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张涛和她的豌豆“帝国”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20年前,二十出头的农家女张涛在北京平谷区走村串户地吆喝“收豌豆”;如今,她已带领着京津冀三地4000农户缔造了一个豌豆“帝国”——荣涛豌豆专业合作社在全国合作社唯一具备豌豆全产业链,科研制种、推广种植、加工销售全覆盖;豌豆籽种销售占据全国一半市场,豌豆休闲食品畅销国内、走向世界。去年夏日的一天,几位俄罗斯客商来到张涛的办公室。他们从包里掏出两包其他品牌的豌豆酥,跟荣涛的“卡超那”豌豆酥并排放在桌子上。张涛心里并不慌:比就比!咱的豌豆酥皮果不分离,粒大饱满、天然脆香。果然,当天俄罗斯客商就满意地签下了订单。荣涛合作社的小豌豆有什么出奇之处?这说来话长。多年前,张涛到甘肃收豌豆时发现了两地豌豆的巨大差别,“人家每亩豌豆能打五六百斤,品质还好,怎么咱平谷的只有两三百斤?”原来,人家用的是中国农科院的新种子。“中国农科院就在咱家门口!”张涛回到北京,马不停蹄地找到豌豆育种专家孙云越教授。老教授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豌豆制种研究,张涛要试种推广新品种,孙云越很欣喜,给了她新种,还传授她种植豌豆的关键技术。当年,张涛试种的80亩豌豆亩产达600斤。在孙云越的帮助下,张涛开始自己研制新种,她的合作社先后研发出荣涛9号、10号,不但满足自用,而且在国内市场也深受欢迎。为了有稳定的市场出路,合作社谋划起豌豆加工的路子。靠着产业化,荣涛的豌豆酥年销售额已达8000万元。编辑:仝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