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视种公羊的选择和培育种公羊的选择,要求体型外貌符合种用要求、体质强壮、睾丸发育良好、雄性特征明显。尤其要优先利用体尺高大、睾丸大的种公羊。对种公羊的精液品质必须经常检查,及时发现和剔除不符合要求的公羊,同时应注重从繁殖力高的母羊后代中选择培育公羊。种公羊的选择和培育是长期的任务,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选择重在遗传,培育重在环境。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把种公羊的遗传潜力遗传下来。为此在选择过程中,必须在羔羊出生、断奶和周岁这三个环节进行严格选择和淘汰。选择时不仅要注重个体生长发育和有关性状,并要根据其亲代生产性能和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考虑。培育是指在良好环境条件下,满足各种营养需要,使其后代的遗传潜能发挥出来。如果环境条件不具备,或者各种营养不能满足,其生产性能或性状表现很难判断是先天不足还是环境因素造成的,给选留带来一定困难。 2.合理饲养利用种公羊种公羊的饲养要细致周到,使其既不过肥也不过瘦,常年保持在中上等膘情,健壮、活泼、精力充沛、性欲旺盛。种公羊的饲料要求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又容易消化。适宜的精料有燕麦、大麦、豌豆、玉米、高粱、豆粕、麸皮等。多汁饲料有胡萝卜、红薯、南瓜、甜菜和青贮玉米等。粗饲料有苜蓿干草、青燕麦干草、三叶草、优质秸秆和各种青干草等;种公羊的饲料尽量就地解决,避免长途运输,但其饲料种类一定要想办法满足。配种开始前1~1.5个月,对参加配种的公羊,应指定有关技术人员对其精液品质进行检查,目的有二:一是掌握公羊精液品质情况,如发现问题,可及早采取措施,以确保配种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目的是排除公羊生殖器中长期积存下来的衰老、死亡和解体的精子,促进种公羊的性机能活动,产生新精子。开始采精时,一周采精一次,而后一周两次,以后两天一次。到配种时,每天采精1~2次,个别优秀成年公羊每日采精可多到3~4次。多次采精者,两次采精间隔时间为2小时,使其有休息时间。对精液密度较低的公羊,可增加动物性蛋白质和胡萝卜的喂量;对精子活力较差的公羊,需要增加运动量。当放牧运动量不足时,每天早上可酌情定时、定距离和定速度,增加运动量。但要注意,运动和饮水前后半小时不要配种或采精,以免影响公羊健康。编辑:任荣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