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有限的种植土地资源中,要想生产出大量粮食以满足国人的粮食需求,就一定要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改善农作物栽培技术、提高农作物种植质量,从而获得农作物高产。1 农作物栽培技术概述外界的多项因素都会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带来影响,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农作物在各个生长阶段都能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使其保持茁壮成长,从而获得作物高产。但如果作物生长环境恶劣,生长状态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农作物的产量自然难以保持。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包含肥料、水分、土壤、光照、温度等,当土壤水分与空气温度适当、肥料与光照充足,再加之使用优良的作物品种在合适的土壤环境中种植,搭配优良的栽培技术,必定能够获得高产。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分为以下几点:第一,选择优良种子,所要栽培的农作物种子必须不带有病虫害;第二,整地,在播种之前需要进行整地,确保土地平整、土壤当中不含有石粒,保证种子能够在优良的土壤环境中生长发芽,出芽率高、出苗整齐;第三,确立播种期,根据气候的变化规律,结合作物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作物播种日期;第四,合理施肥,在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料以及水分的需求量也不同,必须要深入了解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肥料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确保农作物的生长质量;第五,中耕,其主要目的是疏松土壤,以调整土壤当中肥料、水分、空气等的均匀度。 2 农作物获得高产的途径2.1 合理使用各项栽培措施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常用的栽培技术有中耕、地膜覆盖等,合理利用这些栽培技术,科学管理土壤成分,使得农作物长期处于良好的生长环境中,确保作物的产量。具体的管理措施为:在农作物种植期间,合理镇压与疏松土壤,调控好土壤温湿度,选择气候条件较好的时候进行中耕,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土壤表层的温度及空气含量,从而促进种子发育以及幼苗的成长;在冬季气温寒冷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秸秆覆盖以及地膜覆盖,这样能够有效地保持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与温度,调整土壤的物理性状,改善昼夜温差,降低盐渍化等;另外,要科学地选择灌溉方式,以便能够及时调整土壤的温度。2.2 科学选择作物生长调节剂通过了解生物知识不难发现,合理使用作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有效地促进农作物生长。其在作物的生长期间起着调节生长周期的作用,能够有效推迟作物的成熟日期,有利于提高作物养分的积累量。比如玉米作物,它是我国一种常见的农作物,一般情况下玉米的成熟周期为30 d左右,据调查表明,如果在玉米的生长周期中合理地使用一定剂量的调节剂,可以使其成熟期有效延长15~20 d,从而提高了玉米作物中营养物质的积累量,提高作物产量。2.3 培育新品种培育高质、高产、抗虫能力强的种子,也是农作物栽培的重要环节。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作物种子培育技术获得了显著成就,转基因技术、杂交技术等为种子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培育新品种期间,工作人员需要提高对育种方法综合使用的重视,通过合理组合各项育种方法,比较不同育种方法的栽培效果,这样有利于栽培新品种,提高作物产量。另外,还应调整作物株型,改善其光照条件,从而提高其单位面积的作物产量。2.4 提高栽培技术可以从防治病虫害、施肥以及土壤等多个角度来提高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有效改善土壤表层结构,适当调整孔隙尺度及温湿度,并且还要定期清理土壤当中的杂草、碎石,通过中耕、施肥保障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但是对于营养元素的选择,种植者也要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作物品种等,合理选择肥料品种进行施肥,科学选择施肥剂量,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从而营造高产土壤,为作物获得高产提供保障。2.5 改善生长环境、增强光合作用环境也是影响农作物获得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想获得农作物高产,就必须改善作物的光照条件,提高其光合作用。有效延长农作物光照时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是增强复种指数,提高作物的种植面积,延长其生长周期,从而获得高产;第二是人为提高作物光照面积,可以通过适当增大种植密度的方式,提高作物光合效率,但是要注重作物通风,确保养分供应,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总之,实现农作物高产,以满足人们的粮食供应,是目前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期间,应该不断总结种植经验、改进栽培技术、完善管理方式,实现引进来并走出去的种植模式,以获得农作物的高产,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保障。编辑:韩风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研究员 梁宗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