机械脱粒,边收割边脱粒较好,不仅效率高,还可减少虫害、鼠害。脱粒后,通过晾晒、风干。7.3 贮藏高粱贮藏比水稻、玉米好很多,容易贮藏。贮藏的方法很多,采用装入大麻袋堆放、纬席围成圈或国家科学储粮彩色钢板组合仓贮藏均可。8 结语“漂浮育苗——双行起垄——地膜覆盖(膜内或膜侧)——有机菌肥深施——宽窄行错窝定植——合理密植——病虫害绿色防治——适期收获”的酱酒专用高粱栽培技术,对育苗整齐、提早收获等均有较显著效果;增强保温、保湿、保肥和光合作用,增强抗旱和排涝能力,减少肥水流失,减少环境污染;在半高山以下地区避免了高温伏旱和半高山以上地区秋季阴雨多、光照少造成的威胁,每0.067 hm²增加种植1 000~2 000株,增加有效穗,增大千粒质量,每0.067 hm²可省工4个,节约高粱种0.25 kg,增产22.67%,提高高粱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高粱产业可持续发展。 编辑:丁琳审核专家:山西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工程师 张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