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种植利用,是唯一作粮用的蓼科(Polygonaceae)植物,尽管荞麦不属于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大宗作物,但出于粮用目的,人们习惯地把它归于禾谷类作物。荞麦有两个栽培种:一是1791年定名的Fagopyrum tataricum(Linn)Gaerth,译为鞑靼荞麦;二是1794年定名的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译为普通荞麦。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家经过对荞麦起源、史实、栽培及利用的研究认为,鞑靼荞麦冠名为苦荞、普通荞麦冠名为甜荞更为妥贴,且日渐被世人认同。一、荞麦的特殊功能因子与医疗保健作用(一)芦丁(维生素P) 荞麦籽粒中含有其他粮食作物所不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芦丁(维生素P)。芦丁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能维持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及脆性,促进细胞增生和防止血细胞的凝集,还有抗炎、抗过敏、利尿、解痉、镇咳、降血脂、强心等作用。芦丁中的槲皮素使荞麦有较好的祛痰、止咳和平喘作用。(二)叶绿素 荞麦籽粒中含有其他粮食不含的叶绿素,叶绿素中富含微量元素铁,是天然的造血原料,防治贫血; 叶绿素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与无机盐,可以保持体液的弱碱性,有利于健康; 叶绿素是最好的天然解毒剂,能预防感染,防止炎症的扩散,还有止痛功能; 叶绿素能增强机体的耐受力;还有抗衰老、抗癌、防止基因突变等功能,是人体健康的卫士。(三)硒 荞麦籽粒中含有比其他粮食作物丰富的硒元素,硒元素能保护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能抗癌、防衰老。荞麦既是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也是很好的药用作物。祖国医学《本草纲目》记载:“荞麦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降气宽肠健胃”。北京、天津、四川等地的一些医疗单位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证明,荞麦食品尤其是苦荞食品具有明显的降血脂、血糖、尿糖的作用,故北京市中医院称苦荞粉为三降粉。对糖尿病有特效,对高血脂、脑血管硬化、心血管病、高血压等症,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二、山西荞麦生产情况苦荞中芦丁含量是甜荞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所以苦荞的保健作用更好。山西省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苦荞种植区域之一,常年苦荞播种面积约18万亩,主要分布在灵丘县(5.0万亩)、广灵县(3.0万亩)、左云县(2.0万亩)、右玉县(2.0万亩)、寿阳县(1.5万亩)和汾西县(1.0万亩)等地。山西不是全国苦荞主产区,但在苦荞新品种选育、苦荞加工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加工企业多,苦荞保健产品琳琅满目,如苦荞茶、苦荞醋、苦荞月饼、苦荞米、苦荞挂面、苦荞凉粉、苦荞保健褥、苦荞保健床垫等。苦荞加工占60%,食用占20%、自留种子和饲用各占10%。甜荞除有保健作用外,其生育期短的生物学特性,填闲、救灾的作用,农民传统种植习惯和山西十年九旱年年春旱的气候特点,以及出口创汇作用决定了其无可替代性。山西省是甜荞生产大省,甜荞常年种植面积约28万亩,,仅次于内蒙古、陕西省,排名第3位。山西省甜荞主要分布在平鲁区(5.0万亩)、寿阳县(3.0万亩)、和顺县(2.0万亩)、右玉县(2.0万亩)和左云县(1.0万亩)。娄烦县大约0.5万亩。甜荞是产区人民的主要食粮,食用占60%,饲用占20%、自留种子和贸易各占10%。三、荞麦品种介绍目前在山西大面积种植的或适宜种植的苦荞品种有:晋荞麦2号 原名9279-21,系原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杂粮研究中心(后编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成,2001年通过山西省审定,编号为S351;2009年通过宁夏自治区审定,编号为宁审荞2009002;2010年通过国家小宗粮豆鉴定委员会鉴定编号为国品鉴杂2010009。该品种中熟,在太原6月中旬播种,生育期108天,株高169.5cm,主茎分枝10.3个,叶深绿,株型紧凑,黄绿花,无香味,花序松散、呈串,花柱同长,自花授粉,主茎基部木质程度实木坚,暗红茎,结实率22.5%,籽粒棕色,长形,沟槽深,粗糙,无刺。株粒数1001粒,株粒重10.1g,千粒重19.5克,容重748.1克/升,不易落粒。子粒含粗蛋白13.45%,粗脂肪3.09%,粗淀粉63.07%,总黄酮2.485%。1998~1999年参加山西省生产试验,2年平均单产112.6公斤/亩,比对照五台苦荞增产19.3%。2006-2008年参加国家区试,3年平均单产133.7公斤/亩,比统一照九江苦荞增产13.3%,位居全国13个参试品种(系)的第一位,2008年参加国家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43.5公斤/亩,比统一照九江苦荞增产24.4%。在国家燕麦荞麦产业体系组织的2011~2013年全国苦荞品种展示试验中,连续3年产量位居第一。2011年在寿阳县大面积栽培示范,平均单产达256.0公斤/亩。在阳曲县大面积栽培,平均单产达210公斤/亩。晋荞麦4号 原名J2-8,系原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杂粮研究中心(后编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成,2007年3月通过山西省审定, 编号为晋审荞麦(认)2007001。该品种中熟,在太原6月中旬播种,生育期102天,株高171.0cm,主茎分枝5.5个,叶绿色,株型紧凑,黄绿花,无香味,花序松散、呈串,花柱同长,自花授粉,主茎基部木质程度实木坚,绿茎,结实率25.5%,籽粒浅褐色,短形,沟槽深,粗糙,无刺。株粒数628粒,株粒重8.2g,千粒重18.7克,容重755.9克/升,易落粒。2005-2006年参加山西省生产试验,2年平均单产208.1公斤/亩,比对照黒丰1号增产12.3%。2011年在阳曲县大面积栽培示范,平均单产达243.3公斤/亩。黑丰1号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育成,1999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太原地区6月中旬播种,生育期100天左右,株高110~140cm,籽粒黑色,千粒重21g,单产最高可达230公斤/亩。适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种植。近年来种性已经退化,特别是在晋中一带,中感褐斑病。西农994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育成,2010年通过国家小宗粮豆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中熟,在太原6月中旬播种,生育期95天,株高173.6cm,主茎分枝6.5个,叶绿色,株型紧凑,黄绿花,无香味,花序松散、呈串,花柱同长,自花授粉,主茎基部木质程度实木坚,绿茎,籽粒黑色,长形,沟槽深,粗糙,无刺。株粒重7.8.2g,千粒重23.3克,2006~2008年参加国家区试,3年平均单产130.9公斤/亩,比统一照九江苦荞增产11.0%,位居全国13个参试品种(系)的第二位,2008年参加国家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43.5公斤/亩,比统一照九江苦荞增产24.4%。目前在山西大面积种植的或适宜种植的甜荞品种有:晋荞麦1号 原名92-1,系原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杂粮研究中心(后编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成,2000年3月通过山西省审定,编号为S326。该品种中熟,在太原7月中旬播种,生育期75天,株高101.0cm,主茎分枝4.6个,叶绿色,株型紧凑,白花,有香味,花序紧密、呈簇,花柱异长,异花授粉,主茎基部木质程度实木空,红茎,结实率13.8%,籽粒麻色,短形,无沟槽,光滑,无翅。株粒数434粒,株粒重7.7g,千粒重34.0克,容重741.7克/升。1998-1999年参加山西省生产试验,2年平均单产98.8公斤/亩,比对照82-230 增产23.5% 。2006年在太原市娄烦县大面积示范,平均单产140公斤/亩。适宜地区:山西荞麦产区均可种植。晋荞麦3号 原名B1-1,系原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杂粮研究中心(后编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成,2006年3月通过山西省审定,编号为晋审荞麦(认)2006001。该品种中熟,在太原7月中旬播种,生育期78天,株高108.0cm,主茎分枝4.8个,叶绿色,株型紧凑,白花,有香味,花序紧密、呈簇,花柱异长,异花授粉,主茎基部木质程度实木空,绿茎,结实率13.6%,籽粒褐色,短形,无沟槽,光滑,无翅。株粒数229粒,株粒重9.3g,千粒重37.3克,容重726.3克/升。不易落粒。2003-2004年参加山西省生产试验,2年平均单产118.0公斤/亩,比对照晋荞麦1号增产10.2%。2007年在古交市河口镇大面积示范,平均单产150公斤/亩。晋荞麦7号 原名T407-8,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成,2015年4月通过山西省审定,编号为晋审荞麦(认)2015001。该品种中熟,在太原7月中旬播种,生育期83天,株高106.8cm,主茎分枝4.4个,叶深绿色,株型紧凑,白花,有香味,花序紧密、呈簇,花柱异长,异花授粉,主茎基部木质程度实木空,绿茎,籽粒麻色,短形,无沟槽,光滑,无翅。株粒数263粒,株粒重12.1g,千粒重45.9克。子粒含蛋白质11.53%,总黄酮0.266%。抗倒,抗病,适应性广。2013-2014年参加山西省甜荞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6.0公斤,比对照晋荞麦3号亩产增产12.0%。编辑:王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