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浦口镇黄建明,2016年荣获“湖南省大规模种粮大户第四名”,当地人誉她为“种粮女状元”。谈起种粮经历,她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和我们一起分享那难忘的喜悦时光……
责任——粮食不能丢
醴陵市是一个工业重镇,陶瓷花炮兴旺,经济十分发达,全镇有各类企业200多家,其中电瓷电器、烟花鞭炮等上规模的达30多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之初,当地农民半数以上“跳出农门,洗脚上岸”,在工厂企业“打工”就业。于是,黄建明与当时开拖拉机的丈夫刘传德商量,在2005年,流转了荒芜的70亩田,并花6万元,买回了一台大型旋耕机,种上了双季稻。这一年,加上为其他农户提供的农机服务收入,她赚了10万元,与当地“打工”的农民不相上下。首战告捷,干劲倍增。于是,她进一步扩大规模,加大投入,致力“三化”,在规模种粮道路上迈开了可喜的一步。
合作化。2005年虽然一炮打响,但夫妇俩深深感到,单枪匹马,力量有限,必须扩大规模。于是,她与邻近4个机手琢磨——办合作社,将各家不同的农机具整合起来,统一使用,以机入股,以田定租,统一核算,利润分红,增加流转面积,扩大生产规模,得到了大家的赞同。2010年,他注册浦缘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成员已发展到115家,入股资金达200多万元。2016年,流转耕地2080亩,种植水稻1760亩,新上了大米加工、门店销售等项目,包括油菜、蔬菜和农机服务,合作社全年总收入780万元,盈余210万元,社员户平分红达1.1万元。2017年,黄建明又进一步加大力度,流转耕地达到3113.3亩,受益农户达1600多户,其中1800亩合同期达十年以上。
机械化。规模种粮一开始,黄建明便十分注重机械化生产。现在,合作社由刚建的5台农机上升到大型农机具达38台(套),其中,仅烘干机就有4台。近两年,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新建仓库1120平方米,育秧大棚660平方米,晒坪900平方米,日加工能力20吨大米厂一个,经营门店一个,还购置农用汽车2部,修建了一栋总面积达640平方米的三层办公大楼,尝试数字化运作,一个现代化管理企业的雏形正在形成。2016年,实现了机耕、机育、机插、机防、机收、机烘“六机”配套全覆盖,农机综合化水平达95%以上。不仅如此,她的农机服务还延伸到附近5个乡镇40多个村,覆盖面积达8600亩,成为全市知名的农机大户!
产业化。建社之初,为了解决生产中的一些问题,黄建明学习外地经验,实行订单生产,与当地龙头加工企业签订合同,年销售稻谷达600多吨,并与统防统治组织达成协议,进行病虫害统防统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15年,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她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产业化一条龙,将种植、农机、加工、销售有机整合,并与市内2家酒店、附近6家厂校“联姻”,稳定了大米、蔬菜、粮油等销售渠道,初步形成了一个开放式的环形产业化经营模式。2016年,她加工大米20多吨,纯利达30多万元。
攻坚——绿色不能少
种粮是一门学问,需要科技支撑;规模种粮,投入品繁多,管理难度大,更需要克难攻坚。特别是对于一个致力“三化”的中年妇女来讲,难度更大。但是,黄建明毫不退缩,勇于担当,她不厌其烦向专家求教,向同行学习,确立了“绿色发展”的理念,致力“三优”,使规模经营的路了越走越宽!
发展优质稻。从合作社成立的那天起,为了追求高产高效,黄建明就十分看好优质稻。2016年,在市农业部门的专家指导下,实现了优质稻、超级稻全覆盖,并推行“四双”高产栽培技术(双季双超双机插双高产),全年亩产达950公斤。由于优质化,“卖粮难”问题迎刃而解,一时间还成了加工企业的“抢手货”,加上优质优价,价格比普通水稻高出10%~15%,为粮食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借鉴。
优化栽培措施。在种植优质稻、超级稻的实践中,黄建明遵照专家的建议,实行保优栽培,为绿色发展闯开了新路。她运用“三定”理论,实行“因田定产,依产定苗,测苗定穗”,选定无污染的农田优化种植,应用黄金分割法优化株行距,根据苗情和叶色变化优化孽肥穗肥施用。她重视有机肥施用,半数以上的稻田基肥是“猪粪当家”,就是追肥、治虫,也力争“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注重种草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2016年,全年化肥用量仅82吨,田比往年多,但化肥却比2015年减少10吨,约15%。
优化耕作制。为了保护地力,提升地力,黄建明既用地,又养地,实行水旱轮作,推行油—稻、菜—稻等耕作制。她流转的2000多亩农田,除了种植水稻外,常年还种植了油菜240亩、蔬菜280亩,且还利用其他300多亩耕地种植果用瓜和棉花,组建了“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年际间实行田土轮换耕作,缓解了土壤潜育化,改善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强了土壤的通透性能,提升了土壤肥力水平,促进了“绿色生产,持续发展”。
黄建明激情满怀,踌躇满志,决心撸起袖子再展宏图,“十三五”期间,实现规模种粮4000亩远大目标,实行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一个高科技、现代化的集产品种植、观赏、采收、加工于一体的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综合基地,实现“春季菜花黄,盛夏瓜果香,金秋翻稻浪,隆冬大棚镶”。
作者:康祖义