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我是科学家”将举办第27期活动
“远?近?我们离科学的距离”
本期演讲嘉宾
隋鸿锦
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生命奥秘博物馆创始人
人体标本旁,有人签下人生第一份不吸烟合同
隋鸿锦采访视频:
在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隋鸿锦眼里,解剖学课堂有点特殊:老师流着泪讲,学生流着泪听。
“这并不是说解剖学的人情感更丰富,而是我们的教学环境让人容易落泪,因为我们用的是人体标本,而人体标本需要福尔马林 (甲醛) 固定,福尔马林刺激性非常强,所以我们上课真是鼻涕眼泪一起往下流。”隋鸿锦解释,这使得解剖学老师和学生的工作环境很糟糕,也是导致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解剖学的原因。
1992年,隋鸿锦第一次接触到生物塑化技术。他意识到,这项技术或许能改善解剖学的工作环境。“生物塑化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生物标本塑料化,用高分子材料替代标本中的水、脂肪这些容易腐败的物质。”生物塑化标本的形态不发生变化,没有刺激性,也易于保存。
抹香鲸塑化标本 | 图虫创意
“所以,1994年我就专程到德国去学习这项技术,也把这项技术带回国内。”最初,隋鸿锦团队利用生物塑化技术,给各大高校做人体标本。后来随着标本数量越来越多,隋鸿锦萌生了做人体展览的想法。
“其实,做人体展览是几百年来解剖学家的愿望。”只不过原先因为技术限制,很难进行大规模人体展览,而塑化技术使得人体展览能走出大学,走向社会,把标本以一种 非常美、非常有动感的形式 展示,“那时候国际上已经有不少这方面的展览,所以我感觉国内也可以举办这样的展览。于是,2004年4月,我们在北京建筑文化在中心第一次举办了人体展览。”
人体前后方向连续切片标本 | 东方网
隋鸿锦没想到,第一次展览就引来这么多关注。“全国200多家新闻媒体不请自到,长枪短炮对着我们。当时报道争议很大,许多媒体持怀疑态度。但幸运的是观众看了展览后给了很大支持,许多留言真的让人感动得落泪。”
让隋鸿锦记忆非常深刻的一条留言,来自一位老红军—— 喜欢这种展览,办好 。“只有简单的几个字,老红军写了半个小时,因为他的手一直在颤抖,很多人劝他不要写了,但他坚持要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支持。”
隋鸿锦分析,观众的正面反馈,与展品实际状况和媒体宣传的反差脱不开关系。“很多人看展览前,脑海里的形容词都是负面的:恐怖、腐烂、恶臭、甚至鬼怪。但是真的看到人体塑化标本,却发现它具有动感、人体的美感、还有教育性,这种反差很强烈,因此观众跟其他人讲起这个展览时的情绪,就特别有感染力。”
除了反差形成的传播效应,在隋鸿锦眼里,科学传播还有很多特点。“首先一定不能传播错误的东西,尤其是从事科普传播, 一定要准确 ;同时,还必须把深奥的专业知识变得 通俗易懂 ;除此之外,还要讲 大众都关心的事 。”
比如人体标本展览,受众面非常广,因为每个人都有身体,“展览当中,我们把人体的各个系统都进行了完整的展示,同时围绕各个系统,还进行了病理标本展示。”
展览当中,人体各个系统都有完整展示 | 中新网
“展览,绝对不是简单地把展品放在那就行了,每一个展品自身都要讲故事。”这是隋鸿锦看了许多展览后,总结出来的经验: 展览一定要跟人的情感、文化联系上,激发观众最深层、最温柔的情感 。
“所以我们人体展览中,还加上了病理标本,通过这种对比,让观众了解到疾病多么可怕,健康多么脆弱。”在吸烟者的肺旁边,隋鸿锦团队还放了一个香烟收集箱,以及为儿童提供的不抽烟合同,许多观众看完展览后,下定决心彻底戒烟了。
通过这种方式,人体标本不再是冷冰冰的展品,而和观众的生活、情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隋鸿锦看来,这样的展览陈设,绝不止步于单纯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内容的发掘。“内容的发掘非常有难度,不是花钱就可以,它需要用心和创新,而创新也是科学家精神很重要的一面,只有创新才能发掘出有生命力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特色,最终才能引领。”
10月24日,欢迎来合肥市科技馆西二楼学术报告厅,听隋鸿锦老师聊聊解剖学科普的故事。
监制:吴欧
策划/编辑:麦芽杨
撰稿:范可鑫
排版:凝音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