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囤货,想必很多女性朋友是最有发言权的。一有节日搞活动,就会买上一堆东西囤起来,尽管有些东西都用不上,还是会买上一堆。事实上爱囤货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的表现,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囤积症,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癖好,是属于心理疾病的一种类型——囤积癖。但囤积症不同于强迫症,强迫症是强迫与反强迫相伴随,而囤积症没有纠结,也不会痛苦,反而自我感觉良好。囤积症也不同于收藏,收藏是一种爱好,往往是有方向性和目的性。囤积症没有方向和目的性,是一种看到什么囤积什么,或是不停的添置新东西,具有随机性。
囤积症有八大特征:
第一:自己家里用过的东西,无论什么都不会轻易扔掉,也舍不得扔掉。他们通常认为这些东西或许以后还有用;或是认为这些东西当初买的时候都挺贵的,现在从外表上看还很好,扔掉、卖掉太可惜了;当然也有感情因素的作用。比如,这些东西当年父母曾经用过,或者自己曾经在艰苦的环境下用过,或者有什么其它纪念意义。反正一切东西在他们的眼里都是有价值的。
第二:收集一些别人认为没有用处而自己感觉很好的东西,甚至是花钱运到自己家里存放起来。这种心理通常是为了弥补自己没有满足的愿望。比如,放录像带的老式录像机、老式音箱等。他们认为一些曾经自己很欣赏而又买不起的东西,现在可以花一点钱将它们买下,很值得。
第三:只要看到搞活动大减价就会大量购置,不管自己有用没用都会购买。这其实也是当今大部分女性最常有的行为。在搞活动期间囤货,会让她们有一种捡到便宜的感觉,在心理层面上能达到一种满足自豪感。
第四:囤积行为,“囤积行为可能与特殊的生活经历有关,囤积东西能给患者特殊的心理慰藉和安全感”。很多囤积者对于自己所拥有的每一件物品均保持着非常强烈的感情,还总是想方设法记住最初为什么要将它保留下来。这是普遍现象,但是正确囤积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不要因为自己的癖好而影响到自己以及其他人的生活。
第五:物质安全感 更为直接,就是因为以前生活在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比如北方的冬储大白菜,在以前北方冬天很难买到新鲜蔬菜,每家囤个几百斤大白菜是很正常的事情;现如今,北方冬天买新鲜蔬菜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冬储大白菜的习惯还是被一些人保留了下来。都知道大白菜占地儿,而且扔掉的往往比吃掉的还多,但这就是一种记忆中的安全感。
第六:安全感缺失 不只来自于个人的生活经历,也可能来源于家庭的影响。法国心理学家弗朗西斯科·维耶罗就认为:“对未来可能的匮乏感到忧心忡忡,大多是基于当事人曾经的真实经验,但也可能仅仅是从身边人那里无意习得的思维惯性。比如今天的我们多数都没有真的经历过饥饿,但还是有些人从父辈们身上保留了大量‘生怕哪天再出事’的焦虑和危机感。”
第七:松鼠症 除了安全感以外,少年时期占有欲没有得到满足,也可能会导致一个人在未来患上“松鼠症”。比如家里排行老大,家长要求老大要让着小的。所以也有专家建议,现在的经济条件好很多,家长也可以从早期教育入手,适当满足孩子幼儿时期的一些需求。
第八:从众 在“双11”囤货,还有一个特殊的因素——从众。身边的人都在准备大采购,就会使人生出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一个人在囤货,大家都这样。如此一来,责任分散了,愚蠢可能性降低了,囤起货来就更理直气壮了。典型案例就是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后,很多人听信谣言的抢盐、囤盐行为。
而有囤积症的人通常可以用这些方法来改善:
1.运用认知疗法,从认知层面来搞清楚这样做的利与弊。没用的东西到处摆放,既妨碍别人,也影响自己。
2.改变生活状态。当一个人经济上有了稳定的收入,对物品的价值观念也会有所变化。很多什么东西都不肯扔的人,都是有过穷的经历。
3.让自己开阔眼界,眼界开阔了,审美观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4.在舍弃一样东西时做个分离仪式,如说上一段话或写点文字、拍个照片留念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心里彻底做分离,了断其情结,逐渐舍弃囤积物,慢慢就会改变,并且有轻松感。
医学上主要通过认知治疗,指出认知错误后,鼓励患者逐渐丢弃他们所“珍视”的物品,并直面随之而来的焦虑,这叫暴露练习。
审稿专家:黄立坤
作者:刘婕
编辑: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