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灌浆不实、籽粒不饱满、空壳率高,对水稻的产量、品质和容重有着较大的影响。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也比较多,比如说品种生育期过长、钾肥用量不足、孕穗期缺水、病虫害对水稻叶片的损伤过于严重等,都会造成这类情况的发生。下边我就从事水稻研发十年的经验来谈一下上述几个因素。
1、水稻品种的生育期过长。这个因素其实也不少见,就是盲目的引种一些不适合当地种植的对积温要求高的品种,也叫做跨区种植。每个地区的积温都是固定的,可能会在每年出现小幅度的变化,但是基本不会影响到当地农作物的正常成熟。所以,每个地区对种植的农作物所需的积温也有需求,基本都是选择比当地大于等于10度的有效积温短的品种,以保证能够安全成熟。对于这一点,在我们北方表现得特别明显。所以,如果您引种的水稻品种超过当地的有效积温而生育期延迟的话,就会出现题注说的这种情况,灌浆不实、容重低。
2、品种的特性。水稻品种比较多样化,各地都有当地的主栽、主推品种。但是有很多的品种就存在一个问题,水稻可以正常灌浆,但是灌浆的充实度不足。比如说我们黑龙江农垦建三江地区曾经推广的龙粳29就是如此,长势、穗长、穗粒数都较当地的主栽品种有优势,但是就是灌浆充实度差,整精米率基本都在63-65%。而且,还伴有很多的空壳、半仁的籽粒。这对于水稻的品质和容重来说是有这比较大的影响。所以,选择水稻品种方面,建议选择后熟快、灌浆充实度好、空壳率低的品种。
3、钾肥的施用量不足。氮磷钾是农作物生长必须的三大基本元素,氮主茎叶、磷主开花授粉、钾主籽粒和果实。所以,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我们需要在底肥和穗肥中施用钾肥。目的就在于满足水稻籽粒灌浆对钾元素的需求。而且,钾元素也是水稻体内仅次于氮元素的第二大元素。所以,在底肥中钾肥施足的前提下,还要在穗肥中添加足量的钾肥,而不是盲目的依靠磷酸二氢钾来补充。
4、孕穗期缺水。其实,孕穗至扬花期的田面缺水,并不会影响到水稻的灌浆,而是影响水稻的幼穗、花粉、颖花分化以及扬花期花粉的活性,造成籽粒不结实而出现大量空壳的情况。也就是说,孕穗期缺水是增加空壳,而不是影响水稻正常的灌浆。但是大家仍然需要正视这个问题,而不是听一些所谓专家、学者的说法在孕穗期进行晒田。
5、病虫害对水稻叶片的损伤。水稻的籽粒 灌浆就是有机物向籽粒积累的过程。水稻籽粒灌浆是否充实,取决于有机物的供应。而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就是这个有机物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水稻叶片是否健康、长度是否足够、后四片功能叶是否保存完好,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强度以及有机物的积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在这个阶段出现严重的纹枯病、叶瘟、胡麻斑病等病害以及稻螟蛉等虫害对水稻叶片造成严重的损伤,必然会影响水稻叶片的正常功能以及光合作用强度,从而直接影响到水稻灌浆的充实度。
6、鞘腐病、褐变穗的影响。水稻的病害很多,其中鞘腐病和褐变穗基本是如影随形的两种病害,发生鞘腐病的植株基本上都会是褐变穗。主要就在于破口期的降水导致病菌随着雨水侵入叶鞘内部感染鞘腐病。而处于叶鞘包裹中的稻穗也会一并感染,抽穗后呈现褐变穗,也会影响到水稻的灌浆充实度,甚至是死穗的情况。
7、穗颈瘟、枝梗瘟对水稻灌浆的影响。稻瘟病号称水稻的“不死癌症”。稻瘟病也分苗瘟、叶瘟、穗颈瘟和枝梗瘟。其中穗颈瘟和枝梗瘟直接影响到水稻籽粒是否能够正常的灌浆。因为穗颈瘟是在穗轴部位出现褐色坏死部位,影响有机物向稻穗的整体供应;而枝梗瘟是在稻穗的分枝上出现褐色的坏死部位,影响有机物向分枝籽粒的供应。而且,一旦发生穗颈瘟和枝梗瘟,就没有治愈的可能性,病斑部位也不会恢复功能,只能是控制住不恶化、不继续扩散。所以,需要在破口期、抽穗期和灌浆初期进行稻瘟病的防治,降低发生稻瘟病和枝梗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