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山区旱地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1 播前准备1.1 选地选择土地平坦,坡度小于15°,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透气、保肥、保水性能好,便于机械化作业的地块。1.2 选茬大豆不宜重茬和迎茬,也不宜种在其他豆类作物之后,否则荚少粒小,产量显著降低。大豆对前茬的要求不严格,凡有耕翻基础的禾谷类作物,如小麦、玉米、高粱等均为大豆的适宜茬口。危害大豆的病菌和害虫,很少危害其他作物,因此安排轮作可以很好避免大豆种植的重茬迎茬,而且对其他作物的生长也不会造成不利的影响。1.3 整地一般在茬作物收获以后,结合秸秆还田深秋耕。秋耕深度达到25 cm,加深了土壤疏松层,改良了土壤物理结构。在上冻前每0.067 hm2施磷酸二铵20 kg、农家肥1 000 kg,然后用耙将肥料耙入土中,粪、肥、土充分混合后进行深翻、旋耕、镇压。作业时不起大土块,不出明条,要扣严、不重、不漏,地面平整、压实。春季播种前整地,以疏松表土和平整地面为主。历年的春季干旱、风大以及土壤水分不足,常常成为制约种子发芽出苗的主要因素。如果整地粗放,更会严重失墒且影响播种质量。因此,整地时要求达到耕层表面细碎平整、上松下实,土壤松紧适宜,这样就能保水保肥,提高大豆播种质量。如春季干旱少雨则浅耙2~4 cm,耙后镇压;如春季墒情好,则进行浅旋耕镇压。2 实施精细播种2.1 施肥方式在一般情况下,肥种分开,化肥施于种子侧下方4~5 cm处,每0.067 hm2施尿素10 kg做种肥。2.2 种子处理播前选择生育期在130 d左右的品种,将籽粒饱满的种子,暴晒3~4 h,用磷酸二氢钾拌种,以增加种子的活力,提高发芽率。经过种子处理后的根瘤形成早而多,长势好,分枝早,结实率和饱荚数提高,增产达10%~20%。2.3 播种播种是大豆整个生产过程的第一环,只有抓好这一环,以后的田间管理和一系列技术措施,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大豆丰产才有可靠的保证。播种期一般在日均地温(5~10 cm土层内)达8℃~10℃时播种较为适宜,约在4月中旬到下旬为宜。播种方法以等距点播为好,但对种子要求严格,种子要进行精选,做到无虫口、无破瓣、无坏粒。行距40 cm、株距20 cm。播种量5 kg/0.067 hm2,播种深度以3~5 cm为宜。在土壤疏松条件下,播种可深些,反之,要浅些。土壤墒情好的宜浅,否则宜深。3 大豆的田间管理3.1 查苗定苗大豆是双子叶植物,幼苗顶土力弱。在第一片复叶展开后间苗,在第二片复叶展开后定苗。定苗时要本着“稀留稠,稠留稀”的原则,间小留大,间弱留壮,间杂留纯。3.2 中耕追肥中耕锄草,结合定苗进行。做到不伤苗、不压苗、不漏草、松表土,并且每0.067 hm2追施复合肥5 kg左右。3.3 化学除草大豆生育前期,田间杂草较多时,可在墒情较好的条件下,进行化学防除,宜早不宜迟。3.3.1 苗前除草播后苗前可选用质量分数50%乙草胺,100~130 mL/0.067 hm2,兑水45 kg,均匀喷施,进行封闭表土,防治杂草发芽生长。3.3.2 苗后除草出苗后期适用的除草剂一般在大豆二三片复叶期施药。春季土壤水分好,施药可适当早些;春季干旱,施药可适当晚些。苗后除草,用质量分数12%的拿捕净乳剂0.1 kg/0.067 hm2兑水60 kg,均匀喷施。3.4 虫害防治3.4.1 食心虫大豆食心虫以幼虫钻入豆荚,蛀食豆粒,严重时一般会吃掉大半个豆粒,降低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防治大豆食心虫,关键是抓住适期,即在成虫发蛾盛期,田间成团飞翔现象时防治。3.4.2 大豆蚜虫防治大豆蚜虫,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防治。一般可用质量分数40%乐果乳油800倍液,20%毒死蜱乳油2 000倍液,及时喷雾。4 大豆的收获大豆收获是实现丰产丰收的最后一个关键性措施。到植株已全部成黄褐色,叶片落去,茎和荚全部变黄,呈现品种固有色泽,荚中籽粒与荚壁脱离,用手摇动植株有响声时可以收获。人工收获大豆,要低割茬,在早晨植株尚有潮气时进行。这是为了防落粒,否则炸荚造成损失,大豆运到场院后,最好随拉随打,这样,既省工又可减轻食心虫危害。 编辑:郭瑞审核专家:山西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工程师 张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