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第十二期“从达·芬奇到爱因斯坦”圆满落幕

我是科学家
原创

2019年6月23日,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果壳承办的“我是科学家”演讲第十二期在北京市77文创园剧场成功举办。中国科协科普部科普信息化处处长张斌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演讲嘉宾分别从科技传承传统文化、科学成果可视化、几何机器人、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幕后故事和教AI进行艺术创作等角度,分享了科学与艺术交融的精彩案例与科学故事。

演讲嘉宾。左起:米海鹏、邱志杰、王国燕、姚燕安、郁刚。

原女子十二乐坊首席琵琶手赵光瑾与全球首支中国风机器人乐队“墨甲乐队”隔空合奏,以一首充满中国传统韵味的乐曲拉开了整场演讲的帷幕。

(原女子十二乐坊首席琵琶手赵光瑾现场表演)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米海鹏分享的主题是《新技术如何让机器人弹箜篌,让刺绣木兰绽放?》。比起“科学家”,米海鹏更喜欢描述自己为“理工科背景出身、在美院工作、喜欢用科学作为元素来做设计的设计师”。

“万物有灵”是米海鹏十分推崇的理念,他围绕这个理念做了很多尝试。演讲首先介绍了“墨甲乐队”——吹竹笛的玉衡、弹箜篌的瑶光和演奏排鼓的开阳三个机器人共同组成了这支世界上首支中国风机器人乐队。米海鹏认为,乐队表演看点除了机器人高艺术水准的表演外,还有人与机器人的互动。“我会用一些心理学方法,比如说后台遥控或者预先设置桥段,营造出人与机器人‘交流’的感觉。”此外,能展现花瓣开合的《木兰》和赋予材料生命性格的《鉎命》也传递了相似的创作理念。

(演讲嘉宾米海鹏:《让机器人弹箜篌,让刺绣木兰绽放》)

“我觉得科学之美应该能能够激发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米海鹏看来,理工科的专业背景使他习惯在新的科技进展中寻找灵感,而一贯热爱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他积累了创作素材。“我希望能用科学技术的方法去融合艺术与设计的思想,从而让传统文化里面非常精华的一些元素在科技时代呈现出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演讲嘉宾米海鹏:《让机器人弹箜篌,让刺绣木兰绽放》)

在题为《如何用视觉艺术,捕捉前沿科学的精彩瞬间?》的演讲中,中国科技大学助理研究员、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理论专委会副会长王国燕分享了她与前沿科学图像设计的故事。十年中,她和她的团队致力于将科学家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图像艺术的形式展现在学术期刊上,“让前沿科学更吸引人,吸引更多的人”。

封面图像的设计和制作并不简单,需要兼顾科学与艺术。王国燕在演讲中指出,“除了科学表达准确,还需要视觉表现富有魅力;此外图片风格要和期刊风格相匹配,不能有任何著作权方面的问题。”这些内涵准确而富有冲击力的科学图像不仅可以吸引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对公众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拉近前沿科学与公众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

(演讲嘉宾王国燕:《用视觉艺术捕捉前沿科学的精彩瞬间》)

王国燕认为,中国要成为科技强国,除了产出大量一流的前沿成果,还需要积极推动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前沿科学图像的设计,像是一个钟摆游荡于科学和艺术之间。”日后,她将继续尝试把科学发现中最精彩的瞬间用艺术作品展现出来,希望更多人能领略到前沿科学的艺术。

(演讲嘉宾王国燕:《用视觉艺术捕捉前沿科学的精彩瞬间》)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教授,北京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姚燕安带来题为《我想让机器人摸爬滚打,成为美丽的强者造福人类》的演讲。“我们将科学和艺术深度融合,提出了几何机器人。它既是有动力驱动的装置艺术,也是非模仿人或动物形态并与其独立并行的类生命智能体。”

很多人都好奇:几何机器人除了新奇外,有什么实际用途?姚燕安的答案是,“几何机器人具有灵活的变形能力和多模式移动能力,所以可以适应复杂的地形。”他分享了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时遇到的困境——天气恶劣时飞机不敢降落,地面救援的突击车辆也过不去复杂的地形。这使他坚定了开发具有更强地面通过能力的机器人的想法。除此之外,几何机器人还可作为具有强大越野移动能力的新型作战平台应用于军事领域。

(演讲嘉宾姚燕安:《我想让几何机器人摸爬滚打,成为美丽的强者造福人类》)

姚燕安希望自己设计的几何机器人在世间移动成为类生命的新智慧物种,能将强大力量掌握在善和美的一方。“艺术的本质是追求美,使人的感情和情绪更愉悦,我希望用美的艺术融化冷冰冰的科技,帮助人类走向更美好的境界。”

(演讲嘉宾姚燕安:《我想让几何机器人摸爬滚打,成为美丽的强者造福人类》)

《流浪地球》B组导演、时光矩阵联合创始人郁刚分享的主题是《风吹福字,万人入城,中的特写是如何制作的?》。郁刚在演讲中强调,他从小就对未知的事物感兴趣,所以“喜欢”是他投入科幻电影事业的契机。

电影中,郁刚主要负责特写拍摄和CG(计算机动画)制作的素材拍摄。在他看来,科幻电影有大量的科学细节,所以拍摄最困难之处在于缺乏经验——中国电影对科幻电影拍摄的经验极少,很多时候需要试错:既要符合基本的科学常识,还要让一些想象中场景在观众的眼中具有真实感。除了严谨外,还要特别注意科学与艺术的平衡,“如果科学讲多了,观众就听不懂;但是讲得不清楚,观众又不明白要做什么,其实是一件非常有技巧的事情,要尽量用简单、直观的方式表现难懂的科学常识。”

(演讲嘉宾郁刚:《风吹福字、万人入城,中的特写是如何制作的?》)

郁刚认为,中国科幻影视现在正处于最好的阶段,《流浪地球》的成功带来了机遇与希望,国家也在不断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我希望用我的这些经验,和我的一些情怀,我们一起把中国的科幻的影视事业做得更好,虽然我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我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一起来参与这个事情,这样才能让我们整个中国的科幻影视,向更高的一个层次迈进。”

(演讲嘉宾郁刚:《风吹福字、万人入城,中的特写是如何制作的?》)

艺术家与人工智能结合,会产生出怎样的奇妙火花?在主题为《艺术家怎么教AI创作地图、画画和写书法?》的演讲中,艺术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讲述了他从事科技艺术研究的故事。

虽然艺术欣赏的标准可能存在差异,但同时代的艺术家们会形成一种评判共识。邱志杰做的工作就是利用这种“不能绝对精确量化”的共识,对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进行反馈指导。他以微软小冰的训练为例详细阐述,“我不会就一笔来判定,而是根据整张画的色彩关系和效果。除了打分,我也针对具体风格、景物和细节也提出一些建议,比如用更加细碎的色点来表达,而且不要太均匀。”

(演讲嘉宾邱志杰:《艺术家怎么教AI创作地图、画画和写书法?》)

创作地图是邱志杰的重要工作之一,但前期研究很花时间,所以他计划未来将调研任务交给AI。“AI可能是我的学生或者助手,可能是我的备份,帮我做事情;未来也可能是敌人——我给自己培养了一个强大的敌人。”邱志杰以19世纪摄影术诞生为例,形容人工智能发展和人类艺术家的关系,“就像摄影术逼迫艺术家成为梵高和毕加索,我们要向当年人类艺术家勇敢迎接摄影术的到来一样,欢迎这个时代和逼迫的到来。”

(演讲嘉宾邱志杰:《艺术家怎么教AI创作地图、画画和写书法?》)

主题演讲结束后,中国科协科普部科普信息化处处长张斌为现场科学家颁发聘书并进行合影留念,并希望活动能在科学家群体中形成示范效应,让更多科学家来到“我是科学家”舞台,分享和讲述自己的科学故事,向公众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

(中国科协科普部科普信息化处处长张斌为现场科学家颁发证书。)

未来,“我是科学家”系列演讲将会持续举办。“我是科学家”内容平台将聚集更多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一同探索科普之路,建筑完善的科普传播体系。

(现场活动反响热烈,观众散场后围在科学家旁边继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