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该如何传播——系列文章编者按
我们需要提升和改善科学传播的效果,可以说,不论是科学传播学界还是科普业界,这已经成为共识。但我们发现,对于如何提升科学传播效果,不论是学界还是业界,其实在诸多方面尚缺乏共识。
在宏观层面上,提升科学传播效果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做主流科学界的宣传官还是做警惕“科学霸权”的守门人?在中观层面上,科学传播如何融入相应的科技治理中?在微观层面上,源于科普实践的供给逻辑和源于传播学的传播效果考量如何能融合在一起?凡此种种,既需要分歧方之间的深入讨论,也需要基于学理发展和中国现实探讨可行或可以预期的解决方案。
作为长期在科学传播领域耕耘的学者和实务工作者,苏州大学教授贾鹤鹏在本期、明天及后天连续在“我是科学家”上发表的系列文章,就是这种寻找解决方案的初步尝试。
我在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公众号上刊发的“科学传播的科普”专栏中,曾连续发表了几篇探讨科学传播效果的文章。这些文章依据以效果研究为核心的美国传播学研究成果, 指出科普只普及知识成效有限、知识不一定能主导态度,以及人们的科学认知受到各种心理偏见的影响 等科学传播遭受的各种挑战。但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提升我们的科学传播效果呢?
关注下方公众号,回复关键词【贾鹤鹏】,即可查阅“科学传播的科普”专栏~
首先, 明确 科学传播的目的 才能更好地对科学传播效果进行评估,并进一步提升效果 。正如我在以前的专栏中提到的[1],如果说健康传播的效果是从态度到行为的改变,那么我们也可以将态度或者行为的改变看作是健康传播的主要目的;由此,衡量健康传播的各种时间在完成目标时的效果,也就有着较为清晰的依据和指标。甚至,健康传播的学者早在20年前,就发展出了行为改变(最典型的是戒烟和减少含糖饮料摄入)的阶段性模型,以方便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行为干涉。
注:这方面的经典文献为:DiClemente, C.C., Prochaska, J. O., Fairhurst, S. K., Velicer, W. F., Velasquez, M. M., & Rossi, J. S. (1991). The process of smoking cessation: An analysis of precontemplation, contemplation, and preparation stages of change.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9, 295-304.
世卫组织根据游离糖摄入量对体重增加和龋齿的影响制定了游离糖摄入量指导。当前证据表明,含糖饮料消费增加与体重增加有关,因此减少含糖饮料消费也可降低成人体重不健康增加的风险
| Pixabay
但是,由于科学传播涉及主体复杂,且不同主体对科学传播要达到的什么样的目的尚未形成共识,因而探讨科学传播的效果可能没有一个确定的抓手。
所以说,科学传播的效果固然重要,但在探讨如何实现、提高科学传播的效果之前,我们需要先对一些根本问题,譬如看待科学的视角、科学传播的主体和立场等,进行探讨。我姑且将这几个问题统称为 科学传播的宏观理念 。我相信,在这个问题上有了初步的共识后,我们对科学传播应该实现什么样的效果、怎样实现科学传播的效果的讨论会更有针对性与可行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科学传播呢?我认为,以下是最基本的思考维度:
如果我们要从宏观层面保证科学传播的效果,那么我们在看待科学传播时,就不能仅以科学为中心,也不能仅以科学共同体为中心,亦不能仅以科学传播机构为中心。
首先, 不能仅以科学为中心,尤其不能仅以高大上的科学为中心 。科学是与社会紧密相联系的,这已经是一个大部分人所认同的事实。因为人们对科学的看法和接受程度,从来不是由科学自身所决定的。而科学所产生的影响,也绝不仅是科学共同体内部能承担的。不仅如此,科学上重要的事情并不一定在传播上重要,重要的科学进展也不一定就是公众最应该知道或者最想知道的 。 所以,不论是作为实践的科学传播,还是作为理论研究的科学传播,最应该关心的,应该是 科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图 | Pixabay
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但执行起来其实不容易,因为有太强大的惯性因素使然。比如,每年的年度科学传播事件或者科学传播人物评选,往往有意无意地把科学大事,尤其是由中国科学家做出来的重要发现,评选为科学传播事件。但实际上,首先公众并不必然关注科技界自身发展出的科学成果和技术。其次,即便公众关注特定科研成果,他们关注这些成果的原因往往是自身兴趣或与自身的相关性,而并不必然关注这些成果到底是哪国的科学家做出来的。
而另一方面,一些公众较为关注的科学界事件,比如是否应该建立超大对撞机等有关大科学工程的争议,这其实是向公众传播科学价值与科学需要对社会负责的理念的很好机会。但多年来,如果我们用官方科学传播主体(中国科协系统、科研机构的宣传人员以及传统的科普报刊)是否直接参与了对这些争议事件的报道和传播来衡量,我们发现这些争议事件几乎没有得到过官方传播主体的关注,就更不用说促进争议各方之间以及他们与公众之间的对话了。
此处还要澄清一下,我们要探讨有效果的科学传播,并不只是热热闹闹引发关注就好,而是要意识到, 公众并不必然关心科学 。有效果的科学传播,一定要利用公众因各种原因产生的好奇和关心,尽可能去打动他们。反过来讲,由于人的负面倾向这一基本认知原理(即人们总是优先关注负面信息,这是因为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只有优先关注负面信息,才能第一时间逃避风险)[2],公众关心科学的时候可能就是一幅看热闹心态。好的科学传播, 也应该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不能让这种负面倾向像转基因争议一样毁掉相当多公众对科学的信任。
及时回应可以更有效地挤压谣言的生存空间,对冲有害信息的消极影响 | Pixabay
有效果的科学传播,也 不能唯科学共同体为中心 。不错,科学传播应该弘扬科学共同体的主流结论和价值观[3],但这不等于要把科学共同体的关切和权威性强行施加到公众身上。这方面最为常见的做法是在进行科学传播时,把科学界认为重要的事件放在优先级,把科学地位重要的科学家放在核心位置上。
比如最后被证明为闹剧的韩春雨的基因编辑技术,当年在饱受质疑前,就曾经被作为重点宣传对象[4]。即便韩春雨的基因编辑技术最后没有被发现不靠谱,这种技术的核心也是服务于其他科研人群,与公众的利益和关切还有一定距离。当然不排除应该对其进行报道,但作为重大进展大书特书可能并不合适,特别是在研究获得了政治首肯,韩春雨也因此成为政治人物后(如当选为当选河北省科协副主席后)。实际上,通过不断拔高特定科研成果的意义而让其充斥科学传播议程,这无疑是把科学共同体、尤其是政治化的科学共同体确定的优先性,强加到了公众身上。
我们上面讨论的核心,就是不能把一个事件或议题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和它对科学共同体的重要性,直接等同于它对科学传播的重要性。这个认识对于我们进行科学传播是有根本的指导意义的。它提醒我们要思考,我们做传播的对象,如何具有传播的意义,以及这一议题的科学意义,如何才能转换成传播意义。所谓传播意义,指的是它通过与受众的联系而引发受众关心,吸引受众阅读,延长受众记忆甚至改变受众观点。在进行科学传播的方案设计时,我们无疑要考虑这些维度。但如果我们只考虑这些维度,这就是本系列有关科学传播的效果的专栏文章前几天所探讨的技术层面的传播效果。
有效果的科学传播,还 不能唯科学传播机构为中心 。并非科学传播机构做的看起来正确的事情,就一定会起到传播的效果。造成缺乏传播效果的原因,当然与传播方式的单一、单调和传播途径的有限要习惯,这些是我们在本系列专栏中前几篇文章讨论的焦点。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所赋予的传播形式的生动,我们越来越多地克服了方式单调和官样文章腔调,但此处笔者希望更进一步指出,当进行科学传播时,当围绕着科学传播机构的口味和工作议程来选择议题时,这样的议题可能同样起不到效果,即便它形式可以非常生动。
从公众的兴趣点出发来选择科学传播议题,往往效果更好 | Pixabay
比如网络辟谣。网络辟谣当然是如今科学传播的重要任务。但如果仅仅是高调发布一下科学家的辟谣结果,究竟会有多少人去看呢?也就是说,如果把是否进行辟谣这一例行公事逻辑当成了网络辟谣效果的核心要求,那么其辟谣内容的传播效果很可能是打了折扣的。
比如,我们可以用年初发布的辟谣成果“年度科学流言揭晓”来举例[5]。在6条年度“科学流言”中,就包括“吸烟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这样一条流言。这一流言当然是错的,但把它当成年度流言,可能实在太低估了普通人的智商。如果网络辟谣主要辟的是这种谣言,恐怕其最大的意义,就是做了网络辟谣这件工作而已。
科学传播从缺失模型到对话模型的转变背后是 人们对科学的认识的转变 。随之,科学传播活动的理念也应该转变。科学家,官方科学组织、机构不再是科学传播的唯一主体。因此,关于科学传播传什么、怎么传等问题也不能仅仅从这几个主体的立场和利益出发,而是应该用一种更为整合、将科学看作是社会中不可分割且影响巨大的一部分的视角来设计、实施科学传播方案。在如此前提下,有效的科学传播才有可能。
参考文献
[1] https://www.guokr.com/article/454789/
[2] Slovic, P. (1993) Perceived risk, trust, and democracy. Risk Analysis 13 (6):675-682.
[3]Lewenstein, B. V. (1992). The meaning of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World War II.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1(1), 45-68.
[4] http://news.sina.com.cn/zl/2016-05-09/doc-ifxryhhi8521168.shtml
[5] https://news.sina.com.cn/s/2021-01-16/doc-ikftssan7088719.shtml
作者:贾鹤鹏
编辑:杨婧
排版:洗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