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如何合理安排蔬菜茬口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为进一步提高设施栽培的效益,特别是蔬菜大棚的有效利用率,更好地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持续增效的目的,合理安排蔬菜茬口就显得更为重要。那么,什么是茬口安排?如何合理安排蔬菜茬口?山西农科110专家、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张述英为您详细讲述。1.问:什么叫茬口安排?为什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茬口安排?答:根据不同蔬菜生育特性与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栽培蔬菜的土壤、生产状况等因素确定蔬菜适宜的播期、定植时间以及产品供应季节,这个过程就叫做茬口安排,或者叫排茬。科学合理的排茬直接影响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大棚蔬菜的茬口安排,必须适应市场、因地制宜、因棚制宜,在茬口安排上一般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根据市场价格,把蔬菜的采收高峰安排到蔬菜价格最高的时期,收益才高。二是考虑把果实成熟盛期安排在最适宜蔬菜生长的季节,只有高产与高价结合,才能取得更高的效益,减少管理难度和生产损失。2.问:怎样进行茬口安排?答:茬口安排分为露地蔬菜和塑料工棚的茬口安排,塑料工棚又分为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这里重点介绍晋中地区塑料大棚蔬菜生产的茬口安排和其主要的生产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一年一茬”。一般在华北北部或者是高寒地区,这一区域炎夏时温度不是太高、昼夜温差大,蔬菜作物可以顺利越夏,所以它可以从头到尾只有一茬的生长过程。这种茬口安排一般于12月下旬到1月上旬在日光温室播种青椒和茄子苗(这两种蔬菜苗龄较长),在1月上中旬播种西红柿苗或者培育瓜类苗(这一类苗龄一般在60天左右)。育苗后在3月下旬一直到4月上旬定植到大棚里,到晚秋时拉秧。这种一年一大茬栽培的作物主要是青椒、茄子、番茄、黄瓜等。第二种模式是“一年一茬半”。一茬半是在大棚正在生长的夏秋季节,于9月下旬到10月初,作物还没拉秧,浇水以后在作物的席面上播种菠菜或者小葱。尤其是播种小葱第二年春天上市,不影响下一茬作物的栽培,而且小葱那个时期正处于淡季,产值很高。第三种模式是“一年两茬”。这种茬口安排非常普遍,而且经济效益也很明显。一种就是春夏茬,春夏茬主要是黄瓜、甜瓜,3~4月份栽植到7月份拉秧。第二茬就是夏秋茬,夏秋茬主要是番茄,晚秋时拉秧。春夏茬栽培薄皮甜瓜比较多,经济效益非常好,一般薄皮甜瓜品种选用郁金香,薄皮甜瓜一亩地收入过万元,其他略低。一般在2月份育瓜类苗,苗龄50~60天,4月上旬定植,在缓苗期间要注意大棚的保温。夏秋茬在6月上旬左右育番茄苗,番茄一般选用大红果,7月中旬定植,10月下旬拉秧。定植后要注意加强管理,如果遇上高温可以在大棚棚面上适当地遮阳,高温季节主要是要防治病毒病,在9月份要特别注意防治叶霉病的发生。9月中旬以后,温度逐渐下降,光照逐渐减弱,这时早晚要特别注意低温的危害,低温容易感染晚疫病。在9月份早上开通风口时不要开的太早,也不要将风口开的太大,傍晚时要早点关风口,保持室温,防止晚疫病的发生。夏秋西红柿定植时间最迟不能超过7月20日,晚秋这一茬口的生长期是有限的,定植太迟会导致拉秧时有大部分绿果来不及成熟而浪费。当前塑料大棚栽培面积非常大,这个时候茬口的安排显得尤为重要,一般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就是早春的甜瓜、番茄或者黄瓜,秋延后的一般是番茄比较多,也有其他作物。3.问:当前露地蔬菜生产需要掌握哪些关键的管理措施?答:露地栽培的蔬菜主要有番茄、茄子、青椒、菜豆、黄瓜等喜温性的蔬菜,它们现在正处于生长发育和陆续采收的季节。当前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小、雨量相对较多,这种环境会影响作物光合作用以及物质的积累,容易感染病虫害。当前茄果类蔬菜主要需要防治生理性的病害,生理性病害主要有青椒和番茄的日灼病、卷叶等。日灼病主要表现在果子的表面,因为高温直射果皮,导致果皮发白、呈薄皮状,影响了果实的商品性。防治日灼病要选择叶子较多的品种,还有就是在整枝管理的过程中,尽量用叶子将果实挡住,防止果实被阳光直射。另外,高温季节容易产生病毒病,一般像番茄的条斑病毒,一旦出现症状是不可逆转的,为了保护其他健康的植株,要将病株及时拔除。防治条斑病毒可以喷施5%菌毒清300倍液、10%磷酸三钠500倍液。另外要加强肥水管理,在山西来说气候比较干燥,一般在5天左右浇一次水,浇水时不能让地表面形成积水,积水时间太长会导致根系窒息而死,尤其是青椒根系浅更容易发生这种问题,所以我们在加强肥水管理的同时还要有科学的管理办法。还有一种病害就是茎腐病,茎腐病也属于生理性病害,生理性病害不是打药防治就能解决的问题。现在陆地生产的番茄在近两年茎腐病发生比较严重,它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褐变型,另一种是白变型。褐变型果实发黑,白变型果实变白,着色不均匀。这种生理性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氮、钾肥失调,偏施铵态氮缺钾,另外就是浇水不均匀,有时一次性浇水过多。编辑:冯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