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冬棚浇水,可别犯错!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冬季大棚蔬菜长得慢、耗水量小,“棚室蔬菜冬季可以百日不浇水”的错误说法被广大菜农接受。那么冬季大棚蔬菜到底需不需要浇水,该浇多少水,怎么浇?冬棚菜浇水有原则浇晴不浇阴 时间要根据不同天气情况来选择,严格遵守晴天浇水,阴天少浇或不浇,雨雪天切忌浇水的原则,尤其在寒流和阴雪天气避免浇水,以免造成地温下降,引发蔬菜沤根死棵,或造成棚内空气湿度增大,导致病害发生和蔓延。浇小不浇大 冬季温度低,蔬菜需水量小,所以浇水次数要少、浇水量要小,不能进行大水漫灌。一般情况下,都是隔行浇小水,浇水量最多只有夏季的一半。比如越冬黄瓜,可以隔行浇水,小行浇水两次、大行浇水一次,轮流灌溉。浇温不浇凉 浇灌用水要先在棚内预热,待水温与地温接近时再浇,水温不低于12℃。不能直接使用河水、水库水和池塘中的冷水灌溉,浇水完毕后,要关小甚至关闭通风口,使棚内温度达到30℃以上,并稳定持续1~3个小时。浇暗不浇明 冬季大棚蔬菜要坚持做到膜下暗灌,或膜下微灌,这样能阻止地面水分蒸发,降低棚内空气湿度,防止病害发生。使用微灌对蔬菜生长时所需水、肥、气、热的平衡与协调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前中期使用微灌,有利于促根控秧,控制棚内空气湿度,减轻病虫害发生,同时还能有效控制水量,减少深层渗漏的水量和肥料流失,改善土壤结构性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蔬菜品质。几个事项需注意根据长势墒情决定是否浇水 植株缺水时叶片萎蔫,长势减弱,果实脐腐病发生较多,这时应及时补充水分。如果在大棚土壤不旱时浇水,不但不利于提高地温,而且还容易导致土壤透气性变差,致根系缺氧,造成沤根,出现黄叶现象。浇水之前看天气 不但要选择晴天浇水,还要保证浇水后有2~3天的晴天,以避免浇水后遇到阴雨天气,导致棚内湿度增大,地温降低,病害多发。深冬季节更需要注意,在连阴天后骤晴的前两天,也不适宜浇水,应先提高棚温和地温,使植株基本恢复正常再浇水。浇水时间安排合理 冬季大棚蔬菜浇水应安排在中午前后,以上午10时以后下午3时以前为好,此期棚温较高,浇水后副作用最小。要避免清晨和傍晚浇水,以防引起蔬菜冻害。浇水应尽可能用井水,因井水温度较高,可减少对蔬菜的生理刺激。也可采用蓄水增温的办法,即在大棚内建蓄水池,先将水经蓄水池提升温度后再浇灌蔬菜。此法简单、实用,效果也不错,缺点是占用一些棚内空间。不同部位浇水有侧重 大棚内各部位温度相差较大,浇水量也要有所不同,如大棚南部及靠近火炉、烟道等热源的地方温度较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大,浇水量宜大些;大棚东西侧及北部温度较低,日照时间短,浇水量应少些。浇水量要适度 冬棚菜浇水一般遵循不缺不浇、宁干勿湿的原则,保持作物根际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防止过多过频浇水,切忌大水漫灌。采用小水勤浇,或用水壶逐株点浇,既可基本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又可防止棚内温度明显下降,湿度明显增加,从而抑制病虫害大量发生。浇水后加强管理 冬季浇水后容易造成大棚内气温低、湿度大、病害多等问题,因此浇水后头两天要先在中午升温至30℃以上,闷棚1小时,提高大棚内地温。然后加大通风量,降低棚内湿度。再针对所种蔬菜易发病害,喷药预防,以减少大棚菜病虫害的发生。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