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泾川县:生态造就金饭碗

智慧农民
原创
智慧农民致力于成为新时代农民手中的科普建设“新农具”
收藏

盛夏时节的泾川,泾河里白鹤驻足而立,官山林场绿树叠峦,塬面果树连绵无际,成群结队的游人慕名而来,在青山绿水间放飞心情,尽情游览,流连忘返。

绿色秀美泾川是泾川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利用几十年时间大力推进“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成果,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带领全县人民矢志播绿、不懈绿化的生动实践成效。

泾川县的森林覆盖率从建国初期不到1%到如今的47.33%,在黄土高原上树起了一座绿色丰碑,成为甘肃名副其实的绿化第一县,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文明答卷。

一座荒山的前世今生

从人烟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的荒沟秃岭到郁郁葱葱绿色无边的森林,绿色巨变让官山林场成为泾川县生态林业建设的典范,成为泾川人植绿护绿的成果之一。

站在官山林场山塬边,望着叠峦起伏、绵延不断的绿色,官山林场副场长宋文元感慨万千,自从1991年到林场参加工作后,他见证了林场的发展变迁。

看着眼前绿波荡漾的林海,谁也想不到上世纪70年代前这里竟然是一片荒山,住在附近的村民更是十年九旱,广种薄收,生活困难。

解放初期,泾川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每年有1250万吨泥沙随雨水冲刷流失,绝大多数耕地是“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粮食产量低,人民饱受苦难。传唱的民谣这样形容当时的情景,“山是和尚头,地是滚牛坡,十年九干旱,百姓泪涟涟”。当时,泾川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8%。

要想改变环境,只有种草种树。就这样,一场长时间的造林绿化“接力赛”在泾川大地全面展开了。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泾川县一万多名干部群众顶风冒雨在官山持续播绿,给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衣。

“漫山遍野的绿色都是全县干部群众用汗水换来的。”宋文元说,刚到林场上班的时候都是住窑洞、点着煤油灯,后来窑洞塌了,把锅砸了,又是自己动手盖房通上电,改善了条件。为了保证树的成活,以前都是担水浇树,后来才用拖拉机拉水浇树。

经过跨世纪持续播绿,如今官山林场森林覆盖率已达93%,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2.4%。“现在林场主要工作是管护和退化林的改造。”泾川县官山林场场长史再军说。

一座官山,只是泾川造绿护绿的一个支点。由点连线,扩线成面,在全县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充满发展希望的绿色已经被涂画到了泾川大地的每个角落。截至目前,泾川县有林业用地110.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7.33%。

一个村庄的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林和经济林加起来,全村的绿化面积达到97.2%。”泾川县飞云镇坡头村是泾川县植树护绿发展的又一个杰出代表。

坡头村是泾川县有名的林果专业村,因林果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500元,成为全县闻名的小康村,平均下来每户村民有6亩果园。村民赵宏伟就是靠家里的6.5亩果园修起了新房,买上了小汽车,过上了小康生活。“去年家里苹果收入了11万元,果园改变了我以前贫困的生活面貌。”赵宏伟说。

植树造林改变了村民的生活,在坡头村80%的村民过上了和赵宏伟一样的生活。坡头村上世纪70年代山地全部种庄稼,广种薄收,一亩地打几十斤。国家出台退耕还林政策以后,村里的山地全退耕了,村民们拿了两轮退耕还林的补贴,还栽植起了以苹果为主的经济林,发展了林果产业。

“现在,群众变富了,山变绿了,环境变好了,小气候也改善了,退耕还林的效应显现了出来。”坡头村党支部书记袁德俊说,村上想栽树都没地方栽了,林子大了,林子密了,人根本进不去,林子里活动的狼、野猪等野生动物也多了起来。

因绿而变,因绿而富。

在泾川县飞云镇全镇11个村子,像坡头村这样的村子就有10个。“林果业是全镇的支柱产业,全镇共有果园面积3.31万亩,其中丰产园面积1.9万亩,新幼园面积1.41万亩,率先实现了塬面适宜区全覆盖。果品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5%以上。”泾川县飞云镇镇长吴晓峰说,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67.5%。

如今,果品产业已成为泾川县的首位产业。全县先后建成了7个双万亩乡镇,7个万亩乡镇,172个千亩果树大村,发展以优质红富士为主的优质果树经济林36.63万亩,全县年均果品总产量40万吨,年均总产值18亿元,人均果品收入4200元。

黄土地上缔造“绿色神话”

近一半的土地面积是森林,而且全是人造林,泾川人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在黄土地上缔造了一个“绿色神话”。

随着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泾川县收获了不同时期的荣誉奖励。1957年,飞云镇南峪村被国务院授予“保塬固沟、发展生产”锦旗一面。还先后获得了“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甘肃省绿化模范县”“甘肃省实现绿化第一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等一个个荣誉称号。

这些成绩并没有让泾川人骄傲自满,反而激发了泾川人持续抓生态建设的激情和干劲。

多年来,泾川县始终把生态优先放在第一位,树牢“植树就是致富、造林就是造福、抓绿化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紧盯国家和省上政策,结合泾川实际,坚持生态林业、果品产业、林下种养等多元产业融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互促共赢。

特别是近年来,泾川县按照“打品牌、创路子、提质量、争一流”的总体要求,全力加快推进河道面山和重点流域面山综合治理、城镇街区小区绿化美化、美丽乡村、道路林网和经济林建设,进一步提升造林绿化水平,持续扩大生态建设成果,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为进一步推进林业建设,泾川县每年争取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公益林、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等林业项目工程建设资金7000多万元,统筹财政资金1000多万元,全部用于生态林业建设,近年来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8亿元,全力支持群众开展林业生产。“围绕这些林业项目建设工程建设,全力动员群众大规模进行义务植树造林,把原来每年春季一次造林改为每年春秋两季造林,全县参加人数达40多万人次,2019年,全县城乡造林面积达到4.3万亩。”泾川县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说。

按照林下经济等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泾川县积极探索推行林花、林药、林菜间作等立体种植模式,先后建成林下种植家庭林场38处,累积林下种植面积10.2万亩;建立林下养殖家庭林场27处,累积林下养殖360万只,去年全县林下经济产值1.5亿元。

围绕增强林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泾川县强化了市场引导机制,大力支持社会资金、民间资本参与文化设施、村庄绿化等生态文明重点工程建设,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12个,市级生态乡镇13个,省级生态村12个。积极鼓励群众依法自愿流转林地林木,盘活生态资源,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生态环境好了,泾川的乡村旅游产业也是迅速发展了起来,先后建成了玉都康家、下坳、党原高崖、城刘、泾明白家、城关凤凰等生态示范村17个,去年累计接待游客260万人次,生态旅游业综合效益是逐年提升,群众的收益也在不断增加。

绿色发展绘就秀美泾川。毋庸置疑,生态林业建设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在泾川得到了生动诠释。

生态立县的成功范例

森林覆盖率达到47.33%,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2.4%;现有林业用地110.8万亩;近年来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8亿元,全力支持群众开展林业生产;去年全县林下经济产值1.5亿元;先后建成了玉都康家、泾明白家、城关凤凰等生态示范村17个,去年累计接待游客260万人次……这一组组数字是沉甸甸的,是鲜活的,也是有效益的。

在泾川县的官山,十万洋槐构成一个绿色屏障,入夏的槐花香,叫人闻之欲醉。

如果从上世纪70年代算起,泾川县的生态立县战略已经持续了近50年。半个世纪,历届县委县政府能够坚持把植树造林作为县情县策,一棒接一棒传到今天,可见有多少人付出了艰辛劳动。

绿色泾川源于成百上千干部群众的奉献奋斗,成长于生态立县的绿色事业之上,是近两代泾川人用心血、汗水凝结而成。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木,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绿化的不仅仅是一座座“山塬沟壑”,更是一个个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这就是泾川精神。

泾川县目前有林业用地110.8万亩,有的村已经实现绿化95%以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已经显现。发展实践证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泾川生态立县不仅是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还应成为黄土高原环境治理的“陇东榜样”。从泾川的生动实践可以看到,只要坚持绿色发展,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一定会创造出一个生态奇迹,也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才能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环境中共享生态文明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