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利用地下咸水养斑节虾的方法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一、苗种放养放养前必须确定池水水质是否达到养殖要求,池水盐度与育苗水的盐度相差要求低于5‰,虾苗要求健壮、无病、大小均匀,放养密度一般为每亩2—4万尾。二、饵料投放斑节对虾的食性为杂食性偏植物性饲料,除摄食池中的天然植物外,还摄食一些杂鱼、虾、螺及贝类等。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也可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及其它动物性饵料。在实际生产中,动物性饵料(如小贝类、冰鲜或新鲜小杂鱼)和人工配合饲料搭配喂养,能产生最佳的效果。投饵时,要先估算出池中虾的存塘量,再换算成所需的饵料量,然后根据“六多六少”的原则进行投喂,即中间少投,四周多投(斑节对虾有沿壁爬行索食的习性,大部分集中在四周堤岸附近);白天少投,晚上多投;天气不佳少投,天气良好多投;水质差少投,水质好多投;活动正常多投,活动不正常少投;脱壳时少投,脱壳后多投。三、水质管理除了对地下抽上来的水进行前期处理外,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的各种理化因子也必须经常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1、盐度:斑节对虾虽属广盐性种类,但盐度变化太大会影响其渗透压的调节,进而影响其生长,甚至于造成死亡。因此,在池水盐度变动之时(特别是雨季),应利用经过处理的地下咸淡水合理调节池水的盐度。据观察,斑节对虾在低盐度的池水中生长较快,但健康情形较差,须补充钙盐及脱壳促进物质,如果在较高盐度的环境下饲养,对疾病有较强抵抗力,但肉质较硬。2、溶解氧(DO):斑节对虾的生长速度与DO浓度呈正比,池水中正常的DO含量要求在3.7ppm以上,但由于池水老化,投料不当,天气反常等常常造成池水中DO的不足,这时必须及时注排水,开动增氧机,以防止虾的浮头死亡。3、水色:水色一般要为绿色、浅褐色或泥土色。水色过淡,说明池中藻类繁殖所需的营养不足,藻类太少所致,必须予以施肥,以助长藻类的繁殖。水色过浓时,须引时新水排出部分池水或冲淡池水。虾池中水的透明度一般要求以30—40厘米为宜。4、pH值:斑节对虾要求池水的PH值在7.5—8.7之间,PH值过高时,会造成藻类繁殖过盛,池水过肥,应适当注入新水,排出旧水,以冲淡pH值,以免藻类异常繁殖而迅速死亡,从而污染水质。pH值过低时,藻类繁殖较差,造成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较少,这时可以连续撒少量石灰供给藻类所需的营养盐,提高pH值,则藻类可以正常繁殖。5、氨氮及亚硝酸氮:投饵不当,池底老化,水源不良通常会令池中氨氮及亚硝酸氮含量逐渐增加,影响虾的正常生长,所以平时必须合理控制投饵量,保持适当的水色以及合理的注排水。四、病害防治地下咸淡水养斑节对虾,虽然可以尽量避开受污染的水源,但随着池塘老化,养殖密度增加,投饵不当,往往会造成水质底质的恶化,虾病的发生。所以,一定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尽量减少病害的发生。在养殖的中后期,每10—15天体外消毒一次,外用药可用漂白粉1—2ppm或强氯精0.15—0.3ppm全池泼洒,如底质腐殖质沉淀,有机物腐烂分解,底质呈酸性,可每月泼洒石灰10—15ppm,以改善水质,防病杀菌。暴雨后也应立即泼洒生石灰。一些纤毛类附着生物疾病,也可用10—15ppm茶粕(茶粕先泡水24小时)全池泼洒,以加速对虾的脱壳。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发现的虾病主要有:1、红腿病:此病主要是受多种弧菌感染所致,病虾个体消瘦,离群独游,游动迟缓,时而在池边无力爬行、缓游,重症病虾沉底不动,摄食减退或停止摄食。本病以躯体和附肢变红,鳃部变黄为特征。此病可结合水体消毒和药物内服同时进行。水消毒可用1—2ppm强氯精全池泼洒。内服药每100公斤配合饲料可用磺胺甲基嘧啶或磺胺甲基异口恶唑200—400克,或呋喃唑酮100—200克,或土霉素或四环素200—300克或氯霉素50—200克,也可用乳酸诺氟沙星200克,选择上述一种药物与饵料拌匀,连续投喂5—7天为一疗程,必要时间隔7天再投喂一个疗程。2、白斑病:此病由一类弧菌感染所致,主要为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受感染的虾开始不活跃,单独游于水面或在池边缓慢游动,有的则静伏浅水区池底,随着病情发展,头胸部的触角区、肝脊、部分鳃区和两侧腹部每节甲壳后下缘游离侧叶上,出现1—2个形状不规则的白色斑块。病的后期,有的白斑变为黑斑,故又称为黑斑病。头胸甲后和腹部甲壳具弧形白斑,腹部背面甲壳呈白色带状。鳃丝土黄色、浅褐色,重症的变为黑色,鳃盖也变黑。此病的防治方法与“红腿病”相同。3、尾痉挛病:又称抽筋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有:烈日高温曝晒,池水浅,使虾肌肉变性;虾池久不换水,盐度过高改变渗透压,使虾组织损伤;放养密度过大造成水质恶化。高温季节捕虾,虾受高温、强光、惊吓的刺激也可使虾出现抽筋。防治措施主要是多换水、提高水位、改善水质;注意饲料营养,要有适量的钙、镁、磷和B族维生素;在高温季节尽量避免捕虾、撒网、惊扰池虾,必要时应于凌晨或日落后捕虾;另外,如有少量轻度病虾,可在水中按摩虾的腹部背面、两侧,弄直便会慢慢恢复正常。编辑:孙苑琪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员 石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